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叫张磊的年轻人走进曹...

十多年前的一天,一位叫张磊的年轻人走进曹德旺的办公室:“曹总,我想投资福耀10%的股份,您看如何?”曹德旺听后大吃一惊:“我这辈子还没见过如此嚣张的年轻人!开口就是10%的股份,年轻人,谁给你的自信?'
 
曹德旺是著名的实体企业家,对制造实业情有独钟,多年来只做汽车玻璃,把玻璃做到世界顶级水平,按照曹德旺一贯的思维,对挣快钱的投资人是比较排斥的,也对那些成天鼓吹互联网+一切的人有所不屑,没有制造实体,哪来的互联网+?
 
曹德旺之前并不认识张磊,听张磊说要投资福耀10%的股份时,曹德旺觉得这位年轻人太不靠谱,要知道十几年前,福耀也有几百亿的产值,10%的股份也不是小数目。再说曹德旺一直对外来资本是比较排斥的,毕竟大多数资本都想挣快钱,追求短期利益,从而影响福耀的长期发展战略,资本追求的短期利益和曹德旺坚持的长期发展存在本质上的矛盾。
 
但对于曹德旺这样见多识广、早已成名的企业家,也不会因一句话就轻易否定一个人,看着张磊笑了笑说:“你是怎样看待福耀的?玻璃行业的未来前景如何?”
 
张磊听出了曹德旺说这句话的意思:你要投资福耀玻璃,看你对对福耀了解多少?对福耀玻璃的未来如何看?这里面也体现了投资人对投资福耀后的价值期待。
 
张磊想明白这些后,随即意识到刚见面时自己说话有所欠考虑,但还是把自己对福耀玻璃的看法说了出来,要彻底消除曹德旺对自己的疑虑,才有投资福耀的可能,张磊大致讲了以下三点:
 
一是福耀当时占据中国汽车玻璃市场70%的份额,在全球占25%的市场份额,当然也是世界最大的汽车玻璃供应商。
 
二是中国的汽车销量年年攀升,汽车走进老百姓家庭正在实现,汽车市场的高速增长给福耀带来的发展的机会。
 
三是美国商务部对福耀的反倾销案持续了4年时间,福耀赢得胜诉,为中国企业做出了表率,遇到国际纠纷时,中国企业敢于拿起法律武器去争取自己的利益。
 
曹德旺和张磊的观点不谋而合,在进一步深入交流中,曹德旺发现张磊和别的投资人不一样,他主张追求长期价值,对短期利益并不看重,张磊的坦诚谦逊让曹德旺印象很深刻,这为投资福耀起到关键作用。
 
投资人中,很少有张磊这样投资大型制造行业的公司,福耀、格力、公牛电器、飞利浦等制造公司,都是张磊投资哲学里面的长期价值投资的体现。
 
当然,张磊投资不限于制造业,2005年刚创建高瓴资本时,张磊就重仓在二级市场买下腾讯的股票,当时腾讯的市值只有20亿美元,后来腾讯市值达到5000亿美元,15年翻了250倍。
 
2010年,当刘强东的京东准备自己上物流项目时,刘强东准备融资7500万美元,而张磊直接告诉刘强东,没有3亿美元,京东物流项目不可能做得起来,为此,张磊还把刘强东带到美国去看了沃尔玛的物流系统。后来的发展情况大家都比较了解,京东物流花光3亿美元时,京东在中国3、4线城市的物流系统还没有铺满。
 
张磊对投资有自己的投资逻辑,追求长期价值的投资是排在首位的。2019年,格力准备做混改,出让15%的国有股份,张磊找到董明珠说,高瓴资本准备花416亿占格力15%的股份,此投资手笔很大,很少有投资人花数百亿资金去投资传统的制造行业,这证明张磊对实体经济的重视,比大多数投资人要看得远得多。
 
为何张磊比较喜欢投资实体,追求长期价值?这要从张磊的背景说起:
1990年,作为河南省的文科状元,18岁的张磊考上中国人民大学国际金融专业,毕业进入五矿集团,后出国到耶鲁大学进行深造,师从美国著名的“投资教父”大卫·史文森。2005年回国创建高瓴资本,从2000万美元起家,短短15年,高瓴资本管理的资产高达5000亿。
 
当张磊把他投资15年的经验写出《价值》放进10册套装中时,张磊的老师大卫·史文森发出这样的感慨:“1999年,我是老师,张磊是学生;2020年,张磊是老师,我是学生!”
 
曹德旺也对张磊的《价值》有很高的评价:“《价值》值得读一读,10多年前初识张磊时,他的坦诚谦逊的风格令我难以忘记,对行业的研究让我找到知己,特别是创业中的年轻人完全可以一读《价值》,拓宽视野,有助成长!”
 
张磊15年投资了800多家公司,用近20年的投资经验,写成《价值》,其目的也是帮助更多的年轻人少走弯路。张磊的成功虽然无法复制,但其投资的理念和投资哲学值得大伙学习,读完10册《价值》全套,你不会为追求短期利益感到苦恼,因为张磊投资只看长期投资价值。
 
10册《价值》全套没有理论,只是15年投资800多家公司的经验总结,是对赚钱思维、创业发展、管理成败、人的格局等方面的总结。
 
如果你对未来有所期待,如果你还想对自己的未来去搏一搏,如果自己在未来想做一些有价值的事情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