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相关推荐
-
党仁弘轶事(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十二)
当年,唐高祖李渊进入关东时,隋朝武勇郎将冯翊人党仁弘率部下二千多人在蒲阪投靠李渊,并且跟随他拿下了京城长安.不久,党仕弘官拜陕州总管.唐朝大军征讨王世充时,党仁弘负责转运粮草,也确保了后勤稳定.后来, ...
-
论语: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摘自<论语·卫灵公篇> 解释: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那就可以避免别人的怨恨了. <醒世歌>中有言:"静候常思己之过,闲谈勿论他人非."顾名思义,就是劝诫人 ...
-
太宗轶事数则之一(资治通鉴卷一九六之六)
有一次,唐太宗李世民问魏徵道:"近来朝中大臣们为什么不上书讨论朝政?(比来朝臣何殊不论事?)"魏徵答道:"陛下如真的虚心纳谏,就一定会有上书言事的人.大臣们愿为国徇身的人 ...
-
少年说‖亚亚(17):唐太宗游北京
唐太宗一日正准备上朝,忽然不小心进入了异次元空间,一道白光闪过,他被带到了2017年的北京. 唐太宗降落在了玉泉路,他晕晕地说:"这是何地?"说完,就碰到了放学路上的小学生红红.他 ...
-
视频·每日读论语卫灵公15.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荀卿庠读书会每天读论语]卫灵公15.15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原文]15.15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翻译] 孔子说:"多责备自己而少责备别人 ...
-
薛永武:【国学智慧•论语】孔子论“躬自厚而薄责于人”等交往原则
启人才教育的新视野 孔子非常严于律己和宽以待人,认为"君子病无能焉,不病人之不己知也."君子责备自己,小人责备别人:"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君子 ...
-
躬自厚而薄责于人
赏析 / 严勇.音频 / 张佳 译文 严于律己.宽以待人,就不会招致怨恨. 赏析 儒家的修身,讲究从我做起,从而治国平天下.孔子这里的"躬自厚",就是对自己厚责之意,亦是一种修身. ...
-
【第364期】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14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何意?
音频学<论语·卫灵公篇第14章>"躬自厚而薄责于人"是何意? 15·14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躬自厚" ...
-
躬自厚而薄责人——《论语》悟读【384】
严于律己千秋颂,宽以待人万众钦. <论语>第十五篇第十五章: [原文] 子曰:"躬自厚而薄责于人,则远怨矣." [译文] 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 ...
-
《论语》智慧: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
原 文:子曰:"躬自厚而薄则于人,则远怨矣." 释 文:孔子说:"严厉地责备自己而宽容地对待别人,就可以远离别人的怨恨了." 今 解:严于律己,宽以待人, ...
-
求之于势 不责于人
"求之于势"是说作为领导者要善于看趋势.首先要定义好自己.看看自己所处的位置,认清自己的优点和缺点,懂得自己在哪里,自己能做什么.其次,要看清自己所处的环境.毛主席曾对那些下车伊始 ...
-
择于势、不责于人:油头、煤头和气头化工谁将是行业发展“大势所趋”
中国"富煤缺油少气"能源结构,决定了中国化工行业注定"不太平".油头化工始终占据主要市场份额,煤头化工也度过了快速增长期,气头化工也在逐渐发展壮大.平头哥认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