缺那么“两三个”

叶圣陶先生有篇文章叫《多收了三五斗》,道尽了面临社会大变革下农民的辛酸。当然语文老师上课的时候总是把这归结为“旧社会”的种种罪恶,而不是看到农业科学进步的危机和故步自封的悲剧。事实上,《多收了三五斗》的时代,中国政府是没有什么市场干预能力的,所以那一场悲剧的本质是国门开放和工业化的冲击。

对于食用菌产业来说,最大冲击是来自政府干预,政府各种号召、各种补贴、各种推动,最后的结果大体上难得始终。为什么中国菌业的这些花大钱的事情最终不能修成正果反倒成为冲击呢?我的总结是:缺那么“两三个”。

这句话换个说法其实就是“办好一个基地只需要两三个核心人物”的意思。

一个基地缺那么两三个,忽如一夜春风来的众多基地企业,缺的就是几千个了。

中国从来不缺乏对权力迷恋的人,所以许多有钱人即使自己得不到权力也喜欢攀附权力,因之而自然的将科学技术及其工作者的地位顺延推后了。事实上,在某些行业,技术确乎是不那么重要的,官方的支持才是关键。不是阿里巴巴有多牛,而是阿里巴巴开始根本上没有对手,中国第二张网络支付牌照“财付通”不过是马化腾利用乃父关系在特区政策下的腾挪。与阿里巴巴同时期的网商,谁都没有自己的支付工具,依赖银行虽然可行,但银行的服务水平显然无法抗衡支付宝。

所以很多时候我是不认可马云这种下三滥的,不过到这个时候,有钱的王八坐上席,马云钱多了,不动脑筋的认为他这也叫成功,那就是智商问题了,不过中国人的普遍智商又确确实实被中国教育降了一个等级。

食用菌企业是无法完全依赖权力的,那些依赖了权力搞大的企业,之前还是有自己的基础班底的。所以为什么金针菇大厂比杏鲍菇大厂及蟹味菇大厂上市多?就是因为金针菇的技术出自日本,本身成熟度较高,人才相对不那么缺乏,都能够凑齐这两三个人。而上海光明的早期技术人物也只能去当书记了,据说还是副的。

金针菇人才大概是目前中国菌业最不缺乏的了,因为金针菇行业有一个黄埔军校叫“雪榕”。金针菇之外,几乎没有一个菇种的人才不紧缺,实际上那些垮掉的金针菇小企业并非死于成本,而是死于规模,因为无法养活那两三个高薪水人士,当然也不是真的养不活,而是不愿意养活,因为那样收益的大头就不归老板了。

政府对食用菌产业的干预之所以流行,是因为官员们相信权力作用的绝对化。这里有个简单比喻,对于有了“1”的数字来说,后面的“0”作用是很大的。那么食用菌企业的关键是什么?是那个“1”,也就是我嘴里讲的那个“两三个”关键的人。

政府支持只是关于“1”的“0”。

但是政府支持很可能太过冲杀在前了,这也是一个问题,即使有“1”了,你加“0”加到前面变成0.1,甚至0.0000……1,那就悲剧鸟。

当一个菌业企业没有技术管理销售班底的时候,任何的政府干预都是白白的“0”,而更为哭笑不得的是,政府干预很多时候是制造了一个烂摊子,折腾得没办法了,然后再去找到那个“1”,这个时候,那个“1”就特别痛苦了。

贵州有很多政府干预冲在前面的例子,我不点名,但大家想必听说过那个“百万年薪”的故事,在这个故事的同一个县里,终于有人感觉到“1”的重要了。2019年的春寒尚未离去的时候,我来到了这里,对这个基地进行了改造咨询服务,然后“两三个”们后面就去干开了。

时间飞快就到了七月,在“1”们进驻之后的不多日子里,我的“两三个”的弟兄们努力之下,香菇出菇了,用得上“一派丰收景象”的形容词了(见插图),而这里面的辛苦和不易,外界是很难想象的。

美好的阶段,并不是最后的结局。

最近,政府领导们看见“形势一片大好”,又开始蠢蠢欲动,要“红旗插遍”**县,消息传来,我不胜之唏嘘,好不容易营造出来的局面,到底是谁的功劳?不要忘记了“两三个”的作用,你无限扩张,去哪里找那么多的“两三个”?慢一点稳一点不会死人吧?

也算是标榜我自己,也算是替兄弟们说话,也算是对官员们的一种警告。政府的干预,没有咱们这些“两三个”,屁都不是!如果不知进退不虑后果,恐怕“一夜回到解放前”也不是什么不可能的事情。

勿谓言之不预。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