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论持久战”才是硬道理

国家制造强国建设战略咨询委员会委员、中制智库专家委员会委员屈贤明本周做客《中国正在说》,权威解读中国制造业如何突破卡脖子难题,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

中国制造业到底怎么样?
一直以来有两种截然相反的声音:

“厉害了我的国”说

全世界早已习惯了“中国制造”,我们是“世界工厂”,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当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中国已经连续11年位居世界第一制造业大国。
从家居日用,到飞机高铁,从“大国重器”,到“超级工程”,都是中国制造的重要产出。2020年疫情期间,10天一座火神山、12天建成雷神山,还有口罩以及防疫用品的超强生产能力,也让中国制造的实力再次震惊全球……有相当一部分的国人认为:中国制造业已经处于世界领先地位,厉害了我的国!

“不堪一击”说

中美贸易摩擦以来,中兴事件、华为事件、美国反华议员提出对华限制出口EDA等,一系列事件突然让我们突然意识到:中国制造虽然规模巨大,成绩优异,然而长期处于全球价值链的中低端,尤其在关键核心技术领域受制于人,既被人“卡脖子”,也会“掉链子”。由此,悲观之论调甚嚣尘上:别自欺欺人了!中国制造业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巨大,求和吧!让步吧!否则我们制造业就可能全军覆没!
究竟是“厉害了我的国”,
还是“不堪一击”?
到底该把持“速胜论”还是“投降论”?
关于中国制造业,你知道的有多少?
我们需要专家来做权威解读。

“投降论”要不得。中国制造业已形成优势。

作为中国制造业研究领域的专家,屈贤明根据中国工程院权威发布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对当前中国制造业的整体状况、优势以及短板进行逐一分析解读。
屈贤明认为,尽管面临严峻的国际环境,但经过近三年的考验证明,中国制造业具有很强的韧性和抗风险能力;经过多年的奋斗发展,中国制造业也已经形成了自己的优势,如规模优势、超大市场需求优势、人口红利未释放殆尽、企业的创新能力也逐步增强。

根据中国工程院对制造业26个产业的综合分析: 

▲ 我国通信设备、轨道交通装备、输变电装备、纺织服装、家用电器五大产业达到世界领先水平。

▲ 航天装备、发电装备、新能源汽车、钢铁、石化、建材六大产业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速胜论”不实际。“卡脖子”短板背后,工业强基迫在眉睫。

知其长,晓其短,才能既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这三年被频繁谈论的“卡脖子”领域,除了芯片,你还知道哪些?

《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指出:

▲ 我国大部分产业与国际先进水平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特别是集成电路及专用设备、操作系统与工业软件、航空发动机、农业装备产业与制造强国差距巨大。

屈贤明认为,短板的背后暴露出我国工业化基础薄弱的问题,这已经成为我国迈向制造强国的障碍,乃至成为国防安全和经济建设的“阿喀琉斯之踵”,严重影响我国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的安全。
“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实施产业基础再造工程,加快补齐基础领域瓶颈短板,推动我国制造业高质量发展,尽快实现我国由“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的战略转变。

 “论持久战”才是硬道理。从制造大国迈向制造强国,我们还有多长的路要走?

中国工程院发布的《2020中国制造强国发展指数报告》显示,当前中国在全球制造业四级方阵格局中,处于第三方阵。

▲ 屈贤明说,第一步,到2025年,中国从第三方阵进入第二方阵,成为继美国、德国、日本之后的制造强国。

▲ 第二步,到2035年,我们会跑到第二方阵中的德国、日本的前面去。

▲ 第三步,到2045年,我们应该成为制造业的引领者,和排名第一的美国成为世界的制造业的引领者。

2025年要迈入制造强国的行列,
什么叫制造强国?
制造强国有哪些特点?
我们用什么指标来衡量它呢?
  • 3大“致命”短板是否能够突破?
  • 工业“5基”又是什么?
  • 我国出台政策扶持800-1000家“小巨人”企业,它们有望成为“中国制造的隐形冠军”,这件事,你听说过吗?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