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 藏 、投 稿 请加微信联系小庸:23169257
本图文由艺术家本人投稿
山东艺术学院
2021届雕塑本科毕业作品展
前言
蓦然回首,已匆匆五年,我们从稚嫩到成熟,一步一步慢慢成长,收获已经展现在眼前。毕业展是不可复制的人生标记,每一个学生都以全部的才华和热情,投入到这一生一次的重要“演出”之中。在这里,我们用丰富的艺术语言,阐述着对事物的感知和体会,每一个作品都在展现着自己,表达着创作者的心灵。会望来时路,感恩同行人,感恩老师们的关心和教诲,感恩一路携手的同学们。
16雕塑
作品说明:步步前进,日日不止,自有到期,不必计算远近而徒长吁短叹也”
王金辉-《同心协力》
170cm×50cm×60cm-玻璃钢
指导教师:池灏
▼
作品说明:本作品为庆祝所创作的题材性雕塑作品,作品融合了抗击疫情、抗洪救灾、捐菜捐物、红军长征等事迹的元素,采用了圆雕与浮雕相结合的表现手法,选取了庄重、稳定的方形构图,旨在赞扬国人面对困难时的万众一心、众志成城的团结精神。
孙肖-《小孙》
20cm*20cm*40cm*24个-石膏
指导教师:李秋地
▼
作品说明:这个世界上每一年都会发生很多很重要的事情,但是,对你来说最重要的是你的出现。这件雕塑可以是小孙,也可以是小刘,小王,或多或少我们都经历过这些值得纪念的事情,我们都是普普通通,但是也独一无二。
左言雪-《世界上没有真正的感同身受》
160cm*160cm-综合材料
指导教师:李秋地
▼
作品说明:这个世界千姿百态,每时每刻每个人都在经历着不同的时期,或悲伤、或欢喜、或愤怒、或绝望,我们看到了别人的经历,知晓他的心情,但真的可以理解吗?真的感同身受了吗?看到了也只是看到了,一个故事而已,大千世界,谁又能感同你的身受呢?
梁京迪-《十二》
尺寸可变 300×100×45cm-玻璃钢、石膏
指导教师:李秋地
▼
作品说明:回归原始,生命图腾。天空不是天空,沒有距离,时间不是时间,转瞬千年。十二时辰,十二个月,十二年,与我们未曾有一刻的分离,当生肖与出生年份对应时,我们便拥有了与生俱来的属相,十二种动物从守护神变成了陪伴者。它们生存于时间的神域,讲述着“我们”的故事。
作品说明:作品是以木头与木炭作为创作主要材料的雕塑作品,借用木炭与木头相结合,意图寻找阴阳相生,和实生物的精神状态。
作品说明:人物以祁发宝团长为原型,作品以古代各朝代的铠甲组成,由下至上分别代表从秦朝到现代的防具,以此来代表“最可爱的人”,用架子吊起这副铠甲,代表已经不用已久或忘记已久。用一条正在起势腾飞的中国龙形象代表正在崛起的中华民族。灯光打在人和龙身上,有一种在旧仓库中被寻找到的感觉,呼吁大家不要忘记这群人和这条龙。
作品说明:源于日常生活中,作品记录了宝宝成长的过程。
作品说明:作品借鉴了传统皮影的运作方式,使用光影折射的装置,将彩色的青绿山水投放到卷轴上,通过装置和光源的调整使山水朦胧起来,去掉山水之间的边界感,将传统影像形式和现代材料装置进行了结合。
作品介绍:记录了作者生活中的经历过或见过的各种美好场景,采取圆雕浮雕结合的方式,在泡沫上雕刻后用玻璃钢翻制,最后上色做旧。展示现场布置效果表达了过去种种虽有可能被遗忘,可能被抛弃,但爱永远不过时。
作品介绍:跟随时代的一步步发展与科技的不断进步,人们日常的生活变得越发的便捷。城市与城市之间的距离被一步步缩短,人们生活的空间在不断的加大,但随之而来的就是生活节奏的增快。各种各样的压力伴随着每一个人。在拥有70多亿人的地球家园,我们感觉到自己就像是沙漠里的沙子,大地上的蝼蚁一样渺小而又无助。无论是在自然界里,还是在社会当中,我们普通人真就像是泥土捏出来的人一样,是那么随随便便甩在地上长在土里。仿佛是不经意间冒出来的,也随时都有可能消失。一个属于泥人的十字里路口与一群不知去向何方平凡的泥人。这便是我的作品《泥彩人生》。
作者简介:1998年生于湖南衡阳,长期关注公共空间中作为主体性的感知,作品试图探索身体与精神的互斥与交融。
作品说明:真实记录植物影的一个自然状态,将其放大,再现在不同载体之上。改变原有的影子呈现方式,让影具有流动的画面感,使影与文化,生活所联系。
作品说明:据说拿起海螺对着耳朵能听到海浪的声音,做这个作品的初衷是把海螺这个个体用瓷的形式让它的生命延续下去,但在创作过程中我渐渐感受到自然的不可控性,不管是温度、湿度还是瓷色、保存,这个作品最终的呈现是我和自然合作的结果。人与自然,永远是一个微妙又美好的关系。
作品说明:老物件的物质消耗,植物的自然生长,自然生命与人造的物质“生命”之间的共存与延续。
推介毕业生
(按发布先后排序 点击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