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针灸医生基本功十五络穴详解

十五络穴,十五络脉从本经(脉)别出处的穴位。见络穴条。十二经脉的络穴位于四肢部肘膝关节以下;任脉络发于鸠尾,督脉络发于长强,脾之大络出于大包,合称十五络穴。

十五络穴详解

一、手太阴:列缺

手太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于穴名交列缺。这支络脉起于腕上分肉之间,与手太阴本经络脉并行,直入掌内,散入于鱼际的边缘。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可见到手腕上的锐骨部与手掌发热等证;属虚的可见到张口呵欠,小便次数过多等证。治疗时可取列缺穴。穴在腕上一寸半。本络脉由此处别作联络手阳明经络。

二、手少阴:通里

手少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出于穴名叫通里。在腕上一寸半处别出,顺沿着手少阴本经经脉上行,入于心中,再上行而系于舌根,属于目系。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症状为膈间支撑不舒;属虚的症状为不能言语。治疗时可取通穴。穴在掌后一寸处(小指侧,掌面)。本经络由此处别走联络手太阳经络。

三、手厥阴:内关

手心主厥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于穴名叫内关。在腕上二寸处别出,在两筋之间,顺沿着手厥阴本经经脉上行,系于心包络。如果发生病变,心系的实证为心痛;虚证为项强。治疗时可取内关穴。取内关穴时仍当在腕上两筋之间取之,本络脉由此处别走联络少阳经络。

四、手太阳:支正

手太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支正。在腕上五寸处(小指侧,手背面),内注于手少阴经络,其别出的上走肘部,再上行络于肩偶穴处。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骨节弛缓,肘部不能运动属虚的症状,在皮肤上生赘疣,小者象指头大的痂疥。治疗时可取正穴。

五、手阳明:偏历

手阳明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偏历。在腕上三寸处(大指侧,手背面),别走而入于手太阴经,其别出的,走入耳中,合于该部的主脉。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龋齿、耳聋;属虚的证状为牙齿发冷,膈间闭塞不畅。治疗时可取偏历穴。

六、手少阳:外关

手少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外关。在腕上二寸处(手背面正中线),向外绕行于臂部,再上行注入胸中,与手厥阴心包络经相合。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证状为肘关节拘攀;属虚的证状为弛缓不收。治疗时可取外关穴。

七、足太阳:飞扬

足太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飞扬。在外踝上七寸处,别走足少阴经。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证状为鼻塞流涕,头背部疼痛;属虚的证状为鼻中衄血。治疗时可取飞扬穴。

八、足少阳:光明

足少阳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所在处有穴名叫光明。在外踝上五寸处,别走足厥阴经,向下络于足面。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厥冷;属虚的证状为足软无力而不能行走,坐而不能起立。治疗时可取光明穴。

九、足阳明:丰隆

足阳明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丰隆。在外踝四八寸处,别走足太阴经。又一支别行的,沿胫骨外缘上络于头项部,与该处其他各经这经气相会合,向下绕络于咽喉。如果发生了病变,是气向上逆的就见喉痹,突然失音不能言语,属实的证状为神志失常的癫狂证;属虚的证状为足缓而不收,胫部肌肉枯萎。治疗时可取丰隆穴。

十、足太阴:公孙

足太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公孙。在足大趾本节后(内侧)一寸处,别走足阳明经。又一支别行的上行入腹络于肠胃。如果发生了病变,因厥气上逆的会见霍乱的突发病证,属实的证状为肠中疼痛不移;属虚的证状为腹胀如鼓。治疗时可取公孙穴。

十一、足少阴:大钟

足少阴经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大钟。在足内踝后,绕足跟而至足外踝侧,别走足太阳经。又一支别行的。与足少阴本经经脉上行的相并行,走于心包络下向外贯穿腰脊。如果发生了病变,因起上逆的为心烦胀闷,属实的证状为大小便不通;属虚的证状为腰痛。治疗时可取大钟穴。

十二、足厥阴:蠡沟

足厥阴经脉的主要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蠡沟。在内踝上五寸处,别走足少阳经。又一支别行的经过胫部上至睾丸部,归结于阴茎。如果发生了病变因气上逆的为睾丸肿大,突然疝痛,属实的证状为阴器挺大;属虚的证状为阴囊暴痒。治疗时可取蠡沟穴。

十三、任脉:尾翳

任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尾翳(即鸠尾穴)。在鸠尾骨尖下部,散于腹部。如果发生了变变,属实的证状为腹皮痛;属虚的证状为腹部皮肤作痒。治疗时可取尾翳穴。

十四、督脉:长强

督脉的主要络脉别行,起点处有穴名叫长强(在尾闾骨端下)。挟膂上行,到项部,散于头部,再下行当在左右胛处,别行走足太阳经络,深入贯穿膂内。如果发生了病变,属实的证状为脊柱强而不利俯仰;属虚的证状为头部觉重而颤摇。这种证状若是挟脊之脉发生变化而起的,在治疗时可取长强穴。

十五、脾之大络:大包

脾脏的大络,有穴名叫大包,在渊腋穴下三寸处。这支大络布三于胸胁。如果发生病变,属实的证状为全身都觉疼痛;属虚的证状为周身骨节都弛纵而无力。治疗时可取大包穴。

名医张云鹏一生积累的19个方

1.主治乙型病毒性肝炎——解毒调控免疫方
组成:白花蛇舌草30g,丹参15g,郁金15g,生黄芪15g,水牛角粉10g(包煎),叶下珠30g。
主治:乙型病毒性肝炎。

2.主治肝纤维化、肝硬化——软坚护肝方
组成:鳖甲10g,穿山甲片10g,莪术10g,生黄芪15g,石见穿15g,当归10g。
主治:肝纤维化、肝硬化。

3.主治肝硬化腹水——扶正逐水方
组成:丹参15g,穿山甲10g,生黄芪15g,葶苈子30g,黑白丑10g,沉香曲9g(包),腹水草30g。
主治:肝硬化腹水。

4.主治脂肪肝、高脂血症——降脂理肝汤
组成:泽泻15g,决明子30g,丹参10g,郁金10g,海藻30g,荷叶10g。
主治:脂肪肝、高脂血症。

5.主治细菌性肝脓肿急性期——清肝消肿汤
组成:紫花地丁30g,败酱草30g,薏苡仁30g,皂角刺9g,合欢皮15g。
主治:细菌性肝脓肿急性期。

6.细菌性肝脓肿吸收期用药——解毒护肝汤
组成:山栀15g,连翘30g,柴胡6g,白芍10g,当归10g,丹参10g,茵陈30g。
主治:细菌性肝脓肿吸收期。

7.主治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清胆汤
组成:柴胡10g,郁金12g,赤芍15g,黄芩20g,枳壳20g,生大黄(后下)15g。
主治:急性胆囊炎,慢性胆囊炎急性发作。

8.主治慢性胆囊炎——舒胆汤
组成:柴胡6g,赤芍10g,山栀10g,木香5g,生大黄5g(后下)。
主治:慢性胆囊炎。

9.主治中风出现偏瘫——抗偏瘫方
组成:生黄芪15-60g,地龙10-30g,丹参10-30g,水蛭6-15g,蜈松1-3条。
主治:出血性中风或缺血性中风出现偏瘫,属气虚血瘀,经脉痹阻者。

10.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降压饮1号方
组成:黑芝麻30g,黄芩10g,夏枯草30g,天麻10g,葛根30g。
主治:原发性高血压病早期。

11.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轻型者——冠心乙方
组成:制首乌20g,桑寄生15g,灵芝10g,黄芪15g,白檀香3?6g,丹参15g。
主治:冠心病心绞痛轻型者。

12.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加味麻附细辛汤
组成:炙麻黄5g,附子5?10g(先煎),细辛3g,生黄芪20g。
主治:病态窦房结综合征。

13.主治快速型心律失常——养阴复脉汤
组成: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苦参10g,玄参20g,连翘30g,莲心6g,黄连6g,生地10g。
主治:快速型心律失常。

14.主治缓慢性心律失常——温阳复脉汤
组成:党参15g,黄芪20g,桂枝10g,附子10g,赤芍10g,炙甘草10g,黄精20g。
主治:缓慢性心律失常。

15.主治心力衰竭——心衰合剂
组成:葶苈子30g,桑白皮10g,车前子30g,丹参20g,生黄芪15g,五加皮10g。
主治:心力衰竭。

16.主治病毒型心肌炎后遗症——加味生脉饮
组成:太子参10g,麦冬10g,五味子10g,生地10g,丹参10g,连翘20g,生黄芪15g,甘松10g。
主治:病毒型心肌炎后遗症。

17.主治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泻肺解毒方
组成:葶苈子15g,桑白皮10g,鱼腥草30g,丹参15g,银花20g,连翘20g,茯苓10g,芦根30g,陈皮10g。
主治:慢性肺心病急性感染。

18.慢性肺心病稳定期用药——肺心方
组成:太子参10g,黄芪10g,丹参10g,百合20g,赤芍10g,仙灵脾15g,苁蓉10g,炙紫菀10g,苏子10g,陈皮6g。
主治:慢性肺心病稳定期。

19.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安心方
组成:淮小麦30g,炙甘草10g,大枣7枚,丹参15g,百合15g,生龙骨15g,生牡蛎15g,灵磁石20g,麦冬10g。
主治:心脏神经官能症。

得意止咳方

配方

荆芥5-10克,前胡10-15克,桔梗5-10克,甜杏仁5-10克,甘草5-10克,杷叶5-10克,白前5-10克,紫菀10-15克,陈皮5-10克,天竺黄10-20克,贝母5-15克,芦根10-20克,全瓜蒌10-20克。

方证体悟

此方乃郭永来老中医一生得意之方,大有刘草窗一生由痛泻要方而名之比。自从得到郭医之方,验之临床,确无虚言,真有相见恨晚之憾!屡用屡验,疗效百分之百,稍为作一加减即可。

说明一点,对于早期外惑风寒咳嗽,内兼痰饮者小青龙汤还是首选,这一点请医者注意。

肢体关节疼痛,总结10个实用方

1.续命汤

广尾幕臣迁氏,得外感,表证解后,右脚拘急,肿痛不能起步,而脉浮数。余诊曰:热虽解,而脉浮数,此为邪气下注,筋脉不通也。予《金匮》续命汤,四五日愈。余每以续命汤治前证,及历节风越婢汤证而兼血虚者,又用于后世五积散所主治者,有速效。此古方之妙,不可轻侮也。

2.桂枝加术苓附汤

参政馆山侯(稻叶兵部少辅),左脚挛痛,行步艰难,且时而胸痛、下利,一医以疝施药而无效。余予桂枝加术苓附汤,渐得快复。时而发胸痛,则兼用高良姜汤,而下利止、痛亦安。后左脚肉脱,自觉气力薄弱,予八味丸加木瓜、鹿茸,服之痊愈。

3.乌头汤类

蔬果店万吉之子,年八岁,昨年以来右脚挛急不能步行,渐渐右臀骨突出,经筋痛不能按,其他如故,医概以肝证,予抑肝散之类。余以之为胎毒流注,使其如法服乌头汤(蜜煎),兼用化毒丸。数十日,挛痛缓而得起步。余迩来疗此证十人,大抵此手段可拔沉痼,但病足如枯柴,或椎骨突出成龟背,或两足缭戾,指甲横斜者,其初不可不虑。

按:此例似为先天性髖关节脱位。

4.芍甘黄辛附汤

南传马街第一坊刀剑铺藤屋源次郎,左脚肿痛挛急,难以屈伸,数月不愈。医多以风湿。余诊曰:无热无痹,病偏于筋脉,恐为疝毒流注而起。使服芍药甘草汤合大黄附子汤,以当归蒸荷叶矾石熨之,数旬而愈。

5.虎胫骨丸

幕府广式番之头小野久内室,往年患历节风,迩来手足骨节微肿不去,每感招外邪或逢连日阴雨则忽发疼痛,数年间更数医而不愈。予作虎胫骨丸使长服,其病未再发。

6.当归拈痛汤类

土州臣吉冈茂之丞,两足趾甲焮痛不堪,至夜壮热益甚,抱脚号泣。藩医四五辈尽种种治方,然无寸效。余诊之非风毒,非脱疽,乃一奇证。因问其初起,其人道中发疥癣,瘙痒不堪,浴药汤,疥疮忽痊,不时便发此证云。余断以湿热流注,作当归拈痛汤加大黄,投以服之。二日后,其痛减半。不出旬日,病得痊愈。藩医大为惭服。

按:此例或为关节炎型银屑病。

余从来不好多味之方,平生遣方大抵不过十味,但温经汤、乐令建中汤、大防风汤、拈痛汤之类,于多味中寓多深意。吴昆所谓虽二十四味,不厌其烦,譬之韩侯之兵,多多益善也。余近日以拈痛汤治风毒历节脚气之类,其桂麻石膏犀角更无效、附子乌头反激动,而流注荏苒不愈者,屡屡得验。又病属血分,难以动摇者,用桂枝茯苓丸料加附子屡得效,是本于古人治血沥腰痛用桃核承气汤加附子之意。又痛风毒深,凝结一处而成痛者,治以香川解毒剂加桂枝、附子、牵牛子,并于痛处贴芫菁膏,即可奏效。余游学中,得此方于大垣医员江马兰斋,其盖所谓西洋者之流。礼失而求诸野,可发一噱。

7.桂枝芍药知母汤

幕府监查冈部三右卫门(旅馆大阪平野町会所),奉命征讨长州,经艺州口患历节风,入院医治连旬而无寸效,因乘舆前来大阪。其证手足骨节疼痛,魁瘰不能屈伸,坐起亦难,肌肉枯柴如废人。予桂枝芍药知母汤,数日痛减,魁瘰消散,起居乃得自由,经旬余日乃赴任。后时时发热微疼,余以为湿热之余焰也,与当归拈痛汤而痊愈。

8.千金犀角汤类

本船街若松屋藤次郎(桥爪尹香息)乞诊,其证历节痛剧,焮热妄语,不能饮食,大小便秘涩。医或以伤寒,或以伤冷毒(西洋病名),错治无效。余用《千金》犀角汤加黄连,二三日则得奇效。而后以此方治热毒历节,未尝不验。

市谷伊东八兵卫妻,腰以下疼痛,起步不能,午后发热,至夜增剧,其痛如切如割,其人号泣不止,一岁半而众治不验。余予犀角汤,而其痛如失。

京都町奉行冈部备后守次女阿银,尝患历节风,高阶安艺守疗之不愈。自归江都后,时时骨节焮肿疼痛,与《千金》犀角汤暂安。后得外感,寒热甚,彻夜发汗不解,往来寒热,微呕,下利日二三四行,乃与小柴胡汤合三白散。二三日下利止,舌上黄苔,谵语,因与大柴胡汤,一夜下血,其色漆黑,臭气甚重,乃知其有蓄血,与桃核承气汤下其瘀血,一二行后,与犀角地黄汤合黄连解毒汤。虽大挫其勢,但谵语不止,烦渴甚,不食,虚羸,用竹皮大丸料,二三日精神始复,渴止,饮食稍进,后与小柴胡加地黄汤痊愈。据云此后数年历节未曾再发。

盖此证本夹有蓄血,故历节之治法难得其肯綮也。古人曰:夫不忧术之不精,而徒忧病难治,天下之拙医也。余赧颜难堪。一老医曰:某姓之女,年二十四五,每秋冬之交,喘息必发。其产子三人,产后一年间秋冬不发喘息,翌年则又发,每产均如此。此乃喘家亦因于蓄血之一证也。又曰:目赤痛甚者,吐血之后脱然而愈,可知其脑中并无热,乃因膈中有瘀血是也。

9.治痛风一方

向两国菱屋直吉女,患历节风数月不愈,每节赤肿如球,日夜疼痛号泣,加之腹中有块,经水不调,医投以驱风疏经之诸药,痛益剧。余诊而曰:无表证,不可发汗;有热赤肿,亦非乌头附子之所宜;其人经水不调,四肢疼痛,病在血分,治宜活血疏气。余得传国信州伊奈郡某家治痛风一方,拟予此方,五六日后痛大减,赤肿消。唯腹块依然,因而兼用硝石大丸。翌月经水大来,块消散,四体复常。

余每治历节,用越婢汤、大青龙汤、续命汤发表即奏效;日久疼痛不可忍,或脚独肿,或四肢瘰瘰者,乌头汤、桂枝芍药知母汤有效;若热毒剧者,《千金》犀角汤、《兰室秘藏》当归拈痛汤可得验;唯病属血分者,古人方少,余用此方;其病甚剧,或属西洋所谓跳血囊者,用桂枝茯苓丸加附子、桃核承气汤加附子,屡得其效。

10. 桂枝茯苓丸加附子类

奥儒者林式部少辅,落马后脱臼,不能起步,一洋医及接骨家疗之不愈,左脚臃肿挛急不得起,经百日而自若。余诊之,曰此瘀血流注。与桂枝茯苓丸料加附子,数日臃肿消,挛急缓,人可得起也。惟臀肉瘦削,左脚无力,需倚杖方能步行。乃与大防风汤,兼用虎胫骨丸而痊愈。凡瘀血久痛者,非桃仁、附子相伍则不能奏效,余喜用止痛附子汤、桃核承气汤,盖此意也。

牛笼轻子阪水野胜弥妻(一桥家扶),产后手足疼痛不解,医谓之风湿,治之数日不治。余诊之曰:身无寒热,痛不游走,病凝结肿起,恐为瘀血流注所致。与桂枝茯苓丸加大黄附子,并用当归蒸荷叶矾石熨痛处,肿散痛和,两足平复。惟左手掌后肿起突出,不得屈伸,痛甚,与乌头汤,以芫菁膏贴掌后,脓水出,痛去而复常。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