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代诗词简述(三)
(七)两晋诗歌总的成就不大。“两晋”指西晋和东晋,公元316年匈奴族刘渊灭掉西晋;317年司马睿在建康(今南京)称帝,史称东晋(公元317—420年)。总的说,两晋的诗歌缺乏现实内容,只追求形式华美。约始于永嘉年间而盛行于东晋的玄言诗,是这一时期诗坛的主要流派。玄言诗主要特征是,崇尚老(子)庄(子),清谈玄理,因而有玄学之称。以诗歌形式表达自己对玄理的领悟的玄言诗。这些缺乏艺术形象和真情实感,文学价值不高,把诗歌变成枯燥无味的哲学讲义。
要讲成就最大的是东晋末期的诗人陶渊明,他首创田园诗,其诗多用白描手法,语言简洁,风格淳朴自然,浑厚而富有意境,独具特色,影响深远,开创了田园诗派。给文坛带来了富于现实内容,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他的《饮酒》诗共20首,其五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中有些句子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要讲成就最大的是东晋末期的诗人陶渊明,他首创田园诗,其诗多用白描手法,语言简洁,风格淳朴自然,浑厚而富有意境,独具特色,影响深远,开创了田园诗派。给文坛带来了富于现实内容,具有独特风格的创作。他写了大量的田园诗,开创了田园诗的先河。他的《饮酒》诗共20首,其五是: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尤其可贵的是他的田园诗还反映了劳动生活的内容。如《归田园居》(其三):
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道狭草木长,夕露沾我衣。
衣沾不足惜,但使愿无违。
其中有些句子成为传诵千古的名句。
(八)南北朝时期的诗歌艺术成就较高。从公元420年刘裕建南朝·宋,到公元589年隋朝灭南朝·陈,共169年,经过宋、齐、梁、陈四个朝代,史称南朝。与南朝并立的是北方少数民族政权,先后是北魏(后分裂为东魏和西魏)、北齐、北周。史称北朝。南朝与北朝合称南北朝。南北朝的对立因隋文帝杨坚统一中国而告结束。
南北朝民歌。是继《诗经》之后,民间诗歌的又一高潮。南朝民歌思想内容比较单一,几乎都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在艺术形式上的共同点是,多用五言四字体。风格委婉含蓄,语言清新活泼,本色自然。积极的一面是,许多作家充实发展了自己的创作。消极的一面是,使文人创作更加浮靡空泛了。五言四句的形式,为日后五言绝句的形式做出大致的规范。北朝民歌大部分是北魏时代的作品,以雄健明快的风格,质朴自然的语言,与南朝的民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产生了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代表了北朝民歌思想和艺术的最高成就。《敕勒歌》,将茫茫塞北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读之如身临其境。
南朝逐渐形成了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山水诗。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辟手,他对诗歌的主要贡献是,以个人的创作使诗歌发展完成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过渡。还有鲍照,他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以乐府诗的形式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且发展了七言诗。南朝齐、梁时代,由于声律说的兴起,诗体发生了重要变化。齐代永明年间,周颙正式分辨出汉字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历仕宋、齐、梁的文坛领袖人物沈约,将“四声”运用于诗的格律。并提出应避免的八种音律上的毛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所谓“四声八病”说,并创造了“永明体”(也称“齐梁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一诗体在形式上追求声音之美,其特点是:平仄谐调音韵铿锵,对仗工整,题材短小。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关于“八病”的具体内容,历来解说不一。其主要目的是要在作诗中追求声音美感,但因过分苛求,结果反而常常以词害意。不精通音律者不易掌握,因此,后人很少有人遵用。
同南朝相比,北朝诗坛一直比较寂寞。庾信到北朝历仕西魏、北周近30年,给北朝诗坛带来了生机。庾信的成就很高,正如杜甫所评价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其一)
南北朝民歌。是继《诗经》之后,民间诗歌的又一高潮。南朝民歌思想内容比较单一,几乎都是描写男女爱情的。在艺术形式上的共同点是,多用五言四字体。风格委婉含蓄,语言清新活泼,本色自然。积极的一面是,许多作家充实发展了自己的创作。消极的一面是,使文人创作更加浮靡空泛了。五言四句的形式,为日后五言绝句的形式做出大致的规范。北朝民歌大部分是北魏时代的作品,以雄健明快的风格,质朴自然的语言,与南朝的民歌形成了鲜明的对照。产生了长篇叙事民歌《木兰诗》,代表了北朝民歌思想和艺术的最高成就。《敕勒歌》,将茫茫塞北风光,描绘得淋漓尽致,读之如身临其境。
南朝逐渐形成了以谢灵运、谢朓为代表的山水诗。谢灵运是山水诗的开辟手,他对诗歌的主要贡献是,以个人的创作使诗歌发展完成了由玄言诗向山水诗的过渡。还有鲍照,他继承了建安文学的现实主义精神,主要以乐府诗的形式反映了广阔的社会生活,并且发展了七言诗。南朝齐、梁时代,由于声律说的兴起,诗体发生了重要变化。齐代永明年间,周颙正式分辨出汉字平、上、去、入四种声调。历仕宋、齐、梁的文坛领袖人物沈约,将“四声”运用于诗的格律。并提出应避免的八种音律上的毛病(平头、上尾、蜂腰、鹤膝、大韵、小韵、旁钮、正钮)所谓“四声八病”说,并创造了“永明体”(也称“齐梁体”)。“永明”是南朝·齐武帝的年号。这一诗体在形式上追求声音之美,其特点是:平仄谐调音韵铿锵,对仗工整,题材短小。是格律诗产生的开端。关于“八病”的具体内容,历来解说不一。其主要目的是要在作诗中追求声音美感,但因过分苛求,结果反而常常以词害意。不精通音律者不易掌握,因此,后人很少有人遵用。
同南朝相比,北朝诗坛一直比较寂寞。庾信到北朝历仕西魏、北周近30年,给北朝诗坛带来了生机。庾信的成就很高,正如杜甫所评价的:“庾信文章老更成,凌云健笔意纵横。”(《戏为六绝句》其一)
(九)隋代是诗歌发展的过渡时期。隋代(公元581—618年)结束了南北分裂的局面,建立了统一的王朝,但是,它是短命的,前后只有文帝和炀帝两代,计30多年。隋代文学尚没有形成一代特色。但是,在诗歌发展史上有着不可忽视的过渡作用。
来自: 百了无恨 >《读书学习》
赞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