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月拜人客

相传,每年从七月一日起阎王就下令打开地狱之门,让那些终年受苦受难禁锢在地狱的冤魂厉鬼走出地狱,获得短期的游荡,享受人间血食,所以人们称七月为鬼月,这个月人们认为是不吉的月份,既不嫁娶,也不搬家。大人也交代我们孩子晚上少出门。但我们才不当一回事,照样摸黑撒野,玩劲不减。

南胜在七月有拜鬼的习俗,即“拜人客”。祭拜的形式大致相同,但日期却各有不同:有拜初九,十三,十五的。我们溪东村是七月初九这天“拜人客”的。

每年到七月初七,母亲和许多村里的妇女们便开始忙起来:首先是印花生糕。把米洗净炒熟后拿到镇上加工碾成米粉备用,接着剥花生,炒花生,炒好后摊在案板上,用酱油瓶碾成粉粒状,然后把它和碾好的米粉掺和在一起,再放上红糖或白糖,倒上适量的温开水搅拌。搅拌均匀了,手抓一把用力一攥,能成块状不粘手就可以开始印成糕子了。这时,母亲看到我们兄弟几个在一边垂涎欲滴,总会先用手攥给我们每人一大块手印的糕团解馋。

印糕的模子当时集市上各式各样大小不一的都有,都是木刻的模具,很是精致。家里买来的是糕模子长约有25厘米,宽约2.5厘米,约1.5厘米的厚度。中间深刻有五个模孔,孔边有波浪形的花边,底部刻有花草的图案。印糕子的时候,把料往孔里填满再稍捎用力摁实,接着用菜刀削平,然后再用菜刀轻轻地左右敲敲模具,成形的糕子便可以倒扣放在竹匾里。这样一个个漂亮好看,香气诱人,口感独特的花生糕就做好了。母亲是做花生糕的好手,吃了她的糕子,再吃别人家的糕子,总觉得都没有母亲做的香甜!每年,母亲都会多做一些花生糕,一来我们兄弟几个爱吃,二来也送一些给亲戚。

初八这天,又是赶集的日子。村里的妇女们便三五成群上街去买初九“拜人客”要用的东西:香烛,银箔啦,水果啦,糖果啦,还有可以提前买的肉菜等。

初九这天下午,妇女们大都没有下田干活,即使去了,也早早地赶回来。因为“拜人客”须得在天黑之前拜的,所以要早早地煮饭做菜。大约三四点,大家就开始忙了,烧火做捞饭(说到捞饭估计许多年轻人不知道了,以前要吃干饭得用竹编的笊篱在饭煮到适度时捞起,沥去了米汤,另锅盛放。)。然后炒上几样的菜,菜都做好后,挑来平时作挑谷子用的竹箩筐,把一锅的饭啦,菜啦,一叠的碗,许多的筷子,还有花生糕,水果,香烛,银箔,火柴等等一并放满两大箩筐,然后母亲挑,我拿着大簸箕,后面跟着两个弟弟,到楼门外去“拜人客”了。路上问母亲:阿姆,拜人客,人客是啥?母亲:快走,囝仔不要多话。只好“哦”了一声。

楼门口已经聚集了许多的乡亲们,人们把大簸箕放在地上,然后把饭菜,花生糕,水果等一一摆上。这时候就像一个美食大展览,你可以看看谁家的办得丰盛,谁家的菜多种多样,谁家的水果最多,我家的虽然普通,但也足以令人垂涎了。大家把蜡烛点上插在簸箕前头的地上,再烧上一小把的香,然后每人分得三支香朝天拱手拜了拜,大人们口中念念有词,难免好奇地问:阿姆,您念啥?母亲轻声地呵斥:小孩子别多话。哦!管它念什么,我们只是学大人的样子拜了几下,便把香插在了蜡烛旁边。

等过了一会儿,便可以烧银箔了,银箔烧好燃尽后,再拱手拜几拜后然可收拾东西回家吃饭了。

如今已多年未吃到母亲做得花生糕了,真的很怀念当年的味道!更怀念的是童年的生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