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西京“写画”的美学精神

王西京是当代卓有建树的人物画家,生以人物题材闻名于世。然而,对王西京艺术了解较多的人,一致认为,他具有一种穿透历史纷繁复杂的细节,抵达其文化本源的洞察力和表现力。王西京的人物画,从不局限于人物或题材本身,而是以个性的方式写出人物和题材的共性内涵,也就是文化内涵。作画的过程,也是主体自身追索和寻觅的过程,因而,他的历史感悟始终以文化为灵魂、为核心,深切而动人。

他的绘画成就的获得,绘画风格的递变是源于深沉的人生体悟、艺术攻坚和学术思考。不少评论家都注意到王西京绘画风格的两种取向,多概括为前期写实,后期写意;或者说他画重大题材和历史人物肖像多写实,画古代文人雅士和贵妃仕女多写意;又有说写实是中西融合,写意是回归传统。这些说法都有一定道理,但尚未说透两种风格的内在关联。我以为,只有对中国“写画”美学体系进行观照,才能全面完整地阐明王西京人物画的审美品格和学术意义。

“写画”美学体系是中国特定文化历史背景的产物,是构成中国画民族特性的核心支柱和灵魂,包含着丰富的自律性的相对独立的、充满辩证法的审美系统。概而言之写画体系内含两大要素一一客体反映的传写性(以形写心、写情、写胸中逸气、泻胸中丘壑):本体语言的书写性(书画同源、书画同笔同法、笔墨形式美)。两大要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相互制约.相辅相成,组成有机统一的整体。这种整体性决定了中国画反对任何极端倾向,反对任意夸大某一要素而完全排斥其它要素。然而写画观指导下的创作决不会单调划一,两要素结构方式的不同,可以衍生出多种创作形态,也不会束缚画家艺术个性的发挥。

同时这个体系具有开放性,其形成过程不断吸取中国哲学、文学、书法、金石等领域的成果,及至吸取国外艺术的某些元素,因而这一体系有着活跃的生命力。如何自觉地弘扬中国“写画”美学精神,是提升当代中国画文化品格:开拓创新之路的重要环节。

不论王西京是否明确意识到这一体系的存在,从他的作品中,我们可以断定他事实上是在“写画”体系下履践着自己的艺术追求。无论风格如何变化,其区别只在于三要素结构方式的不同和内在思想情怀的变迁。这一认识使王西京的作品又多了一份亲近感。

文章节选自马鸿增《王西京的“写画”特质与学书思辨》

西安市徳风堂画廊以“传承弘扬、诚信求真”为宗旨。长期购、销近现代书画名家作品。当代名家、名人字画订制(带视频或作者本人与作品的合影),帮您免费鉴定字画。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