聪明人笨办法,看曾国藩如何“逆操控”咸丰皇帝,顺利拿到兵权!
咸丰二年(1952),文宗皇帝在睡梦中被一场大火吞噬的噩梦惊醒,疾呼朝中重臣,此时太平军已经由广西进军湖南,这让文宗寝食难安,林则徐已经死在出征的路上,还是自己亲笔提的挽联,挽联的内容依旧能清晰的浮现在眼前。
而钦差大臣赛尚阿也实在不太争气,拿了200万两饷银去督军,结果调度有失、赏罚不明,非但没有退敌,反而把红毛从广西一路“请”到了湖南。
眼下朝中无人可用,文不堪行军,武不能退敌,八旗和绿营早已成了酒囊饭袋养尊处优的后花园,毫无战斗力可言。
后经人举荐,下旨启用在家为母亲丁忧的曾国藩,招兵团练抵御红毛。文宗想:只要能救了朕大清二百年基业,什么汉臣满臣?男人女人?只要灭了红毛就能封王!
此时,也只能死马做活马医了,当即草拟一道圣旨送了去……
而曾国藩此时正在家丁忧。接到了圣旨后,只是领了圣旨,却没有动身。
曾国荃坐不住了,摔了一下茶碗问曾国藩:大哥!为何不奉召?皇上这是信任你啊!才肯把江山社稷托付给你!
曾国藩看了这个毛躁弟弟曾国荃一眼,拍了拍他的肩膀说:勿在说了,我已写了奏折请皇上允许我为母亲守满三年孝。
曾国荃一脸惶恐说:这非但失去一次掌权的机会,更是抗旨不尊啊!大哥……你……
曾国藩不再说话,闭目养神起来。
在弟弟曾国荃眼里,曾国藩此举真是太笨了,不但失去了机会,一不小心触怒龙颜,这可是杀身之祸!平日里向来稳重的大哥,今日的做法怎么如此愚钝?
我们分析一下,曾国藩不接旨难道真的是为了守孝三年吗?
不,曾国藩是一个文人,深知国难当头匹夫有责,国事要远远高于家事,如不小心妥当处理好此事,会沦为天下笑柄,朝堂弃子,最后一无所有,这是他一辈子都不愿意看到的局面!
曾国藩是一个对自己极其严苛的人,王充闾在《人文传承书》中评价曾国藩道:曾国藩对自己有着极高的要求,他一直在为“两个超越”努力!
① 内圣
② 外王
曾国藩非常喜欢“权”,但是从不痴迷!这就是曾国藩聪明之处。
所以这个圣旨他不能接。
起码,第一次不能接!
如果接了,就是断了自己的后路!
兵败还好!如果荡平了长毛,那自己就无路可走了!连个为自身“保身”的机会都没有。
曾国藩在圣旨宣读入耳之后,尚未接旨之时,就已经看到了机遇和危险并存!
让他办团练,说明清廷给了汉人兵权,这绝对是一个建功立业、走向权力巅峰的好机会,此举无论成败,曾国藩都必将留名青史。
当然:
如办团练兵败,无妨,亡国不亡家!只要不做“贰臣”,归隐乡野,圣名依旧,继续遵守父训,过那“半耕半读”的生活,无伤其身。
如若是胜了,是功!会成为满清地位最高的汉臣。但是,功高则震主,文宗皇帝会非常畏惧曾国藩,且不说满人一直猜忌汉人,单说这一仗如果赢了,那就是打了八旗和绿营的脸!相当于动了大清国的根基,不但无功,还会招来横祸!走错一步,连回旋的余地都没有,直接满门抄斩。
如果最后落得这么个结果,那国亡不亡,还重要吗?施展抱负一定要建立在保全家人的基础之上才可以。
家人,一个都不能出事!
曾国藩在等!等咸丰皇帝的回复。
话说,曾国藩此举真的“笨”吗?
在朝臣眼中,绝对“笨”到家了。何止是“蠢”,简直是“愚蠢”!
请辞不就的方法一箩筐,另行举荐它人也好,说自己能力不够也罢,无论怎么说都不至于触怒龙颜,曾国藩却非要用家事搪塞国事,这不是明摆着跟咸丰皇帝说“我只是觉的家事比较重要,想给母亲守孝三年,尽尽孝道再出去打仗,你们先坚持坚持,找个人顶顶,等我办完事再去”。
难道曾国藩是疯了吗?用这么“笨”这么“蠢”的办法?
不!
这恰巧说明曾国藩太聪明了,也侧面展露出曾国藩太懂的“御人”了,甚至能对皇帝实现“逆操控”。
如何解释呢?
这个机会曾国藩非常想要,毕竟“外王”也是自身的一项修炼!但是获取途径一定要掌握方法和技巧,不能顾头不顾尾,陷自己于万劫不复。
无论成败都得明哲保身。仗打输了没关系,但是赢了就得给自己留一个回旋的余地,不能赢了仗,丢了脑袋,那样还不如打败仗。
写了这封回绝的奏折境遇就不同了。
赢了之后,即便功高震主,也好跟咸丰说:我不想要兵权,只想尽孝,实属国家危急存亡之际,尽一些臣子本分而已,能打胜仗都是仰赖天威。
届时,咸丰想起这次“明目张胆”的抗命也不会太猜忌和为难曾国藩,事实证明,后来的曾国藩确实得益于此。
曾国藩是如何以这个笨方法来操纵咸丰皇帝的呢?
如何做到既可以达到目的,又可以全身而退?
首先暗示咸丰“我不是因为没有能力才不去履职”
这句话在奏章上是没有表现出来的。
听人说话,一定不要听人说了什么,而是要听他没说什么。曾国藩以丁忧之事回奏,而不是以能力不足回奏,说明他不是没有能力。咸丰作为皇帝,这点眼力还是有的,所以当咸丰看到曾国藩这样回复,反而对他有了更大期望。
其次,直言“我要守孝道,因为皇帝以孝治天下,想必皇帝不会为难我”,这就是拿捏的尺度,好比给人一针,进皮不进肉,疼痛不流血。即夸了皇帝,也让皇帝对他放心一些,不要产生“不必要”的猜忌。
最重要的是,咸丰皇帝太吃这套了!
曾国藩下药简直太准,一把就捏住了咸丰皇帝的命门!
看似“笨”实则暗含玄机!
咸丰是怎么从道光手里接棒当上皇帝的呢?《清史稿》中记载,按排行咸丰是老四,论才智比不上六王爷奕䜣(欣)。
咸丰与六王爷争皇位博弈胜出,用的就是“笨”方法。
咸丰的老师说:你比聪明比不过老六,但是比笨,你胜他是绰绰有余的。
咸丰问老师:如何做?
老师说:学曹操的儿子曹丕“哭”,学曹丕的儿子曹睿“善”。
道光带俩儿子去打猎,老六奕䜣文武双全,没多久就斩获颇丰,而老四咸丰脚底下啥都没有,也不动手,于是道光就问老四:你为何不动手呢?
咸丰回答:我是哥哥,当大哥的不能与小弟比拳脚功夫。再者现在万物生机勃勃,应顺应天道,让生灵休养生息繁衍后代。
道光一听暗自说到:这心胸真是做明君的材料啊!
后来道光病倒,在床侧叫两个儿子进来,想考核一下两个儿子的才学。老六对答如流,老四咸丰啥都不说,一直哭。后来,皇位就到了咸丰手里,也就是这个活了三十岁,因为好色体重不足一百斤的“明君”手里。
咸丰就是用这个方法夺得皇位,所以对曾国藩这类心存孝心,又懂得拍皇帝“以孝治国”的马屁的人,还是比较看重的。
咸丰看到曾国藩的奏折后,也不迁怒,直接下了一道诏书,内容很简单:要么上任,要么守一辈子孝。(要么玩,要么滚)
而曾国藩,面露难色的接了圣旨,起身就开始筹备团练之事,毕竟下一步该怎么走,在等圣旨的时候,心理就已经想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