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000多年前的磨制石针长啥样?史前遗址中有哪些新发现?看西藏最新考古成果
今年是中国考古学诞生100周年,百年来,位于青藏高原腹地的西藏考古经历了从无到有、由点到面、全面提速的三个阶段。尤其是2018年国家文物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局启动的西藏联合考古,与国家第二次青藏科考紧密结合,多学科联合攻关,在史前考古、吐蕃考古、佛教考古等领域取得显著成就。国内多支考古队及专家学者日前在拉萨分享了最新考古发现与研究成果。
在2020年度西藏文物考古成果分享会上,来自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中科院古脊椎与古人类研究所、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故宫博物院藏传佛教研究所、陕西省考古研究院、四川文物考古研究院、四川大学、西北大学、浙江大学、兰州大学、河北师范大学、西藏大学等多支考古队及专家学者,公布了最新考古成果与研究。
在青藏高原史前考古多项重大发现中,西藏西部最早的史前遗址夏达错遗址,发现了8000多年前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石针;位于日喀则康马县的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时代湖滨渔猎遗址玛不错遗址,出土了大量陶器、骨器和石器组合。入选2020中国十大考古新发现的阿里地区札达县桑达隆果墓地,出土了7件金银面饰和5件青藏高原木俑。加上同处在象泉河流域的格布赛鲁遗址、皮央东嘎遗址、曲龙遗址、曲踏遗址等,持续三年的考古调查,极大地丰富了西藏西部考古学文化序列的构建。
而在吐蕃时期考古中,多支考古队也取得重大成果,比如当雄吐蕃墓地在抢救性发掘中出土了独特的石制围棋子、鸟纹金耳勺;在札达县皮央东嘎遗址发现吐蕃遗书;以及山南博物馆170多件吐蕃时期出土文物中,发现具有希腊风格的酒神银盘及20枚萨珊银币等。
这些重大考古发现的背后
有着怎样的故事?
又展示了怎样的史前生活呢?
青藏高原发现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玛不错遗址
如果说2018年藏北羌塘高原、西藏第一大湖色林错南岸的尼阿底遗址的发现,证明了人类在距今3到4万年前已登上了青藏高原,那么人类从什么时候开始定居高原,又如何定居,这是中外考古界关注的焦点。在日喀则市康马县的嘎拉乡境内,有一个不起眼的小湖,叫玛不错,海拔4410米。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和西藏自治区文物保护研究所经过两个年度的调查与发掘,发现这里不仅是青藏高原海拔最高的新石器时代晚期遗址,还有海拔最高的湖滨“打渔人”。
2020年6月,记者跟随联合考古队来到玛不错遗址。即便是夏天,这个位于喜马拉雅山脉北麓的小小湖泊,依然寒风刺骨,时而狂风暴雨时而雪花飘飘。遗址发掘现场主要在一道山梁上,山梁的另一侧是曾与玛不错相连但现已干涸的嘎拉湖。
玛不错的发现,源自一次偶然。2017年夏天,因为湖岸修建了通往牧场的村道,东南岸露出一段剖面。2019年第二次青藏科考“人类活动历史及其影响”科考分队,当时正在沿着雅鲁藏布江寻找人类史前活动遗迹和定居遗址,就这样,科考队在玛不错发现了有丰富的文化堆积。经过初步采样和浮选,调查队员发现了地层里的鱼类等动物骨头、燃烧过的木炭等,经过北京实验室的年代检测,初步得知这个遗址年代距今4000多年。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杨晓燕: 它里面的木炭好多都是冷杉树、圆柏,代表当时的环境比现在好得多,它的温度、降水、植被都比现在好。
为了进一步明确玛不错遗址的年代和意义,2020年联合考古队对遗址进行了首次系统科学发掘,包括动植物考古、古环境DNA、体质人类学、人骨稳定同位素、湖泊地貌演化等多个领域。发掘中不断出土的土拨鼠牙齿、羚羊趾骨、尤其是鱼骨、鸬鹚骨等等,让大家十分惊喜。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博士 王一如: 很多鱼的椎骨,还有鱼的下颌骨,鱼的咽齿。另外发现这些炭屑和红烧土,就说明应该是有人类活动,是人类捕鱼,然后在这里打鱼这样子的模式。
从2020年6月到8月,20多名考古学者和科学工作者通力合作,在玛不错遗址清理出了4座石板墓和火塘遗迹,出土了大量木炭、动物骨块、陶器碎片、水晶石料、石质工具等遗物。这些石斧、石簇、石球、磨棒和玉凿,细石叶等石器,显示出西藏新石器时代晚期文化的诸多特征。而以灰黑陶和红褐陶为主的陶器,则装饰了戳点纹、压印纹、抹划纹等富有地方特色的纹样。
四千年前 西藏腹地高海拔湖滨已有定居人群
专家认为,在4000多年前,西藏腹地高海拔湖滨地区已有定居人群。高原环境艰苦,人们为什么会选择在玛不错一带狩猎捕鱼呢?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杨晓燕: 他选择这里住肯定是有他的原因,比如说鱼很多,很容易狩猎,植物资源,动物资源都很好,才会在这里长期居住。所以那个时候的环境肯定是更适宜人类居住的。
为了寻找玛不错遗址一万年以来气候环境变化的密码,由中科院青藏所研究员侯居峙带队的湖芯钻探队,第一次在玛不错钻取了四根长短不一的湖芯,以获取当时气温、植被变化等数据。
中科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 侯居峙: 我们通过湖泊钻探,希望知道过去一万年以来气候是怎么变的,环境是怎么变的,植被是怎么变的。当时的人是在什么样的气候环境下生存,吃什么,可以用当地的什么资源。
4000多年前的人们,在玛不错这个海拔最高的“渔村”,居住形式如何,是常年定居还是季节性营地,是否种植农作物,出土的猪骨是否表明驯养家畜等等问题,还有待于进一步分析和研究。
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研究员杨晓燕 : 我们想从过去的这些东西知道,人是怎么利用改造环境,又是怎么适应环境的,也是为了将来更好地保护青藏高原上的生态环境。
而在西藏西部日土县,四川大学和西藏文物保护研究所组成的联合考古队,则向我们展示了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石针,它出土于距今8000年前的地层中,这就是西藏西部目前年代最早的夏达错石器时代遗址。
8000多年前 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石针什么样?
从阿里地区日土县城往西约40公里,有一个名叫夏达错的小湖,这是一个面积8平方公里的淡水湖,海拔4368米。早在1992年,四川大学的霍巍和李永宪两位教授就在湖畔采集到92件石制品,其中包括可能属于旧石器时代的“手斧”工具,人们可以用来切割加工动物皮肉,这一发现引起了国内外考古学者的关注。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吕红亮: 这个遗址早年是1992年霍巍老师、李永宪老师发现的,只是一个表采的石器地点,没有地层。多年来我们一直希望找到这个地层堆积,但是跑了很多趟都没找到。在2019年调查的时候我们看到了黑土,终于发现了原生的堆积,回去我们测年之后发现是8000多年前的地层堆积。
所谓“黑土”是指包含有燃烧灰烬或炭粒的土层,而8000多年前,包含有石器的“黑土”,显示了史前高原人群在这个地区的生存活动,它引起了史前考古学界的极大兴趣。2020年联合考古队在这里进行了49平方米的探方发掘,他们惊喜地清理出10处人类生活遗迹和1835件石制品,此外还出土了1300多件动物骨骼。测年结果显示它们属于距今8500年到7500年之间的新石器时代早期。在这个湖滨狩猎采集遗址的发掘中,还出土了青藏高原最早的磨制器——带有穿孔的石针。
四川大学考古文博学院教授 吕红亮: 石针我们知道是拿来做纺织的,可以拿这个东西来制作御寒的衣物等。所以我们倾向于把夏达错解释成为一个永久定居点,但是还有许多的研究需要进行。
青藏高原被称为世界第三极,也是全球性气候变化最敏感的区域之一。距今8000多年的全新世早中期,出现了全球性升温的“大暖期”,温暖湿润的气候为史前人类的生存发展提供了优厚的条件。全新世气候与环境变化,这正是第二次青藏科考团队重点研究的方向之一。从考古学角度来看,夏达错湖畔的营地遗址具有当时高技术含量的磨制石针、精致的细石器技术等等,这些都为研究西藏西部全新世“大暖期”发生时,史前人类生存环境和永久性定居,提供了弥足珍贵的实物证据。(总台央视记者 陈琴 汪成健 强久 李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