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寒(4)

三、师傅的故事(1)

给我伸手的是我师傅——温志财,他是一名香港菇商。香港菇商温志财,其实是中国大陆广东揭西人氏。1978年,我刚高中毕业,师傅就跟着别人冒着九死一生的危险逃去了香港。师傅初到香港,一文不名,香港同胞说血浓于水那是真滴,这些两手空空的同胞很快从政策上被安置了。只有小学二年级文化水平的师傅只有一个优势,那就是年轻能吃苦,所以就去参加建设,当了一名地盘工(大陆叫建筑工地小工)。

师傅干了几年地盘工,觉得不是办法,毕竟这是个辛苦活,年幼时营养不良,长期干这个不行,然后师傅还要结婚生子,所以就打算开一个养鸡场。(在中国大陆,如果你举目无亲,一文不名,做几年小工能不能安身立命?难!)师傅和我一样运气不佳,他在茶馆里和我聊天时居然没有一丝悲伤,说:别人养鸡赚钱的不去比,亏本也没我这样亏的,人家要死鸡都是鸡苗就死了,我的是差几天出栏才死。鸡死了就死了,资本主义也饿不死人,师傅养鸡不成就开始种菇,当然是种草菇,这一回倒是出奇的好,师傅人心细(师傅写得一手好字,完全看不出是小学文化,可见他是个做事认真的性格),又特别的吃苦耐劳,这是种草菇的必要素质。

师傅当年是早上卖菇,白天种菇,起早摸黑,一天也就睡4-5个小时。所以师傅这个人养成了可以睡零碎觉的习惯,分分钟睡着,随时可以醒来干活。这个我是至今没有学会。

师傅种菇辛苦赚钱,到80年代就成家了,还在新界的简头围盖了房子,居然有些安居乐业的意思(他要在大陆,靠自己劳动50年未必能够做到)。然后因为大陆改革开放,香港棉纱厂內迁,所以师傅他们成了逐水草而居的第一批,在深圳梅林办起了草菇场,那地方现在应该是深圳北站的所在。很快,师傅的菇场也遭遇拆迁,但不是强拆,师傅拿着赔偿的款项,又盖了新菇场。

当时香港过来的菇商,最有名的当属沈太,沈太的丈夫沈先生是广西人,因为沈太的精明能干,沈先生反而成了幕后,以至于我一直不知道沈先生叫什么名字。不过沈先生是正牌的农业大学水平,估计他也是直接和张树庭教授打交道的那一拨。沈先生和我师傅等这些直接由香港过来的人,还有后来由他们发展开来的一伙人,大概就构成了港本帮技术流派和揭西派。这两派技术源流比较清晰,其他的则都是逐步演变的了。

不过广东省微生物所在广州这边开创的砖房模式,又是另一回事了,这个模式是以稻草牛粪为主要原料的。当然今天这两个模式有了融合,而台湾因为工业基础的缘故,走的是较高程度的设施化路子,同时台湾的农业专家肯定也比香港厉害,因为香港基本上没有什么农业,所以台湾技术已经开始使用微生物制剂处理原料了。

却说我被公司炒鱿鱼了,只有师傅对我的努力看在眼里,所以师傅二话不说,把我招揽到他那里去干活。师傅和我的认识还应该感谢这个公司,是他们把师傅请去做经销商的,师傅看见我完全不懂,每天便趁拉货之余指导我。师傅这时候已经有了价值60万元的冷藏车了,而实际上师傅自己的菇场却在亏损,每月亏几万元。

师傅请我去的目的很清晰,希望我这个科班出身的人能够帮他力挽狂澜,虽然最后我确实帮师傅力挽狂澜了,却不是兴旺他的菇场,而是劝他关掉了菇场!

我在师傅菇场的故事非常有意思,所以最后,我们的关系是非常特别的,既是东宾关系也是师徒关系,又是朋友关系。这样的关系可以说是真正的战斗友谊,虽然现在我们好久不见,如果我有空去深圳或者香港,只要打电话过去,师傅总是会请我吃饭,可这些年东奔西跑,居然差不多十年没去看师傅了,师傅快七十了,不知道近况如何!编辑之前,先把文章复制到txt里面,然后在点击替换素材里面文字,然后选择字体颜色一定要是白色字体颜色,其他颜色暂时不能实现,大家操作需要认真看清楚

(待续)

(0)

相关推荐

    Database error: [You have an error in your SQL syntax; check the manual that corresponds to your MariaDB server version for the right syntax to use near '' at line 1]

    select ID from ac_posts where ziID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