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艺术的最高境界应该是恰如其分的自然而然

诗词之我见

文/王行健

上海古籍出版社《蓬莱阁丛书》98版《人间词话》第39则:白石写景之作,如“二十四桥仍在,波心荡、冷月无声”;“数峰清苦,商略黄昏雨”;“高树晚蝉,说西风消息”,虽格韵高绝,然如雾里看花,终隔一层。梅溪、梦窗诸家写景之病,皆在一“隔”字。北宋风流,渡江遂绝,抑真有运会存乎其间耶?

“白石”指姜夔(1154年—1221年),字尧章,号白石道人,饶州鄱阳(今江西鄱阳)人。南宋文学家、音乐家。少孤贫,屡不第未仕,一生转徙江湖靠卖字或朋友接济。精通音律,能自度曲,其词格律严密。素以空灵含蓄著称,对诗词、散文、书法、音乐精善,是继苏轼之后又一难得的艺术全才。“梅溪”指史达祖(1163~1220?),字邦卿,号梅溪,汴(河南开封)人,南宋婉约派重要词人,风格工巧绮丽,推动宋词走向定型。一生未第,任过韩侂胄幕僚。韩北伐失败后,受黥刑,死于困顿。其词以咏物为长,传有《梅溪词》112首。“梦窗”指吴文英(约1200年—约1260年),字君特,号梦窗,晚年又号觉翁,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南宋词坛大家,在流派的开创和发展上有较高地位,传世词达340首,对后世有较大的影响。

所谓“隔”:“塞也、障也。”就是阻隔、遮断;不可见、不相通,引申指隔绝。便是没有看透、写出诸事的本质,是不得其“神”。从而没有明确地表述事物、表达感情。虽然有时朦胧是一种美,但这种“遮蔽感”会让人觉得牵强,进而无法尽知其然。写景之“隔”是表象,透出的是思维与悟性的“隔”,就是你费劲说了半天,听者又一头雾水,需要费尽周折或许还弄不明白要表达的意思,岂不白忙?此病于诗词中尤甚,非朝夕可改,根在人之素养。

接着静安先生又说:问“隔”与“不隔”之别,曰:陶(渊明)、谢(灵运)之诗不隔,延年(颜延之(384~456年),字延年,南朝宋文学家,祖籍琅邪临沂)则稍隔已;东坡(苏轼)之诗不隔,山谷(黄庭坚 (1045-1105),字鲁直,自号山谷道人,晚号涪翁,又称黄豫章,洪州分宁(今江西修水)人。北宋诗人、词人、书法家,为盛极一时的江西诗派开山之祖。)则稍隔矣。“池塘生春草”、“空梁落燕泥”等二句,妙处唯在不隔。词亦如是。即以一人一词论,如欧阳公(欧阳修)《少年游》咏春草上半阕云:“阑干十二独凭春,晴碧远连云。千里万里,二月三月,行色苦愁人。”语语都在目前,便是不隔。至云“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则隔矣。

白石《翠楼吟》“此地宜有词仙,拥素云黄鹤,与君游戏。玉梯凝望久,叹芳草、萋萋千里”,便是不隔。至“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则隔矣。然南宋词虽不隔处比之前人自有浅深厚薄之别。为什么说“谢家池上,江淹浦畔”就是“隔”了呢?“谢家池”:据《南史·惠连传》载,族兄灵运激赏惠连之才思,尝于永嘉西堂思诗竞不成,忽梦见惠连,即得句云:“池塘生春草。”“江淹浦”:指别离之地。指南朝文学家江淹作《别赋》描摹各种类型的离别情态。用的是两个相对比较生僻的典故,需要有相当高的“学问”才能知道;至于“酒祓清愁,花销英气”在整首词中给人一种缺少情感“铺垫”的突兀。

所以我觉得无论是写景还是抒情,让人一见即懂而又感同身受,且鲜活灵动、畅快润达便是不“隔”。咏物词之妙,亦是着了人的情感使然。静安先生继续举例:“生年不满百,常怀千岁忧。昼短苦夜长,何不秉烛游?”;“服食求神仙,多为药所误。不如饮美酒,被服纨与素。”写情如此,方为不隔。“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写景如此,方为不隔。所谓“语语都在目前。”就是清晰直白真切地描摹状貌,能将真思想、真感情、真况味明明白白地表述出来了。

其实静安先生对姜夔评价是比较高的:古今词人格调之高,不如白石。惜不于意境上用力,故觉无言外之味,弦外之响,终不能与于第一流之作者也。姜白石之“空灵含蓄”就是太用力于一字一句地“雕琢”而忽视了物境的自然存在,并轻视了物境与情境的自然融合,“炼字”不是琢磨怎么晦涩、生癖,而是要找到朴素、恰切的物象与情境的契合点。其“言外之味,弦外之响”不是情、境的“隔”,而是真经历、真感情、真思想描摹、糅合物境与情境而生发来的一种境界,“格调”之于诗词,肌肤也。尤外表之美,初望而觉美妙新奇,深究之则内心空洞甚至隐涩,其源无骨也。缺少历久弥新、砥砺成锋的过程。“有格而无情,有气而乏韵”者皆指此耳。若要形神兼备、气韵贯通则需经历、思索沉淀然后融而通者方可为。是为作中圣手“岂若匹夫匹妇之为谅”耶?难以同而语之也。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一切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恰如其分地表现出它的“自然而然”,据此回顾好多自己写过的一些文字,则“隔”矣!

#读书#


感谢浏览,感谢关注,欢迎留言讨论,我们一起学习。

(0)

相关推荐

  • 【原创】王雅彬:我读《人间词话全解》

    原创作者:王雅彬图文编辑:阿拉善文化艺术传媒 我读<人间词话全解> 读<人间词话>源于几年前朋友的推荐,但因为诸事繁忙,书买上翻阅了几下就束之高阁了.年前,几位文化界的高人与我 ...

  • 《人间词话》前64则原文和翻译

    <人间词话>是王国维所著的一部文学批评著作.该作是作者接受了西洋美学思想之洗礼后,以崭新的眼光对中国旧文学所作的评论. 原文:[一]词以境界为最上.有境界则自成高格,自有名句.五代.北宋之 ...

  •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体悟、悟道

    文丨苏朋 · 主播丨啄二少 天地间有一种美感来自于人,便是人创造出的"艺术"美感. 何为"艺术"? 是一幅水墨丹青的高山流水图:又是一首扣人心弦的红尘离歌: 艺 ...

  •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大音希声,大象无形 出自<道德经>"大方无隅,大器晚成.大音希声,大象无形."这是由老子提出的中国古代文学理论中的一种美学观念,意在推崇自然的.而非人为的美.白话翻译: ...

  •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独特魅力而不影响美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独特魅力而不影响美

  • 不说话的隆庆皇帝:领导艺术的最高境界

    老子在<道德经>中曾经这样评价不同层次的领导:太上,下知有之.其次,亲而誉之.其次,畏之. 其次,侮之.按照老子老神仙的说法,明朝的隆庆皇帝肯定属于太上,即最高层次的领导人. 怪不得越来越 ...

  •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信仰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信仰 文:网摘  编:木叶 舒曼曾说:'艺术家的本分是把光明灌注到人心深处.'好的艺术作品,是能给人启示的,就像信仰一样,使人在人生的迷雾中看见光明. ▌生活的最高境界是艺术 而艺术的 ...

  • 文学艺术的最高境界就是玩

    (当年的文学青年已人到中年) 这个观点,肯定会受到一些正统人士的批评.我所说的"正统人士",是指仅仅会背诵文艺理论的人.在他们看来,文学艺术创作是很严肃的事儿,岂能言"玩 ...

  •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有'味'的字即谓之书法 无'味'的字只是文字 文字是传意的,无须讲究什么'味' 然,书法是艺术 必讲究其'味' 即' 书味'也名'书卷气'  这种'气味'能使人'赏心' 这种'气味'就是书法艺术的灵魂 ...

  • 书法,是中国艺术的最高境界

    「不为无用之事 · 何以遣有涯之生」 △ 明 夏言 <西苑进呈诗> 有'味'的字即谓之书法 无'味'的字只是文字 文字是传意的,无须讲究什么'味' 然,书法是艺术 必讲究其'味' 即' 书 ...

  • 世界十大雕塑[雕塑艺术的最高境界]

    作品介绍 掷铁饼者 (作者:米隆) 世界十大雕塑 高约152厘米,原作为青铜,米隆作于约公元前450年.罗马国立博物馆.梵蒂冈博物馆.特尔梅博物馆均有收藏.原作已佚,现为大理石复制品. 雕像选取运动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