厥证(非厥阴证)提纲
第337条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
本条不是厥阴病,而是厥证的提纲,厥阴病可以出现厥证,但厥证不等于厥阴病。厥证包括了前面条文的寒厥、热厥,也包括后面条文的蛔厥、脏蟩、痰厥、水厥。
“凡厥者,阴阳气不相顺接,便为厥”,这是厥证的病机,“凡”,凡是,所有的,寒厥、热厥、阴厥、阳厥、蛔厥、脏厥都算,只要出现阴阳气不相顺接就是厥。那什么是阴阳气不相顺接呢?参《素问·太阴阳明论》:“阳者天气也,主外;阴者地气也,主内……故阴气从足上行至头,而下行循臂至指端;阳气从手上行至头,而下行至足”。阴阳气相交于手足,阳气以降为顺,阴气以升为顺。如果我们将双手上举成投降状时会发现,阳气从手降至头,复降至足,阴气从足升至胸,复升至手。刚出生的婴儿睡觉时就是双手向上呈投降状,这是人先天时的样子,随着婴儿的成长,几个月后,逐渐就随顺后天的样子,将手放下来了。
如果阴邪外盛,阴气会越界,占领手足的阳侧,阳气不能在手足末梢与阴气顺接,表现为手足腕踝以下冰冷,就是“厥”,此为寒厥,如四逆汤证、当归四逆汤证、当归四逆加吴茱萸生姜汤证。如果阳邪内入,阳郁于里,不能外达于手足,阴气也会占领手足的阳侧,表现为手足腕踝以下冰冷,也是“厥”,此为热厥,如白虎汤证、承气汤证。
《灵枢·终始》:“阳受气与四末,阴受气与五藏”,如果五藏有疾,阴气不能顺接与阳,则为脏厥,危急时要急灸之,有吴茱萸汤证、通脉四逆汤证、通脉四逆加猪胆汁汤证。此外,还有乌梅丸证的蛔厥、瓜蒂散证的痰厥、茯苓甘草汤证的水厥,皆同此理。
“厥者,手足逆冷者是也”,这个是讲厥的证状,在康平本中为小字注解,为“厥者,手足厥冷者是”,虽一字之差,但意思却大不同。厥冷,手足腕踝以下冰冷。逆冷,肘膝关节以下冰冷。逆冷也称四逆,为少阴病的证状,如果此处的厥证是手足逆冷,那四逆与厥冷就无法区分了,所以我认为此处应该为厥冷。
第338条 伤寒脉微而厥,至七八日肤冷,其人躁,无暂安时者,此为脏厥,非蛔厥也。蛔厥者,其人当吐蛔。令病者静,而复时烦者,此为脏寒,蛔上入其膈,故烦,须臾复止,得食而呕,又烦者,蛔闻食臭出,其人常自吐蛔。蛔厥者,乌梅丸主之。又主久利。
课前思考:
1.脏厥是轻证还是重证?为什么?
2.如何鉴别脏厥与蛔厥?
3.什么是脏寒?
4.蛔虫为什么要上入其膈?
5.有人认为乌梅丸是治蛔厥证的,不是治厥阴病的,对不对?为什么?
6.什么是食臭?食臭代表什么?
7.乌梅丸为什么能治虫?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