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志愿怎么填?来看理工、人文社科、医学专业就业全解析|热点
高考出分了,各位考生和家长先别急着喜怒哀乐,因为接下来还有一项重要任务:填报志愿。
俗话说的好:高考是“七分考,三分报”——高考考得好,也要志愿填得好。在北京还是先报志愿后高考的年代,小编亲眼目睹过,有用心的家长从孩子高一开始就钻研志愿填报和大学专业,积累了厚厚一大本笔记。今天小编就为各位考生(及准考生)和家长(及准考生家长)提供一份笔记:基于麦可思研究院的《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就业蓝皮书)数据,盘点了毕业生数量较多的10个理工类专业(包括工学、理学门类)、10个人文社会科学专业类(包括文学、历史、哲学、艺术门、教育类、经济、管理、法学门类),以及近年备受关注的医学类专业的就业情况,为您的选择提供参考。
麦可思研究院每年为千余所高校提供年度数据跟踪与咨询服务。《2021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是对202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培养质量的跟踪评价,全国本科生调查样本为12.4万,覆盖了全国30个省区市、401个本科专业,覆盖了本科毕业生从事的582个职业、330个行业。
——理工类:
计算机类专业收入高 土木类专业最能学以致用
数据显示,2020届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十大理工类专业中,计算机类专业毕业后的月收入最高(6800元),计算机与数据处理、互联网开发及应用人员是该专业毕业后主要从事的工作。其他收入较高的专业类还包括电子信息类(6091元)、自动化类(5917元)。
从长期来看,近五年本科高薪TOP10专业依次是:信息安全、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工程、物联网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数字媒体技术、通信工程、数字媒体艺术、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其中,前6名都是计算机类相关专业,2020届毕业半年后平均月收入分别为7396元、7082元、6757元、6694元、6643元、6585元。
如果高收入不是您唯一择业追求,数学类、电气类专业也是个不错的选择。这两类专业就业毕业生超过3/4找到了一份令自己满意的工作,就业满意度分别为76%、75%。
从工作与专业相关度看,2020届土木类专业毕业后87%从事了和所学专业有关工作,电气类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也较高(81%)。
——人文社科类:
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收入有优势 教育专业九成当“园丁”
在2020届毕业生数量较多的十人文社科类专业中,平均月收入最高的是管理科学与工程类专业(5701元),其代表性专业包括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工程管理等;其后为金融学类专业(5587元)。
相较而言,教育类专业虽然收入不高,但就业群体却有着更高的职业幸福感,并且90%毕业后从事和专业相关的工作,中小学教育人员、幼儿与学前教育人员、教育培训人员是从事的主要职业类。
值得注意的是,2020届经济与贸易类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为51%,约半数毕业生从事了专业领域以外的工作。因此建议选择这类专业的学生,大学在读期间注重通用工作能力的培养,培养职场“软技能”,有助于毕业后在更宽泛的就业领域更好地发展。
——医学类:
本科毕业初期收入普遍不高 做好深造升学准备
医学行业稳定、社会地位高、收入好似乎是当下对医学毕业生未来工作的普遍认识,实际上他们的就业质量如何?从下表中可以看到,2020届本科生毕业生数量较多的5个医学专业类的就业群体中,约九成毕业后从事了和专业相关的工作。其中,临床医学类专业的工作与专业相关度达到96%,医学技术类、护理类、药学类专业就业满意度都比较好。
由于医疗行业的特点,工作初期的医学类专业本科毕业生薪资普遍不高,而且现在很多大型医疗机构招聘都要求硕士及以上学历,因此选择走上医学道路,需要做好持续在专业领域不断钻研的准备。
哪些专业可能更需要
做好深造准备?
接着“想当医生大多要读研“的话题说,还有一些专业的读研比例也明显较其他专业高。近三年医学、农学、理学三大学科持续占据读研排行榜的前三甲。2020届读研比例较高的主要本科专业中,医学专业占据一半,读研比例排名靠前的专业包括:临床医学(43.2%)、预防医学(39.4%)、材料科学与工程(39%),以及中医学(38.5%)、口腔医学(38.4%)。
毕业后不直接就业而选择继续深造,一方面与个人选择有关,另一方面主要是由于某些专业本科毕业后需要更深入地学习才能获得更好发展。
只有“高薪专业”毕业后
才能找到满意工作?
数据显示,很多拥有高就业幸福感的专业并不是靠高薪取胜。2020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满意度较高的前10个专业中,既有以信息安全(81%)、网络工程(75%)为代表的“高薪专业”,也有在收入上并不具优势的小学教育(77%)、体育教育(76%),以及医学影像学(78%)、医学影像技术(76%)等专业。教师、医生等工作稳定、受到尊重,能够实现个人价值,或许是这类专业能获得高就业满意度的原因。
“幸福”的感觉因人而异,每个人的长久发展都未可知。建议考生和家长在选择专业时,不仅要综合考虑就业发展前景、社会需求,也要考虑个人兴趣和特长,多倾听自己心声,不可盲目跟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