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元传奇:“川主庙”原本祀李冰,后成武氏“皇泽寺”
广元皇泽寺
来广元,游人鲜有不去皇泽寺的。因此寺乃国内独一无二的女皇武则天祀庙,还保存北魏至明清的6窟、41龛、1203躯皇泽寺摩崖造像及其历代碑刻,文物价值极高,被专家们誉为中华传统文化之瑰宝。
入寺牌楼
从当代之广元城步入皇泽寺,真有恍若隔世之感慨。这里的寺庙始建于唐开元年间,原名"乌奴寺",亦名"川主庙",相传原本是为了祭祀李冰的。唐朝贞观年间,武则天之父武士彟任利州都督,武则天就出生于此。武周政权建立后,女皇捐资重修川主庙,蜀地官员为取悦女皇,阐"皇恩浩荡,泽及故里"之意,改川主庙为皇泽寺。明代陈鸿恩撰《皇泽寺书事碑》载:"皇泽寺相传为武后创",清代张邦伸《云栈记程》亦云:"武后秉政,建皇泽寺于此"。
郭沬若题写的寺碑
更有传奇说法:讲武则天死而为神,其出生地建庙命名"皇泽",祈盼她在天之灵泽被乡梓,遂于祀庙内供奉女皇真身像。据说武周时代的皇泽寺,临江是"则天门"、"天后梳洗楼"、"乐楼",还有"弥勒佛殿"、"铁观音殿"等建筑。其后屡毁屡建,现存大多为清代建筑。自寺外广场远眺,倚山而建的寺庙巍峨壮观、气势非凡。
二圣殿
二圣塑像
跨进皇泽寺大门,便是二圣殿,大殿正中,供奉着唐高宗李治和女皇武则天。左右两侧,塑有高宗、武周朝时期的九位著名大臣:李绩、李义府、魏元忠、李昭德、狄仁杰、娄师德、张柬之、来俊臣、上官婉儿。二圣殿后,是则天殿。该殿始建于唐,历史上曾称"武后真容殿"、"则天圣后殿"。由女皇御敕建造的"官办"寺庙内无"大雄宝殿",则天殿即为主殿。
则天殿
女皇真身石刻
则天殿正中,立有一尊国内唯一的"武后真容"石刻像。石刻像高1.8米,由整块沙岩雕成,距今已有1300余年。宋《九域志》载:武则天当皇帝后,"赐寺刻其真容"。
皇泽寺大门北侧,有凤阁、钟楼,南侧则有写《心经》洞、武氏家庙和鼓楼。武氏家庙内,塑有武则天全家像,乃后世人奉承之举,牵强附会之罗列,不可当真。
武氏家庙
武氏家庙东北乃《心经》洞,传唐代宗初年颜真卿任利州刺史,曾写《心经》一卷刻于此处,故称《心经》洞。洞区有造像,分布于巨石三面,共计19龛,值得驻足观瞻。
这里有大佛楼,亦称大佛石窟,原本无楼,是则天殿侧依山摩崖造像石窟。该楼初建于清代道光年间,后坍塌。现楼是1980年国家文物局拨款所建之新楼。大佛窟高7米,宽6米,深3.6米,开凿于唐代中期。主佛阿弥陀佛,立于莲台之上,主佛左右侍立迦叶、阿傩二弟子。外侧为观音,左右护法、金刚、力士等造像,惜风雨剥蚀,岁月磨难现乃残躯。
大佛楼
大佛雕像
皇泽寺造像年代最早中心柱窟,位于则天殿上端、大佛楼左侧,又名塔庙窟、支提窟,深2.76米,宽2.6米,窟约13立方米,窟室方形平面,平顶略弧,窟中央立方柱,由窟底直通窟顶,三壁各开一大龛两小龛。中心柱是一座造型精美的经塔,由塔基、身、顶三部分组成。第一、二层四面各凿一龛,龛中凿一佛二菩萨三尊像。
中心柱窟
五佛亭
五佛像
在皇泽寺馆藏文物中,有一组24块宋墓浮雕石刻,是1974-1980年间从广元城四周坝子宋墓中出土移来的,制作年代为南宋时期。宋墓石刻遗存,是学人研究宋代社会风俗、文化艺术、宗教传统的实物资料。
宋墓雕刻
广元府记碑
这里有乾隆年间《广元府记碑》,是由旧县衙移至此寺的,碑文释解"广元"名称之由来。
皇泽寺后山一隅,今人煞费心机新建了一座颇有气势的女皇文化陈列馆,可叹馆内空空如也,竟将世界各国曾为女皇者生平事迹图文上墙陈列。主厅内武皇塑像,威则威矣,看上去活脱脱是个女妖。这样花费不少银子修建的不伦不类的馆堂,真不知其主事者怎么想的。
女皇文化陈列馆
女皇馆塑像
窃以为:广元乃中国唯一女皇出生地,有千古遗存的皇泽寺和佛窟可供人们观瞻,足矣。
昔日皇泽寺(川主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