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的人们
一次到美国,是2009年前的事,是参加TNC组织的地次关于保护地的培训,在美国停留了近20天。时隔10年,2018年又一次去了美国,还是关于自然保护的事情,是考察学习国家公园的建设与管理。
上一次是经北京出港,坐了十三个小时到华盛顿,而这次是经广州出港,坐了十六个小时到纽约。一路的辛苦自不必说,坐得黑白颠倒,坐得腰酸腿肿,总算在还未完全崩溃前到达了纽约。想要感慨的是,一路上有关读书的境遇与差别。
在广州一过海关,就像是已经到了国外,到处是外国人的面孔。因为我们是从机场直接转机的,所以有些提早,且提早了近6个小时。不得不在机场接受漫长的等待。
不过还好,机场还算人性化,几乎所有的候机座位旁都有充电的插座,既有直接的插座,也有USB接口,于是方便了人们玩弄各色的电子设备。
我顺着机场的各个登机口几乎转了一整圈。广州的白云机场不愧为国际空港,即使到了夜间,起降的航班依旧繁忙。每个登机口前都会聚集各色人等,走了一波,又来一波。
因为无聊,我玩起了一个小游戏,在机场的各登机口候机的人群中数100个人,看他们都在干些什么。结果发现那些候机的人基本上都没有闲着,有71人是在玩弄手机。有相互之间交谈的只有7人,有的是一家,有的是朋友或恋人。有4人在使用电脑,来回走动的有7人,在那里发呆的有5人。看书的人有6人,几乎全部都是白人。
中国人发明了印刷术,从古到今有了很多的书,也成了爱读书的民族。我很奇怪,在突飞猛进的今天,我们却成了不愿捧起书本的人。想起了曾经看过的一篇文章,好像叫“不阅读的中国人”,当时有人说那是对中国人的恶意中伤。但我仔细数来数去,还真就没有发现有捧着书读的中国人,当然也许是我的统计样本不够。
也难怪,今天是一个信息快速交换的时代,人们最信任的是手机,那是一个可以快速阅读的工具,当然还可以看抖音刷微信打游戏。人们的生活基本上已经离不开手机,手机也越发得意地为人们解决各种问题,占据着人们的时间。甚至连博士的毕业论文都很信任百度得来的资源,还有什么不能信任手机?有人在网上放了两张一百年前中国人吸鸦片和今天人们玩儿手机的对比照片,那姿势那痴迷像极了,所以有人说手机是现代鸦片。
不光是中国人不爱阅读书籍,其实许多的人都在远离阅读。因为人们只把阅读当成了一种工具,一种获取信息的工具。当电脑和手机可以帮助完成信息的收集时,当然会放弃像读书那种较慢的信息获取方式。
但是,本人认为,读书还有一个功能,就是完成个人的修为,实现美的享受。
古人有“书非借不能读也”,有“书中自有颜如玉,书中自有黄多屋”,其实那也是将书作为了一种工具,一种通往通达的工具。
本人以为,读书更多的是一种享受,特别是在今天这样的浮躁社会里,有一分时间来静下心来,认真地捧起书来阅读,不带什么目的,不一定能求甚解,只是逐字逐句地享受书中的味道,倒也非常惬意。记得曾经在火车站我也做过类似的游戏,那次有足够多的时间,统计了1000个人。在1000个人里,看书的也就那三两个,也就是拿了一本杂志翻翻而已。曾经在许多餐饮店里都会摆上一些杂志或报纸,供食客们共享知识。不知道从何时开始,也已经退出了历史舞台,用餐者也都会一边用餐一边盯着自己的手机。
在上世纪未期,满大街都是书店,而且书店往往是当地最神圣、最上档次、最兴旺的地方,短短的二十多年,已经沦落到最不起眼的角落,光顾的人也寥寥无几。哪像那些商店、药店、餐饮店?人们都在忙碌着应酬与应付,没有了时间来读书。读书,已经成了一种奢侈品,亦或是有情调的小资。
科学的力量是无穷的,社会要发展,需要快速的信息,但我总觉得,那一份读书的味道不应该失去。不可能几千年的传承,在我们这一代人后,就变成了故事。总感觉到,我们的社会从阅读的社会正在蜕变成浏览的社会。
又想起了一篇文章:书还是要捧着读。在纽约曼哈顿,这样的世界经济中心、联合国的所在地,人们一定要繁忙得多,但这里,还是有不少的书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