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句教”:“原是彻上彻下功夫”,是一套“身心修养”的组合拳

阳明心学的精髓是“致良知”,其学说体系表现为 “四句教”:“无善无恶心之体,有善有恶意之动,知善知恶是良知,为善去恶是格物”。 阳明告诉他的学生徐爱和钱德洪,“只依我这话头随人指点,自没病痛,此原是彻上彻下功夫。”在这里,“话头”指的是教人时启发思考的语句,而“彻上彻下功夫”,则是教人的主要内容。

学习王阳明“四句教”,对“话头”必须有所理解,而最重要的是掌握“彻上彻下功夫”。

第一句,“无善无恶心之体”:阳明的解释是,人心本体是心的“本来面目”, 是“无心之心”(无念之心), 当一个人心中所有的念头、想法都消失的时候,这个时候,无所谓善,也无所谓恶。

第二句,“有善有恶意之动”:阳明的解释是,“有习心在,本体受蔽。”人成为独立体之后,在成长的过程中会受到一些不良习俗的污染,产生私心物欲,即阳明所说的“习心”。这时,“本体”与“习心”并存,因此,感受外物时,引发的意念可能是善的,也可能是恶的。

第三句,“知善知恶是良知”:阳明告诉我们,人在面对各种事物时会产生动念,要判断人的动念是善是恶,关键在于“致知”, “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

第四句,“为善去恶是格物”:阳明告诉我们,从“身心修养”五个要素的关系看,正心,诚意,致知,格物,都是为了修身。在上述五个要素中,“格物”(格正恶念恶行)是最需用力之处,也是能见到成效的地方。

学习“四句教”,最重要的是掌握“彻上彻下功夫”。王阳明为我们提供了一套身心修养的“组合拳”。

其一,“静坐”的功夫:人的思虑多在私欲一边,因此要“静坐”,息思虑,让各种欲念消失。阳明对陆澄说,“汝若于货,色,名利等心,一切皆如不做劫盗之心一般,都消失,光光只是心之本体,看有甚闲思虑?”阳明所说的“静坐”息思虑,让各种欲念消失,与佛家所说的“明心见性”有相通之处。据说,悉达多(释迦牟尼)在提示修行者时,曾指着天空说,平时我们看到天空中有各式各样的云彩,当这些云彩都消失了,天空就是清净的。意思是说,人的各种欲念犹如天空中的云彩,是飘忽不定的,经过修炼之后,这些欲念消失了,人的心就变得清净了。这清净的心才是我们的本性,才是佛性。

其二,“省察克制”的功夫:在静坐时,欲念虽一时消失,但病根尚未除去,还会时常冒出来,因此要“省察克制”,把各种欲念的根拔掉。王阳明认为,在功夫上说,“省察克治”比静坐又进了一步。他说:初学时心猿意马,其所思虑,多是人欲一边,所以必教以静坐,以便息思虑。时间一长,习意稍定以后,如只悬空静守如槁木死灰,那也没有什么用处,此时就必须教他省察克治。如去盗贼,必须要扫除廓清。时刻注意把那些好色、好货、好名等私念一一加以追究,搜寻出来,拔去病根,使它永不复起。这正像猫的捕鼠,眼睛看着,耳朵听着,才有一念萌动,即与除去,不可窝藏,不可放它出路,这才是真实用功。王阳明还说, “克己须要扫除廓清”,“有一毫在,则众恶相引而来。”即是说,私欲不扫除干净,众多的恶念就会接踵而至。只有“扫除荡涤,勿使留积”,才能不为其所累,获得心灵的自由。

其三,“致知”的功夫:省察克治,拔除病根,未必干净,遇事时(诱惑)还会冒出来,因此要在“意念着处”致知。

在何处致知?在“意念着处”。即是在面对外物产生念头或想法这个时候,用良知辨别善念恶念。王阳明对弟子陈九川说,“尔意念着处,他是便知是,非便知非,更瞒他一些不得。”如,当一个人面对美色,钱财,权位,生死等引发动念时,可能失之于偏倚,过了,着了,迷了,这个时候,就需要唤醒良知来对我们的动念是善是恶进行判断,否则,很可能走错路,做错事,甚至毁了自己的人生。

如何致知?要“慎独”,在独知之地用力。王阳明在和薛侃的交谈中提出,“人若不知于此独知之地用力,只在人所共知处用力,便是作伪”,“此处独知便是诚的萌芽。此处不论善念恶念,更无虚假”,“正是王霸,义利,诚伪,善恶界头”。“于此一立立定,便是端木澄源,便是立诚。”“慎独”有几个要素:其一是要在独知之地用力;其二要意识到此时对面临之物随感而发的意念可能是善念,也可能是恶念,这是善与恶的一个分界点;其三是此时要“端木澄源”,认清自己的意念是出自良知的善念,还是出自私欲的恶念,并在此作出决定:是善念,可为之,是恶念,不可为。

致知过程注意什么问题?要“戒惧”,保持警惕。王阳明在和薛侃的交谈中也提到。他说,“戒惧之念,无时可息。若戒惧之心稍有不存,不是昏聩,便已流入恶念。”(《王阳明集》卷二《薛侃录》)他认为,人有习心,随感而发的很可能是恶念,而不是善念,因而要保持戒惧之心,保持警惕,否则,很容易放纵恶念。

其四,“格物”的功夫:致知虽辨明了善念恶念,但仍有可能放纵恶念,因为人的私欲有強大的驱动力量,很可能会战胜良知。这个时候,关键在于“诚意”二字。要纠正一个人的行为,特别是改变一个人的习惯(如好色,好货,好名等)是很难的。在《王阳明集 陆澄录》中,王阳明提出,“工夫难处,全在格物致知上。此即是诚意之事。意既诚,大段心亦自正,身亦自修。”现实生活中,有的人出于良知,也知道做人应清正廉洁,不能接受贿赂。但缺乏诚意,只要有人送钱,照收不误。有人讲了一个故事,原武汉市地税局局长罗涛被查,家中一个大保险柜始终无法打开。一个识货的检察官说,此乃声控锁,密码多用八个字。于是办案人员轮流猜试:“人不为己,天诛地灭”;“芝麻开门,芝麻开门”;“上天保佑,升官发财”;“八仙过海,各显神通”;“人为财死,鸟为食亡”。一系列猜试都没有用,只好把罗局长押到现场。他清清嗓子,用浓厚的勋县话高声念道:“清正廉洁,执政为民”。保险柜门应声而开,满柜金银珠宝惊呆众人。

“致知”的功夫是最重要之点。王阳明的弟子陈九川提出,近来功夫稍有所领悟,但“难寻个稳当快乐处”。王阳明对他说,此间有个“诀窍”,只是“致知”。

“格物”的功夫是最难之点。阳明在《与邹谦之书》中说,自己“有悟于良知之学”,后悔以前的一些作为是“包藏祸机作伪于外”。十多年来,虽保持警惕,并极力洗刷剔除,但因病根深固,有时还是会像被砍断的树枝萌发新芽那样冒出来。好在自己能掌握良知,故虽遇惊风巨浪,也能避免倾覆在大海之中。为此他发出感叹:染上旧习之人,虽已觉悟,克治之功尚且这么难,那些染上旧习而未能觉悟,且日益加深的人,又将如何抵制消除旧习呢。

综上所述,真正在心上用功,学会了这套“身心修养”的组合拳,才算学会了“致良知”。否则,只是在字面上打转,毫无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