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售+餐饮”在农贸市场中战略性的一步
千篇一律的商业正在向品牌化、体验化发展,商场越来越多的主题体验抢夺流量,农贸市场也同样开始兴起以现场体验为亮点,吸引年轻人的光顾。
原本只在海鲜酒楼和沿海城市才能体验到鲜活海鲜。今天数个耳熟能详的品牌已经开始投入到将海鲜亲民化的布局中。“天猫超市+易果+盒马鲜生”模式完善了整个生鲜业态;美团点评推出“掌鱼鲜生”;京东以自营生鲜为核心,对外投资“钱大妈”,筹建“7Fresh”;物美多点推广Dmall模式;永辉和超级物种纷纷入驻各大商场。以盒马鲜生、超级物种为代表,让海鲜现场加工变得亲民化,只要花上一个小时,几百元,就能体验一次海鲜大餐。
年轻人和以家庭为单位的顾客类型,成为了生鲜加工体验的主要消费群体。生鲜加工体验业态呈爆发式在一二线城市展开。其中农贸市场自然更能发挥自身得天独厚的商品业态优势,能够和现场加工体验功能完美结合。
今天,农贸市场的业态规划中结合现场加工功能的设计频见于各大市场,但农贸市场与现场加工究竟是强强联合,还是赔钱赚吆喝呢?不妨让佰映给大家分享日前的总结。
1、赚眼球=攒人气=入不敷出
最受欢迎的品种是如帝王蟹这样的家庭餐桌上较难出现的生猛海鲜,从生猛海鲜展示到加工,都会成为吸引人们关注的点,也会为市场带来很大人气。可是,看的人多,买的人少,在一定程度上确实为市场带来引流作用,但单纯就生猛海鲜单品业态来说,是亏本的。所以在这一类赚眼球的业态经营上,建议以自持为主,方能长久为市场吸引客流,不应拘泥于单一业态的盈亏。
2、贴近生活的现场加工业态并不意味着低端化路线
体验式消费是现代化农贸市场的定位核心。如今很多快餐店等虽然在午餐晚餐时间段颇有人气,但很多市场东施效颦仅仅是把快餐店开在了农贸市场内,并没有把握营造体验感的核心,让市场渐渐低端化。
3、电商分流下的传统农贸市场,必须最大化发挥自身优势
呆萝卜等买菜APP作为昙花一现的农贸电商,虽然不会影响农贸市场的总销售额,但让市场的人气下降是客观事实。据统计,大环境下海鲜等业态零售业务有10%利润率,批发业务仅有3%的利润率,现场加工却能将利润率拉高至20%。这20%既有加工费,还有为市场其他业态带来的增流效应。
根据国家统计局数据,2012年国内水产消费市场规模在1500亿元左右,2019年海水产消费规模直逼2000亿元。2010至2014年海水产品年均增长率为4.2%,最近两年这个数字接近5%,其中天然生产海水产品上述年均增速分别为1.7%和3.1%。
很多各领域专业人士分析得出结论,海水产的消费偏好正在增长。然而4%-5%这个增长率几乎与银行定期存款利率持平,故以佰映农贸市场设计之见考虑到通货膨胀因素,海水产的实际消费频次和消费量几乎是零增长的,也看得出在如此平稳的消费趋势下,如何抢夺流量显得尤为重要,而不是寄托于行业发展红利。
“零售+餐饮”疯狂扩张势头之盛,如同美团外卖打入我们日常生活时一样,虽普及后不会带来明显差异化,但先来后到的顺序决定了谁能抢到第一宝座,你和你的农贸市场做好准备了么?
佰映农贸市场设计写于2019/12/16
未经授权擅自转载必究法律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