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启书原创)大唐故事之诗豪刘禹锡(第二集)
总有一些惊喜,等着你
阅读本集前,可能有必要复习前面的剧情(点击下列链接前往):
二
大唐的文人,简直算得上是多能多专。啥都会一点,生活更精彩一些。
良好的家庭教育,为刘禹锡准备了扎实的精神基础。他不但熟读经史,还通晓天文(曾经和僧人惟良交流天文知识),甚至还精通医学(三十多岁还编写了《传言方》医学书籍)。
他的学习成就,离不开谦恭好学。他随身准备有笔记本,一旦见到自己崇拜的文化人,就会尾随其后,随时瞅机会请教,认真记笔记,做痕迹化管理,并随时复习翻阅。
当时,吴兴有一位高僧,法号皎然。这位高僧俗姓谢,他自称是谢灵运之后。不但佛法高深,最要命的是,诗歌写作一流。虽然大唐当时有很多僧人会写诗,但都不及皎然。他还有一个叫做灵澈的和尚同行,也是个诗歌高手。
这种高手,刘禹锡咋可能错过呢?必须尾而随之,讨而教之。
话说拜师当天,两位老师出了一个题目,要求刘禹锡以自然风光为题,吟诗一首。刘禹锡稍加思索,脱口而出一首《杨柳枝词》,然后写在纸上:
南陌东城春早时,相逢何处不依依。
桃红李白皆夸好,邀得垂杨相发挥。
两位高僧相视一笑:写得不错,但还缺少灵动。给你个建议,把“邀”字改成“须”,感受一下?
刘禹锡仔细一想,简直是高啊!只此一字,让这首诗上升了好几个档次。于是,刘禹锡在两位老师的指导下,写成了《杨柳枝词九首》(306字),成为后代范文。两位老师的指导,让刘禹锡的文采大幅提升。
他对老师的感情,相当真挚。话说灵澈禅师圆寂十七年之后,刘禹锡帮助其门人秀峰禅师出版了老师的《澈上人文集》,还亲自动手写了前言《澈上人文集序》(613字)。其中这样记录师生情谊:
初,上人在吴兴,居何山,与昼公为侣。时予方以两髦执笔砚,陪其吟咏,皆曰孺子可教。
他还这样评价老师的学问:
世之言诗僧多出江左。灵一导其源,护国袭之。清江扬其波,法振沿之。如么弦孤韵,瞥入人耳,非大乐之音。独吴兴昼公,能备众体。昼公后,澈公承之。
这一学,就是九年义务教育,中间无缝衔接。
好不容易到了大唐德宗贞元六年(公元790年),已经十九岁的刘禹锡终于学有所成,准备一试身手。正好,这一年,大唐开科取士,刘禹锡被所谓三好学生选送参加。
大唐的考试不比如今,考试前提前半小时到考场妥妥的。因为交通原因,必须十分提前动身,边远地区甚至提前一年两年。
交通伤不起啊,牛车、马车、渔船、步行,啥交通工具都经历了。赶到帝都参加公务员选拔考试的刘禹锡,正好二十岁。
当时的社会风气是,把自己整理的文稿投递给社会名流、达官显贵,刷一下存在感,引起他们的注意。所谓“行卷”。万一有人识货,点赞作品,并转发推荐呢?万一火了呢?
在大多数人都执行这种操作的时候,刘禹锡不以为然。他想,要投稿就要投个大的。他果断把文章发给了德宗皇帝。然鹅,并无音讯。极有可能是皇帝并没有收到他的邮件,被太监作为广告或者垃圾骚扰邮件给过滤了。
还是不能免俗,他不得已,也和大家一样,先把这些文章发送给可能识货的社会名流。
最后发现一个问题,所谓的“行卷”其实并无卵用。大多数人觉得喜欢,看看后,感叹一番,也就算了,根本不得转发推荐。更有甚者,收到的文章多了,直接屏蔽,或者直接丢进了垃圾桶。也有些过分的,把人拉黑了。
要想考试通过,还是要靠自己。只有考试,才是唯一出路。
中间过程直接省略,一举高中。
刘禹锡十分兴奋。原本他都做好了诸多假设,现在这些假设都成了真正的假设。必须要感谢这个正直的时代。多年后,他在《将赴汝州,途出浚下,留辞李相公》(160字)中用这样一句描写了自己的心情:
初逢贞元尚文主,云阙天池共翔舞。
这一年,一起通过大唐公务员考试的,还有柳宗元。
大唐德宗贞元九年(公元793年),22岁的刘禹锡再次参加贡举考试,登进士第。同一年,参加博学宏词科考试,顺利登上第二科。
这两次大考通过后,刘禹锡十分开心。
大唐德宗贞元十一年(公元795年),刘禹锡参加吏部取士科考试,终于实现了三登科。
大吉大利,今晚吃鸡。
正式的聘书终于来了,刘禹锡被任命为太子校书。这个职位是东宫属官,主要职责是校对勘误崇文馆的书籍。自古以来,国家图书馆管理员,那是一个高级人才的出产地。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在这能够大量读书。
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
在东宫工作了5年,无非就是一些编辑校对整理工作,木有啥激情,按部就班,没有啥显著成绩,也不会有显著差错。
时间很快就到了大唐德宗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刘禹锡的工作发生了一次较大的变动。从中央机关下到地方基层,担任徐州泗濠节度使掌书记(不是党委书记,实际上就一秘书长),成为了泗濠节度使杜佑的下属。
为啥工作突然变动呢?
刘禹锡的这位垂直领导杜佑,可不简单。他是大唐最有名气的政治家和史学家之一,属于典型的官二代。但这人全然没有所谓官二代的不良风气,十分能够体验民间疾苦,关心爱护群众。
更有价值的,是这位杜领导和刘禹锡的父亲刘绪是老朋友。杜佑需要一个写材料的高手。所以,他获得这个这个工作,不是关系户,全靠“实力”取胜。
上班的第一件大事情,就是帮助杜佑,辅助推进史书《通典》的编撰。让杜佑花了三十多年心血、共二百卷的书,在大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顺利完成并发表。
这是一部很厉害的书,记述了远古黄帝时期至唐朝天宝末年的制度沿革,分为食货、选举、职官、礼、乐、兵、刑法、州郡、边防九典,是中国历史上第一部记述历代典章制度的典志体史书。
杜佑十分高兴,觉得刘禹锡是一个难得的人才,于是经常安排一些有技术含量的事情让他做(尼玛还是写材料……)。
在大唐贞元十六年(公元800年),徐州刺史张建封病逝。主要领导挂了后,地方上一群“内伙子”自作主张,让张建封的儿子接班继续搞,却把朝廷派来的新领导韦夏卿撵得屁仆。
这特么不讲政治?朝廷果断安排泗濠节度使杜佑出马摆平。刘禹锡必须随军工作,虽然不会上火线杀敌,但在后方写材料,包括战书、汇报、军情速报等,写了很多。
可惜,杜佑运气没跟上,戡乱失败,朝廷只得另外派人。杜佑不再担任泗濠节度使,而改为淮南节度使,刘禹锡也就成了淮南节度掌书记。
打仗失利的杜佑,心情十分郁闷。他安排刘禹锡帮助写材料,给朝廷认错,想辞职回乡。刘禹锡果断写了一篇《代杜司徒乞朝觐表》(392字)。句子很动感情,其中有几句是这样写的:
窃位时久,妨贤愧深。况历任以来,四十八考。祗奉朝谒,时才二周。服勤郡府,荏苒垂老。屏营魏阙之思,梦想承明之迹。如迫馁寒,不忘衣食。伏惟睿鉴,俯亮愚衷。早赐择人,与臣为替……所冀退归旧里,沐浴皇风……
老板都在请求辞职,刘禹锡作为下属,感觉不能再混下去了。在扬州还能搞啥呢?他也想回长安,说不定还有大大的机会。心情很纠结,写了一首《晚步扬子游南塘望沙尾》:
淮海多夏雨,晓来天始晴。
萧个长风至,千里孤云生。
卑湿久喧浊,搴开偶虚清。
客游广陵郡,晚出临江城。
郊外绿杨阴,江中沙屿明。
归帆翳尽日,去棹闻遗声。
乡国殊渺漫,羁心目悬旌。
悠然京华意,怅望怀远程。
薄暮大山上,翩翩双鸟征。
于是,他也写了一个请示。终于在大唐贞元十七年(公元801年)年底,刘禹锡终于接到调往畿具的批复。
终于可以回到首都机关工作了,刘禹锡各种开心。
(本集更新与杭州西湖,下集继续讲)
这个世界上,总有一些东西值得去付出
写作,是我业余的唯一爱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