书贵了没人买(散文)
书贵了没人买(散文)
美文墨夜
物价飞涨的时代,劳工收入也在提升。文化群形势令人不喜悦,写书人多,购书人少,不知哪家出版社利润看好。
市场经济把我国文化整到了边缘。一个几十万人的城市,没有一家像样的新华书店,新华书店就像国家影院慢慢消失。
孝感北门原有一家新华书店,随着开放,图书不好销售,门面改为家用电器销售部,电器销售部又换为吃货点。文化路的一家新华书店,摆放的书籍多,就是前往购买的人稀少,现在里面常常冷冷清清。
中国人不是没有钱,而是不喜欢买书。父母挣的钱被学校收走了,被补习班老师收走了,他们觉得新华书店的书是一些闲书,让孩子们看了浪费时间。
为了升学,教科书、练习资料受到学生喜欢。文学艺术类的书那就惨了,成了写书人送人的礼品,出版几万册的图书不多,再版图书更加少。文化熏陶我们的心灵,靠手机、电视。
新华书店书难卖,造成了写书人必须自费出版的局面。自费出版成了我国文学艺术改革的一项成果,名人出书不愁销售,平民出书为卖书犯愁。
新书不好卖,干脆不出书。我是这么想的!有钱人不同意,想碰碰运气。出了书就是一名作家,没出书就是一名作者。这个差别就像我们教师的职称中教一级与中教高级仅有一步之遥月收入却有千元的差别。出书人与没出书的人在收入上相反,出书人亏本几万元获得一个空头衔,没出书人不得名不折财。
散文家任蒙与我谈过发表文章与出书的事,他告诫我“你只管写文章,有人要你出钱发表文章不要理睬,有人要你自费出书不要理睬。”文艺界写作劳累,想得到一笔稿费望眼欲穿。报纸刊登一篇文章,寄来百元或几百元稿费,那是几个昼夜劳作的成果。党报规定每周发一次副刊,发表文学作品,给几个人有发表作品的机会。即使文章可以见报,哪个机关聘用这类人才?
文学确实让人头疼!喜欢阅读的多,愿意写作的少。古代作品富有生命力,现代作品常受到读者批评。当一名文化人是自找苦吃呢!
各级文联为了照顾艺术人的心情,每年那公费结集出版书法、绘画、文学作品,保护他们的热情,留下他们的劳动果实。这种做法是可喜可贺的!
怪不得明清时代写小说的曹雪芹穷困潦倒,才写出《红楼梦》,蒲松龄写出《聊斋志异》。现代作家路遥也是如此,他的作品《人生》《平凡的世界》轰动了全国,他却患重病离开了人间。
哪些人富有文学才华?哪些人生活幸福?我看数不上文人墨客。貌似作家的人瞧不起无名气的作者,写作人如蚂蚁在地上爬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