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丰十都大屋下水道243年不朽 暴雨时天井水面最多淹过脚踝

  243年过去了,十都大屋的主体结构,依然屹立在属于它的领地上。除了精绝的工艺、独特的造型外,更让人称奇的是,大屋的下水道一直保存完好,且与屋外的河流保持连接。200多年过去了,无论当地下多大的暴雨,大屋内天井的积水,最多只会漫过脚踝。

  近期,广丰县嵩峰乡十都村十都大屋一期维护工作基本结束,迎接四方宾客。据文物考古专家考证,十都大屋在江西乃至全国,都是目前遗存最大的古民宅。早在1982年,上海同济大学建筑系主任吴祖光教授等专家组多次前来考察,给予了十都大屋高度评价,认为“十都大院的每栋建筑都是当时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的载体,弥足珍贵”。

  目前,十都大屋正在申报国家文物保护单位。

  108间房36口天井

  走过一座古桥,鹅卵石铺成的巷道,悠远深邃。路的尽头,一座古老的大门出现在眼前,典型的高门大户。门廊左右侧横梁上刻有花纹图案,意为“开门大吉”四个字,寄寓着主人美好的祝福。

  这栋古宅,位于嵩峰乡十都村中心,建成于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年),系当时十都著名的纸商王直贤所建,故又名“直贤大屋”。占地面积2.7万平方米,建筑面积6780平方米,单层砖木结构,大屋内厅、堂、室、廊布局错落有致,除厅堂、风道外,有房间108间,小井2口,青石栏杆鱼池4个,大小天井36口,青石推槽式园门18扇。

  从正门取道折进,进入“十都大屋”的主体部分——中堂,它由三厅、三口天井构成。

  上厅为家厅(也称香火厅),是家人用餐之厅,也摆放着祖宗牌位。中厅为四合厅,又称官厅,是主人用来会见要客的场所。此厅四面都有门,宾客落座后,将对着宾客的门打开,此座便为上座。主人这样安排,待客永远不会失礼。下厅为书厅,梁上刻有琴棋书画等图样,此厅为宴请宾客时读书人就座之厅。

  三个厅之间,均由天井隔开,由廊相通。游览大屋,各种鸟兽花木图,当时人们的饮食起居的情景,一一现在房檐、木柱牌匾之中,精美的雕刻艺术,无不令人叹为观止。今年85岁的钟春香,14岁嫁入王家,在王家大屋生活了70多年。她称,这些雕刻得以保存,多亏了王家后人。“'文革’时,这些精美的雕刻都要铲掉,我丈夫冒着生命危险用泥巴把其中一些先糊上了,这才让它们幸免于难。”

  “庭院深深深几许。”据说,他们祖上的老人要到各房串门,即使下雨天,也不会沾湿鞋,因为大屋108间房间间相通、门门相连。

  十都大屋从未被淹过

  穿过三厅,向左侧小门进,往右拐,便能看到大屋的两个鱼池。鱼池用青山砌成,青石上雕刻着花鸟鱼虫,十分逼真。堪称奇特的是,两个鱼池的进、排水设施完好。无论旱涝都保持一定水位,且与外界活水相通,不腐不臭。

  钟春香说,这两个鱼池,是通过大屋的下水道与外界相通的,在大屋住了70多年,从来没有见过大屋涨水被淹。老人们说,现在城里那么宽的下水道,一下大雨就被淹,这里这么多年从来没淹过,应该是建房时在下水道放进了乌龟,长寿的乌龟在通道里起了管道疏通工的作用。如果真是这样,那利用生物方法辅助建筑工程的创举,古代工匠就会用了。两个鱼池还起到整栋大屋的防火灭火功能。据传大屋几次失火,都是用鱼池里的水扑灭的。

  从鱼池往左走,便可看到一堵防火墙,其实它是一扇青石圆门,圆门顶上刻有“爱吾庐”字样,表达了主人对此屋钟爱之情。门框中间有夹缝,门是推拉式的。任何一边发生火灾,只要将圆门关上,火势便不会蔓延到其他地方。大屋侧设有莲花池、望月楼、养鸡场、后花园,还有占地约500平方米的四合院式大屋兵站。兵站整个建筑为正方形,正门向东,大门造型为浙派风格,外柱之间用穿插内檐。两柱之间用跨空法,柱与柱之间保持平衡,至今柱子没有倾倚。站在兵站的方行大天井上,仿佛听见当年兵士们的操练声,不绝于耳。

  纸商发家建造大宅

  据《王氏世谱》所载,十都肇基于元初,始祖童姓开始居住,王姓于南宋嘉熙年间,因战乱从山西太原迁至江山保安,后移居广丰十都。由于祖籍在西边,所以直贤大屋的大门是向西开的,但内部结构是坐北朝南。

  据王家后人介绍,王直贤造大屋曾有一段鲜为人知的故事。当年,十都村造纸业发达,有大小上百家纸厂,王直贤便是其中一名小纸商。在生意场上,他结识了一名上海纸商,两人甚是投缘,便随他到上海长见识。

  来年正月,上海纸商宴请宾客,桌上除了美味佳肴以外,还有一碗冬笋干。王直贤是个知世故、明事理的人,他在桌上只吃了那碗笋干。没料到,这碗被他吃光的笋干,却是他朋友用来招待贵客的最体面的菜,这碗菜,要用来招待好几天的客人。为此,朋友的妻子很不高兴,与丈夫发生争吵。恰巧,二人的争吵被王直贤听到,他十分难过,第二天便告辞回乡。没过几天,王直贤把几篓冬笋干运到朋友家中。夫妻二人十分感动,从此与王直贤感情更加密切,开始教他一些经商窍门。

  一天,朋友家中来了许多纸商,他们谈论到由于航道几个月不畅,上海十分缺纸。听到这个消息后,王直贤匆匆回到十都,向十都的纸商预付定金,把他们的纸全部收购。待到航道通畅后,王直贤将之前收购的纸全部运到上海,卖了个好价钱。从此,王直贤的生意越做越大,成为富甲一方的有钱人。之后,王直贤便想做一栋大宅,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通过朋友介绍,他请到了当时杭州一位非常著名的设计师帮他设计图纸。

  图纸完成后,正当王直贤为田发愁时,十都祝姓一人因族内纷争,想让王直贤帮他请人打官司,如果赢了,可以廉价转卖给他一大片田。后来官司赢了,王直贤用40担谷换回来这一大片田。

  有田、有图纸,还要有技术的木匠才行。王直贤采用“比技术”选招木匠:每个木匠自制一个木匣,匣内放一份纸,木匣浸于水中一个时辰后,打开木匣,如果匣内的纸没有水渍,该木匠才可被留用。最终,历时30年,直贤大屋终于全部建成。

  “直贤的大屋,良诚的大门”

  在古代,商人是没有地位的,王直贤发家之后,其弟弟王良诚选择了与哥哥不同的道路,他一心苦读,指望日后高中,更能光宗耀祖。果然,王良诚高中,乾隆十三年(1749年)衣锦还乡后,在紧邻十都大屋西边,做了个“花堂门”。

  据说,直贤大屋没有气派的大门,王良诚便造此门,与其兄一比财富之高低,权贵之上下,故后有“直贤的大屋,良诚的大门”一说。

  花堂门由近三十块大小不同、规格不一的青石组成,分上下、左右、中间五个部分。中间一块牌匾,刻有“龙跃云津”四个大字。此匾为中宪大夫俞世治题赠。匾额下方是“双龙戏珠”、“鲤鱼跃龙门”等图案,鲜活画面让人拍掌称绝。

  两边图案最为丰富繁杂:花草虫鸟、人物形象、飞禽走兽、小桥流水,仙鹿奔走于林间草地、小鸟栖身枝头……雕刻栩栩如生、惟妙惟肖。

  牌匾左右:刻有六名将军,个个披甲挂刀、怒目凝视、豪气冲天、威武无比。匾额上方,是整个大门的主体部分。一百多个人物汇集于两平方米之间,个个身着官服,人人头戴官帽,或骑马,或行走,或端坐,或站立,画面清晰,布局合理,层次分明,人物造型生动,场景威武严肃、热烈壮观。

  画面结构,一说是状元游京街,一说是皇帝上朝图,一说是关公送红娘,均无从考证,只留一份美丽的传说于后人。

  花堂门侧边是“显白公祠”,建于乾隆年间,建筑面积888平方米。顺着显白公祠往右走,建于清光绪五年的古戏台屹立在人们眼前。几百年的风雨吹落了它亮丽的色彩,但古戏台当年的热闹至今令人遐想。古戏台位于村中心地段,四周有店铺及街道。据说当年的财主老爷们不惜重金,从外地请来戏班,一曲曲温婉的越剧,倾倒了多少十都人……游人立于台前,不由得浮想联翩。

  文/记者刘学龙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