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珅的钱比清朝15年收入多,为何嘉庆一年花光?

  清代历史上一桩常叫围观群众“开眼”的大事,就是“抄贪官的家”。

  哪怕在几个影视版本的《鹿鼎记》里,陈小春扮演的韦小宝,抄鳌拜家时望着银子流口水的一幕,以及周星驰扮演的韦小宝,在鳌拜家作天作地,拿着大把白银高唱“忧怀国恨”的雷

场面,不知叫多少观众笑破肚皮。而在真实的清代历史上,“抄家”这事儿,也常见劲爆场面。

  比如雍正年间抄直隶总督李维,“核算家产”三千六百两,抄来抄去抄出“现金”三十四万两。这都还算“廉洁”的。乾隆年间查抄贪官李侍尧和王士任,这二位一个两广总督一个福建巡抚,家里除了抄出大笔钱财,还抄出了各种新鲜“洋货”,简直和大洋彼岸的欧洲同步。另外还有浙江巡抚王亶望,家里的宅子里都安了夹层,藏着三千七百多个元宝——官越大,抄出来的财富越惊人,越让人开眼。

  但是跟一位大清巨贪相比,上面这几位,那又成了小儿科:乾隆皇帝生前最宠爱之人,大清朝“领班军机大臣、领侍卫内大臣、总管内务府大臣”——钮祜禄·和珅。

  这位野史里赫赫有名的巨贪,生前既嚣张又有钱,落马更是突然:嘉庆四年正月初三“太上皇”乾隆帝驾崩,正月初四“亲政”的嘉庆帝就雷霆出手,罢免和珅一切官职。正月初八正式将和珅下狱,正月十五定了和珅二十条大罪,三天后将和珅“赐令自尽”——这位大清朝的一代巨贪,20世纪末诸多古装剧里的“票房担当”,人生就此打住。

  但比起他贪了一辈子的“蛀虫人生”来,和珅更让后人津津乐道的,却是他巨额的财富。以《清朝野史大观》《清俾类钞》等资料记载,大清“抄和珅家”抄出来的财富“八百兆有奇”,如果这个数额属实的话,那就相当于此时清政府十五年的收入。这么大一笔钱,以《清俾类钞》的说法“悉以输入内府”,甚至还演变成一句流传上百年的民谣:和珅跌倒,嘉庆吃饱。

  可清代历史上的一幕奇景,正在于此:理论上说,嘉庆把和珅的家产照单全收,那等于是发了一大笔横财,那还不是财大气粗?但事实是,在嘉庆“亲政”后的一年里,他就经常哀叹没钱。而在他执政的二十多年里,“没钱”更成了大清王朝的常见景象:这位嘉庆帝的衣食住行,一辈子都极尽简朴,连大清官员出使外国,都常宣扬嘉庆帝“观于宫殿多简陋”。几乎是天天从牙缝里省钱,可摊上事情,还是不够花。

  那么问题来了,既然“吃饱”了和珅的家产,那嘉庆帝的一辈子,为何如此穷酸?

  首先一条原因,就是那被夸张了的“和珅财富”。和珅的财产真有“八百兆”?看看《清实录》的记载:和珅“落马”后,总共被抄了两次家,第一次被抄出了二百多个手串和十几个宝石,还有数百万两白银。第二次又抄出了上千万两白银,以及和珅家墙壁夹层里藏的三万多两黄金,另外还有他通州蓟州等地的店铺,“折现”后又是十万两白银。

  这一笔钱,比起之前的李侍尧王亶望之流,当然算是大尺度,但比起“八百兆”的“民间传说”,却还是差距巨大。而嘉庆帝本人呢?别看他铁了心要和珅的命,却真没在乎过和珅的钱,诏书里他就说得明明白白:“朕之所以办理和珅者,原为其大奸大恶,罪状昭著”。

  甚至,当镶蓝旗副都统萨彬图自作聪明,要求追查和珅“隐产”时,本以为摸准了嘉庆帝的脉,却被嘉庆帝劈头一顿骂,拍错了马屁的萨彬图,也被“交部严加议处”——这就不是钱的事。

  所以,嘉庆法办和珅,既然是没图他钱,自然不会像好些野史影视剧里那样,指望靠和珅的钱,来补大清的窟窿。

  而第二个原因,却更是实在:以和珅贪来的钱,是根本填不满嘉庆帝的“窟窿”的。

  大清发展到嘉庆年间,已是举步维艰。外加“太上皇”乾隆帝在位时,各种事“作”的太厉害。诸如“下江南”等大事,他晚年自己也承认“做无益害有益”。可承认也晚了,“下江南”的花费数字,明面上就有两千万两白银,比后来第一次鸦片战争赔款还多。实际更是多得多。相关的“烂账”,当然全由嘉庆帝扛。

  另外还有乾隆晚年时,越演越烈的西南“白莲教大起义”。这事儿在乾隆帝执政时,就是闹得凶。可各级官员成天报喜不报忧。待到乾隆与和珅都前后脚离开人世,前线在各级文武官员的糊弄下,已经“糊”成一锅粥。虽说接下来嘉庆帝发了狠,撤换了大批无能军将,调集重兵围剿,总算在嘉庆九年把这场大乱平定下来,可清王朝前后花费了两亿两白银——相当于多年后甲午战争赔款。

  另外还有黄河大水,这更是乾隆和珅“君臣”,亲手甩给嘉庆的大锅。乾隆晚年时,在和珅的“操办”下,河道总督成了大肥缺,历任总督都是和珅的心腹,上任就知吃拿卡要,大清如“生命线”一般的“河务”,完全歇了菜。乾隆六下江南期间,黄河就多次发水,到了嘉庆年间,更变成了空前大患:黄河在河南山东等地多次决口,京杭大运河屡次被断,北京城也有“断血”风险,只能大修!

  于是,也同样从嘉庆亲政起,到嘉庆九年,历经五年时间,投入大笔巨资,清王朝完成了一次空前的黄河治理工程。嘉庆九年工程顺利在衡家楼合龙,从此“全河已归故道,江境水势顺畅”。堪称整个十九世纪里,拼死拼活一二十年的嘉庆帝,干的最有影响力,效果最卓越的大事。当然,钱也没少花。

  所以,单看这几样,任何一样拿出来,和珅“留下来”的那些钱,说是天文数字,其实都不够塞牙缝。

  更要命的,是嘉庆年间越发衰败的社会经济:人口的激增,土地兼并的加剧,叫嘉庆年间人口突破三亿的大清朝,却只拥有七百九十一万顷耕地。国民经济的压力可想而知,偏偏此时的嘉庆,还抱着老一套的治国思路,闭关锁国越发加剧,荒唐的“禁矿”政策,更遏制了经济发展。另外极度严苛的“禁垦”政策,严禁内陆农民出关屯垦。多余的劳动力,连“找活”的出路都没有,这大清,怎能不穷?

  再加上越演越烈的腐败,日益巨大的贫富差距,种种杂七杂八的难题,叫嘉庆一辈子,都在苦苦地撑,但说到底,他能把一个完整的大清江山,交到儿子道光帝手里,已经算很不错。

  因为,“扛锅”原本就重,治国的思路又与历史大势背道而驰,嘉庆帝面临的治国大坑,就算再抄十个和珅的家,也是填不平啊。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