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麻的功效与作用、注意事项与禁忌、附方
〔别 名〕鬼督邮、明天麻、定风草根、木浦、白龙皮、水洋芋。
〔来 源〕为兰科天麻属植物天麻Ga-strodia elata B1.的根茎。
〔成 分〕根茎含香荚兰醇(即香草醇)、香荚兰醛、粘液质、维生素A样物质、甙、结晶性中性物质及微量生物碱。
〔作 用〕
一、历代经验
1.息风定惊:天麻有平肝息风,定惊止痉作用。 《珍珠囊》: “治风虚眩晕,头痛”。 《本草汇言》: “治头风头痛,头晕虚眩,癫癇强痉,四肢挛急,语言不顺,一切中风,风痰”。 《用药法象》: “其用有四:疗大人风热头痛;小儿风痫惊悸;诸风麻痹不仁,风热语言不遂”。
2.风痹疼痛:天麻又有逐风通痹痛作用。 《药性论》: “治冷气顽痹,瘫缓不遂,语多恍惚,多惊失志”。《开宝本草》:“主诸风湿痹,四肢挛急,小儿风癇,惊气,利腰膝,强筋力”。
二、近代研究
1.抗惊厥作用:家兔静脉注射天麻水煎液1克/公斤或香荚兰醛40毫克/公斤,都可以提高电击痉挛阈,有效地控制癫癇样发作,控制脑电图中痫样放电的发展。
天麻对豚鼠实验性癫癇有治疗作用,并可以防治因剪毛所引起的休克及死亡,抑制癫癇发作的作用开始比苯妥因钠稍缓,但作用持久。天麻可以对抗戊四氮所致的小白鼠阵发性痉挛惊厥,可以减少其发作次数,并推迟其发作时间〔1~6〕。
2.镇痛作用:热板法试验证明,天麻似有镇痛作用〔7〕。
此外,尚有镇静及促进胆汁分泌的作用。
〔性 味〕甘,平。归肝经。
〔功 效〕息风定惊,止痛。
〔主 治〕头昏头晕, 目眩耳鸣,抽搐痉挛,瘈疭,,癫癇,小儿惊厥,中风,半身不遂, 口眼斜,麻木不仁,风湿痹痛。
〔临床应用〕
1.肝阳上亢:天麻有治疗肝肾阴虚,肝阳上亢所致的头昏,眩晕,头痛,瘈疭等证,类似于高血压、神经官能症等。常配伍钩藤、何首乌、桑寄生、石决明等滋阴平肝潜阳药,方例《天麻钩藤饮》、《天麻汤》。此外,尚可用于各种原因所致的头晕、耳鸣、头痛等,类似于神经官能症、耳病性眩晕、神经性头痛等,常配伍半夏、白术等健脾化痰药,方例《半夏白术天麻汤》。
2.急慢惊风:如急惊风之高热,神昏谵语,抽搐,痉挛等,类似于发热性疾病之神经系统刺激证、流行性乙型脑炎、流行性脑脊髓膜炎等,常配伍羚羊角、僵蚕、全蝎、石膏等清热解毒,息风止痉药,方例《天麻祛风汤》、 《天麻丸》也可用治慢惊风之抽搐,类似于结核性脑膜炎。常配伍人参、白术、茯苓等益气健脾药,方例《醒脾散》加味。
3.中风痹证:天麻可用治风中经络,筋脉牵掣,遍身疼痛,手足麻木,口服斜等,类似于脑血管意外后遗症、面神经麻痹、多发性神经炎等,常配伍牛膝、萆薢、当归、附子等祛风养血药,方例《天麻丸》、 《天麻散》、《天麻酒》,也可用治风湿性关节疼痛,麻木不仁等,类似于风湿病、神经炎等,可配伍乌头、没药、地榆等,方例《天麻丸》。
〔用 量〕 3~10克,丸散酌减。
〔用 法〕蒸熟切片晒干用,或炒微黄用,或煨熟后用。多入丸散。
〔附 方〕
1.天麻钩藤饮(《杂病证治新义》 ):天麻、钩藤、石决明、茯神、桑寄生、夜交藤、怀牛膝、杜仲、益母草。
2.天麻汤(《验方》):天麻、钩藤、黄芩、葛根、夏枯草、菊花、茯苓、半夏、枳壳、竹茹、甘草。
3.半夏白术天麻汤(《医学心悟》):天麻、半夏、白术、陈皮、茯苓、甘草。
4.天麻祛风汤(《临床中药》):天麻、钩藤、全蝎、僵蚕、菊花、连翘、蝉蜕、竹茹、梔子、葛根、茵陈。
5.天麻丸(《魏氏家藏方》):天麻、全蝎、天南星、白殭蚕。
6.醒脾散(《古今医统》):天麻、人参、茯苓、白术、木香、全蝎、殭蚕。
7.天麻丸(《洁古家珍》):天麻、牛膝、萆薢、玄参、杜仲、附子、当归、羌活、独活、生地黄。
8.天麻散(《卫生宝鉴》):天麻、半夏、炙甘草、茯苓、白术、生姜、大枣。
9.天麻酒(《十便良方》):天麻、牛膝、附子、杜仲,浸酒服。
10.天麻丸(《圣济总录》):天麻、麻黄、草乌、藿香叶、半夏、白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