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极拳腰胯运动的一个规律腰胯分离兼论太极拳的动与不动

作者:张广才

笔者追随恩师赵国仁先生(陈正雷大师入室弟子,中国武术七段)习拳几年以来,深感要学好太极拳,非遇明师,非明拳理,非下苦功,不得窥其门径。对于拳论 “一动无有不动,一静百骸皆静”的理解,就经历了一个曲折的过程。学拳之初,笔者的理解是既然要求一动无有不动,那么任何一个拳式动作,必然是全身各部位都要参与运动,但师父告诉我这并非“一动无有不动”,而是拳病中的妄动。经过几年的学习,最近逐步认识到真正符合太极拳理的动,应该是动中有静,有动必有一不动,在练拳时一定要找出哪些部位在动,哪些部位应该相对不动。只有这样,才能做到动静合度,逐渐练出真正的太极功夫。正如太极图给我们的启示一样,太极拳中的动静关系,并非绝对对立,非此即彼,而是动中有静,静中有动。下面以定步云手中的腰胯运动规律为例,谈一下太极拳中的动静关系。

谈论腰胯运动规律之前,我们有必要以通俗明白的文字而非专业术语的方式明确一下概念。所谓腰,用来指称胯上肋下的部分,大致相当于日常生活中我们腰带所系的位置。胯分左右,指的是腰的两侧与大腿之间的部分,大致相当于人垂手站立时双手所在的位置,医学上所说髋骨即是我们平常所说的胯。值得注意的是,出于种种原因,古代拳论中鲜有论及胯的问题。或许可以探得点滴消息的是拳论中所谓“有不得机得势处,身便散乱,其病必于腰腿求之”,此处只说腰腿二字,其实隐含了一个重要的部位,那就是腰腿之间的胯。我们平常所说的腰胯一体、周身一家之类的概念,并非要求身体各部位同时或者同向运动,而是强调周身各部位节节松开而又节节贯穿的协调运动。在腰胯不分的情况下,笼统的谈腰胯一体运动,对于练好太极拳是没有帮助的。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是要注意要腰与胯的关系,通过正确的行拳走架,把腰动和胯动分别练出来,才能谈得上腰胯协调运动。笔者认为,定步云手中的腰胯运动规律主要有如下两个方面:

1、腰胯分离,腰动胯不动,以转腰形成左右螺旋劲。太极拳螺旋缠丝劲的形成,需要腰胯部位的对拉对撑,也就是互为阴阳。以正面右手缠丝第二动为例,当右手顺缠内收至右胯上方,重心已经移到左腿,身欲向左转时,应当先放松腰部,腰劲下塌,左胯微微放松下沉,待劲力下沉至涌泉时,身体开始左转。整个身体左转的过程中,左胯必须固定住,不能随着身体的左转而向左(外)旋转,左胯内侧与小腹连接的腹股沟处应有一种如齿轮咬合的感觉。同时右胯也应放平,不能随着身体的左转而左转,出现右腿栽膝的现象,此时右胯腹股沟处应该有一种与丹田部位向相反方向抻拉的感觉。如果能做到身体左转而左右胯同时固定不动,那么此时两胯与小腹(丹田)的关系应该是左胯相合,右胯相开。这样的关系,才符合阴阳之理、太极之道。同样的道理,当身体右转,右手逆缠向右打开时,则是右胯合,左胯开。只有做到两胯相对不动,才能真正实现腰的左右旋转,才能产生螺旋力,一旦加速,会产生强大离心力或向心力。这种旋转,类似于螺母与螺丝之间的关系,只有固定住螺丝或螺母,才能将二者旋转打开或拧紧。

2、腰胯分离,胯动腰不动,通过两胯的上升下降完成重心的转移。我们知道,太极运动是一种立体球形螺旋运动,但是由于人的生理结构限制,人体的大部分关节不可能连续做同一方向的螺旋运动。比如在定步的前提下,腰的左右旋转就会受到一定的限制,腰与胯之间的腹股沟,犹如一个墙角,当腰部旋转到与某侧胯完全咬合时,就会形成身体的自锁,无法继续向同一方向旋转。如何化解掉这种自锁?答案就在于双胯的配合完成重心的倒换。以定步云手第三动为例,当云手的第二动完成,右手已经收到身体中线丹田的位置,重心在左腿,此时腰部如果继续上动不停向左转,左胯根部就会与小腹形成一个死角,再继续转下去,身体就会形成自锁。此时正确的作法应该是,左胯微微下沉,左腿蹬地,自身的重量下沉到涌泉,沿腿部后侧反弹上来,然后左胯带动左臀如钟摆一样向右泛,裆走后下弧,直至右胯接住左胯泛过来的身体中盘和上盘的重量,也就是我们平常所说的右腿接住劲,同时右手沿中线上穿,至此重心已经从左腿移到右腿。这一过程中,除了上一动结束时腰部稍微继续左转一下,是没有明显的左右旋转的,只是通过两胯如蹬自行车般的上下升降,就可以完成重心的左右转换。此时的身体仍然是面向自己的左前四十五度左右。由此可见,重心的转换,关键不在转腰,而在松胯泛臀。如果把人体的重心比作火车头,重心的转换好比火车经过错综复杂的道叉,并不是火车头在主动选择方向,而是工人提前将道叉对接好,火车经过时,自然就会选择或左或右的轨道。在这里,导致重心转换的,主要是胯的上下升降,而非腰的左右旋转。

腰胯分离的运动规律,不仅在拳架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在推手技击中更是发挥了重要的作用。比如说,在膝靠摔这一经典的摔法中,我方双手粘住对方双手大臂或双肩,同时上右步管住对方的前腿内侧,左手往右上掤,右手先向右再往左下捋带,双手形成一个采挒劲,同时腰向右转,松腰落胯,将对方向我身体右后方螺旋摔出。此动作要领在于身体向右下发采挒劲时,前(右)腿胯部不能随着腰部的右转而随之顺缠外旋,相反要以前腿的中正不倚,与腰的右旋形成一个向左的反方向力,这样一来,在对方的身体中上盘施加一个向右的力,下盘施加一个向左的力,就形成了一个力偶,受力者必然在力偶的作用下必然向我右后方倒地。

又比如对方从正前方双手按住我胸部或腹部,也可以通过胯的上下升降来实现胸腹折叠,锁住对方的手腕,待对方劲力完全吐尽且双腕在我胸腹接触点上形成反关节时,即可实现化打合一的擒拿效果。这一过程中,我方虽然没有用手,但实现了类似以手擒拿的功能和效果,所谓太极浑身是手,此即其一着例。此时如果腰部有左右旋转的话,虽然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化劲的效果,但由于未能在接触点上锁住对方手腕,想实现胸腹折叠、化打合一的擒拿效果,就不大可能了。

上述太极拳中腰胯的两种运动方式,可以概括为“腰胯分离,腰动胯不动,胯动腰不动”。乍看之下,这种运动方式似乎违背了太极一动无有不动的原理。但是笔者认为,一动无有不动的精妙所在并非外在能看到的动,更非那种全身无一静止的妄动,而是此一动必有彼一相对不动,这样的动,才符合阴中有阳,阳中有阴的太极阴阳学说,而不是那种非此即彼,互不包容的两极对立的狭隘的阴阳学说。

不容忽视的是,在太极拳的整个套路中,特别是有身法步法的进退顾盼时,腰胯往往是同向同步运动,但这种同步同向运动,是在腰胯分离前提下的力量节节贯穿,而非腰胯固定成一体的生拉硬扯。这种力量的传递方法,在物理学上称之为“动量传递”。其原理如同机车的车厢在发动机的牵引下往前移动,其动力是从车头传到第一节车厢,再通过两节车厢之间的传动装置传送到后一节车厢,如此节节贯穿,而并非多节车厢完全固定在一起后同时往前移动。至此,上文提到的几个概念含义也就明确了,腰胯一体、周身一家的说法本身没有错,但这个整体是合中有分的整体,是节节松开而又节节贯穿的整体,而非铁板一块的整体。一动无有不动的动是动中有静的动,有一动必有一不动,而非绝对的动。其实,没有不动,动也就不存在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