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课题研究要摈弃功利性目的

课题研究是解决中小学发展面临的新情况、新问题、新矛盾的重要途径,也是促进教师专业成长的重要手段。但近年来,一些学校和教师在课题研究中的功利性目的越来越强,严重影响了中小学教科研的发展。

教育科研水平是衡量学校师资水平和办学水平的一个重要标准。一些学校常常出于某种发展“需要”,将课题当作加分的砝码,装点门面的装饰品,不顾学校的科研条件和教师的科研实力,盲目开展课题研究工作。一是盲目追求课题数量,一个学校数十个课题,全校教师人人参与课题研究;二是在课题选题上,不从学校的教育教学需求出发,哪个热门研究哪个,大家研究什么就研究什么;三是在研究过程中,缺乏实际操作性,研究过程不实;四是在结题过程中,闭门造车,弄虚作假、乱抄乱拼现象严重;五是在验收阶段,普遍质量要求不高,把关不严。

一些教师在课题研究中也极具功利性,直奔职称评定和评优树先的目的。在乎的不是课题研究的质量和水平,而是自己有没有课题,最终能不能拿到结题证书。在选题方向上,随意性较大,课题方向完全取决在于网上相关资源的多寡。课题立项报告基本上都是网上资源的移花接木、东拼西凑。课题一旦立项后便束之高阁,直到要结题时,又是一阵网上资源的东拼西揍、胡编乱造。整个研究过程没有深入实际去调研、去思考、去实践、去反思、去验证,只是为了结题证书。这样的“研究”方法,即使做过数十个课题的主持人,让他真正做一回课题,便会犯起愁来。

课题研究是凸显学校特色,帮助教师成长的迫切需要,真正要让课题研究为促进学校发展和教育教学服务,必须从源头上厘清课题研究的目的是什么。只有让课题研究从功利目的中走出来,才能让课题研究回归本位。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