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守望新教育 守望真善美】
麦田里的守望者 亲子群星 - 致家长老师同学的一封信
从教30年来,我每天生活在学生中间,观察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直在追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美术教育?通过美术的教与学,学生能收获什么?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教育重在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激发自身审美潜能,提升审美素养,让他们成为热爱艺术、享受生活、境界高远、人格健全、生命充实、自由完整的人。——陈铁梅在我看来,美术教师的工作就是努力帮助学生经由美的熏陶和润泽,使主观性、自觉性和认识性相统一,让他们优雅、从容、坚定而灿烂地绽放生命之花,继而创造人生的美好画卷,让生命境界不断跃升,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陈铁梅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青春。在躁动不安的灵魂里,有一个年轻的梦。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创造。在探索求知的丛林里,有一面个性的旗。......教育是一首诗,诗的名字叫未来。在传承文明的长河里,有一条破浪的船。——朱永新专业阅读,站在大师的肩膀上前行;专业写作,站在自己肩膀上攀升;专业交往,站在集体肩膀上飞翔!——《新教育》“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日新之谓盛德“。”惟进取也故日新“。”道在日新“。”阐旧邦以辅新命,极高明而道中庸“。”德贵日新“。”常新,自新,全新“。”日新无已,望如朝曙。”
审美人生教育为学生增“四力”
陈铁梅现任教于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区东洲国际学校,正高级教师、美术特级教师,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江苏省人民教育家培养对象;多次荣获全国、江苏省、南通市基本功比赛和教学比赛一等奖,曾获江苏省教学成果一等奖;迄今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2本专著,主持研发6项美术课程,参与编写美术教材和教参20多本。从教30年来,我每天生活在学生中间,观察着他们的学习和生活,一直在追问:学生需要什么样的美术教育?通过美术的教与学,学生能收获什么?我认为,中小学美术教育重在唤醒学生的审美意识,引导学生激发自身审美潜能,提升审美素养,让他们成为热爱艺术、享受生活、境界高远、人格健全、生命充实、自由完整的人。基于这样的思考,2008年我提出了“审美人生教育”教学主张,并以此为研究方向,开展了相关思考和实践探索。中华美育精神,是中华民族历经数千年生存与文化考验,孕育和积累下来的共同价值体系中的精华,凝聚着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结晶,其核心主张是“以美育人”。从孔子的“游于艺”到今天提倡的大美育,都是中华美育精神的具体表达,都是在肯定“美”对于精神正直、良心纯洁、情感富足、信念端正等心灵正朝向所产生的积极影响。当下我国美育正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看似“无用的知识”被忽视,技术追求与审美感受不断博弈,大众文化与高雅艺术对垒,这对学生价值体系塑造带来了直接的困扰……“培养全面发展、和谐发展的人”,是苏霍姆林斯基教育思想的核心观点和逻辑起点。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属都是指向人的。所以,美术教育通过美的物象启发创造出一种具有审美意义的人生,继而达致“成人”,帮助学生“从必然王国走向自然王国”,这不仅仅是在完成美术的学科教学,更是在履行学科育人、立德树人的使命,让学生的生命因美术而丰饶与厚重。因此,审美人生是中华美育精神的继承发扬和时代诠释,审美人生教育则是美术教育的意义规定。在美术教育中落实审美人生教育理念,需要把握好四点:学会审美,就是学会生活。我喜欢带学生去校园写生,春天到月牙湖畔画“春江水暖鸭先知”,初夏蹲在百荷塘边画“小荷才露尖尖角”,秋天一起匍匐在花园里仰视花草树木,冬天就在画上撒盐体会“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的意境。写生有诸多好处,最重要的是能唤醒学生对生活细节的关注、对自然物象的联想。于是,学生会为欣赏到傍晚时分“月上树梢头”的美景而欣喜若狂,会为学校一棵自然生长成“爱心”形状的树的色彩变化而奔走相告,这种对视觉世界敏锐的观察、想象和感悟能力,就是审美敏悟力。我认为,审美敏悟力是一种文化基因,蕴藏在学生的大脑深处,一旦被唤醒,便会焕发勃勃生机,从校园学习延展开去,成为生活经验的一部分,服务并影响学生的一生。美术教学不容忽视的问题是引导学生探究审美本源性问题,即“为什么是美的?”解决这一问题的路径,就是引导学生对造型、色彩、肌理等美的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学习构图、透视、明暗等美的表现手法,增进对变化与统一、节奏与韵律、对称与均衡等美的形式的理解。同时,要打通知识、技能和形式美感,让美术的文化属性丰富学生精神世界。以中国画学习为例,我带着鲜荔枝进教室,与学生一起品尝荔枝的甘甜,分享荔枝的属科、花期、产地等生物学知识和营养学知识,然后在吟诵“日啖荔枝三百颗,不辞长作岭南人”佳句后,像齐白石老人那样挥毫作画。荔枝在我们的眼里、笔下,完成了从植物到水果再到艺术的转化,让理性认知冲破冰冷的知识罗列和描述,达到炽热的感性把握,于是,荔枝便有了色彩、情绪和温度。随后我们再联想,从荔枝的形态发散想象到“美艳如美人”……由此,荔枝就成为了一种文化意象。在此基础上,我们再一起欣赏其他以花果为母题的美术作品,学生从中获得了既有感性的丰富性又有人文的深刻性的“丰厚的感性”。美术教学要尽可能帮助学生发展“丰厚的感性”,以促进学生文化属性和精神世界的蓬勃生长。其三,激活学生的审美欣赏力,掌握欣赏艺术作品的方法。欣赏是美术学习的基础,眼“高”才能手“高”。2011年开始,我投入大量精力研究美术鉴赏课,并编著出版《百幅名画欣赏》一书,带着名师工作室成员拍摄录制了100多期配套微课,究其目的,就是想引导学生在读、研、游中激活艺术灵性,推动审美体验与审美习惯的交互形成,继而获得欣赏艺术的习惯和素养。在具体教学中,我引导学生学习掌握“四问”的方法。以欣赏傅抱石、关山月两位先生的巨幅画卷《江山如此多娇》为例,一问“为什么画?”通过画幅右下角“1959年”了解作品创作背景,明确画家用美术语言表现《沁园春·雪》的创作构想;二问“画了什么?”通过细节观察,联想词意,理解“画眼”“娇”字的表现对象是祖国大好河山;三问“怎么画的?”通过临摹局部,掌握中国画“墨分五色”的艺术特色,体验中国画“借物寓意”的表现手法,感知画家为了表现祖国的幅员辽阔进行了“突破时空的大胆创新”;四问“画得怎样?”学生的结论是“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的完美结合”。由此学生充分感受到画家对祖国深沉的爱,对中华民族的豪迈气魄和新时代伟大精神的歌颂。画卷中的江河与群山,是沉睡着的景象与艺术品,但一经教学介入,便能激荡出让人着迷的共鸣,爱祖国、爱人民的思想情感,在赏析想象中得以延伸与扩展。最近我在教学《春天的畅想》这一内容,主要目标是让学生掌握色彩基础知识,包括同种色、类似色、对比色等配色知识,以及色彩的感情与印象。上课伊始我就布置了作业:“请同学们放学后运用今天所学色彩知识,重新搭配妈妈衣柜里的衣服。”作业一出,学生们欢呼雀跃,任务驱动的学习充满了诱惑,学习效果也让家长又惊又喜:“美术还可以这么有趣,这么实用!”此类创意行动经常出现在我们的教与学中,例如我们以校庆为契机,将教材中关于平面设计的内容抽取、打通、重组,开展“大情境、大主题”教学,全体学生参与了学校校庆徽标、海报、吉祥物、手袋和校园微型景观的设计,让美术学以致用、用以促学、学用相长。通过美术课程的学习,学生提升了五方面的素养:会看图、会表达、会判断、会创造、会认同,这些素养从美术到生活再到文化,是逐层深入的。学科的跨界整合,对于落实大美育理念和在美术学科中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具有重要意义。以《清明上河图》的教学为例,我将美术、历史、语文三科整合起来,从不同角度揭示、诠释这幅画的丰富内涵,有助于打通学科之间的隔膜,帮助学生形成跨界思维。我期待学生通过美术学习,建立起大美术概念,在每一笔的精准表达中成长为精致的人;在收集素材、整合认知、选择对象、解决问题过程中成长为懂得工作方法的人;在整体与局部的关系中明察秋毫,成为有全局观的人。而更重要的是,相伴着目标意识、坚毅执着、超越自我、勇敢面对以及创造力等卓越心理品格的成长,相伴着有效释放的情绪、全力以赴的投入、和谐融洽的关系、不断建构的意义和不断彰显的成就,学生能获得生命的幸福体验。这种在人生中永无止境地追求更高境界、更宽视野、更大胸怀的精神品质,是美术学习带来的精与微、格与局、广与大之辩证法。美术教育的立德树人也体现于此。在我看来,美术教师的工作就是努力帮助学生经由美的熏陶和润泽,使主观性、自觉性和认识性相统一,让他们优雅、从容、坚定而灿烂地绽放生命之花,继而创造人生的美好画卷,让生命境界不断跃升,在大地上诗意地栖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