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弦切切如私语
——记叙性文章阅读之人物形象分析教学设计与反思
1.从课本中总结塑造人物的方法,为如何进行记叙性文章阅读引航开路;2.对作品中感人的情景和形象,能说出自己的理解和体会。引领学生从初中有关写人的文章中总结塑造人物形象的方法,为解答如何分析人物形象的阅读题进行技法指导,并进行实战演练。引导学生运用课本中刻画人物形象的方法,解答阅读中的具体问题,力求答案完整规范。同学们,当毕业的钟声即将响起,离别的帷幕即将拉开,请你们静下心来想一想,三年的初中生活有哪些老师和同学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初中三年的语文课本中有一批性格鲜明的文学形象,请同学们谈谈你记得哪些人物形象,为什么?作家们是如何塑造这些人物形象的呢?这是作家的高明之处,也是我们中考考查的重点。如何解答这些问题?我们还是回归教材这座文学宝库去找找解答这类问题的金钥匙。1.请同学们回答导学案上的问题,看看这些语段是从什么角度来塑造人物形象的。明确:都运用了正面描写的方法塑造人物形象,如动作描写、语言描写、神态描写等。2.我们再来寻找作家刻画人物形象的第二把钥匙。请同学们把书翻到七下语文教材《阿长与山海经》,思考:文章围绕阿长写了哪些事情?可以看出阿长是一个怎样的人?注意:本文的写作手法是欲扬先抑,因此在总结阿长性格特点时一定要在把握作者情感态度的基础上全面分析概括。总结:分析人物形象还可以结合具体事例,尤其是详写的部分来概括。3.除了可以通过正面描写和具体事例分析人物形象,我们还可以有些什么角度呢?请同学们阅读下面的文段思考这一问题。景物描写其实也能烘托人物心情,甚至反映人物性格。这两处的景物描写从明丽到阴郁,揭示了菲利普夫妇见于勒前的轻松愉快和见到于勒后的沮丧沉重两种截然不同的心情,从而突出了他们的虚伪、冷酷和自私的性格特征。
除了景物描写的烘托还可以通过以人写人来侧面塑造人物形象,如《孔乙己》第五自然段“听人背地里谈论……”,侧面表现了孔乙己好吃懒做,但又诚实守信这一特点。通过以上文字我们可以直观地感受到作者对人物的情感态度或评价,因此在阅读文章时我们还要注意直接点明人物性格特征,表达作者情感的议论性、抒情性的句子。同学们已经从教材里找到了分析人物形象的四把金钥匙,现在我们用它来打开中考记叙性文章阅读中分析人物形象这道题的大门。
1.作业升格:阅读《指导丛书》第64页《赔偿》,概括老人的形象特点并作简要分析。(4分)老师从昨天的作业里选取了两个同学的作业,请一位同学根据今天的学习所得对他们的答案进行评分,并按照今天所学的方法和答题规范做出修改。其他同学完善自己昨天的答案。2.实战演练:请同学们阅读《指导丛书》适应性训练中《城堡旁的老树》,完成第17题。注意运用今天所学的方法从文中找出依据对四个选项进行佐证或驳斥。这是一篇寓言,寓言的本质特点是运用一个故事寄托另外的意旨,即“言在此而意在彼”,正如大寓言家拉封丹所说“一个寓言可以分为身体与灵魂两部分”,请同学们在阅读过程中注意体会寓言的灵魂。我们教材所选的作品大多是经典的文学作品,是我们提高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的重要凭借。今天借助教材我们既掌握了分析记叙性文章中人物形象的四把钥匙,走进人物丰富的精神世界,同时也可以向大师们学写作,解决大家在写人的文章中人物性格不鲜明的问题。接下来请同学们总结本堂课的收获。2.我们要区分两种题型不同的答题方法。(1)简要概括人物形象(2)结合原文分析人物形象;3.答题格式:文章通过……事件/描写,表现了人物……的性格特征/精神品质。要点注意:(1)用二字或四字词语概括性格品质;(2)一个事例对应一个形象特征(一事一特征);(3)至少答两点。
第二部分 教学思考
我认为上好初三总复习课,老师首先关注对核心知识点的挖掘,有提要钩玄的能力。仔细钻研课标、考标,对六本教材做到“胸中有丘壑”,备战考点时,最好的范例应该是从课本中来。以八年级上册教材为例,同时结合对中考考点的研究,在第二单元的回忆性散文复习过程中,我们提炼出了“比较阅读”这一核心知识点。通过《藤野先生》一文的句子比读来体会句子中蕴含的情感;通过朱德《我的母亲》一文与邹韬奋《我的母亲》,老舍《我的母亲》进行篇章比读,从母亲形象、文章的写作手法、作品的语言风格等方面分析文章的异同。本堂课关于人物形象的分析正是源于同样的思路进行设计。
其次既然是直指中考的复习,课堂教学要追求学、教、评的一体化。在明确了语文核心知识点的前提下,将教学目标具体化。在教学过程中要创造机会和条件,使学生在完成某种学习任务中,自然地呈现中学习的状态和结果,教师可以观察,收集能显示学习成效的证据,了解学生学会了什么、学习结果和预期的学习目标还存在哪些差距,并及时反馈、调整教学活动,争取能最大程度地达成教学目标。在本堂课的沙场练兵环节,我先收集了学生在既往作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两份答案,在学习完后请学生对两份答案进行评价打分并修改,学生在自改互批的过程中得以内化本节课的学习目标。教学评的一体化同样也体现在“比较阅读”上,在引导学生了解了句子比读和篇章比读之后,鉴于时间关系在课堂上引入了两首诗古诗的比读,以达到当堂检测评价的效果。教师还应注意训练学生的可视化思维。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传递和学习思维的难度要远远大于纯粹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够把“不可视的”思维的过程和方法清晰地呈现出来,自然就能更好地理解、记忆和运用。如《城堡旁的老树》中有一道选择题:文中反复提到老树一再保持“沉默”,这引起了某同学的思考。在细读相关内容后该同学由老树联想到了以下长者形象,其中和文中老树形象最不符合的一项是( )我在教学过程中要求同学不仅选出选项,同时要为其他三个符合老树形象的选项在文中找依据,用的就是可视化思维中的大声思维法。此外,教师还应有复盘的技巧。对于核心知识点除了在教学过程中凸显,还应在课程结束前进行回顾总结。【作者简介】袁晓鹤,岳阳市第十中学语文教师。阅读、书法、音乐、旅游等诸多美好涵养出她一颗沉静与谦恭的心。喜欢与学生相处,收获教学相长。
撰稿:岳阳市第十中学 袁晓鹤
顾问:岳阳市第十中学 张 妍
责编:岳阳市第十中学 蒋 丹
审稿:岳阳市教科院 范练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