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3.25日原创微头条
在一个单位中,有的人的业务很棒,却没有得到提拔,而那个业务并不怎么样的人,却得到了提拔,这是为什么呢?
哈佛大学长时间追踪了各界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在大数据下,他们发现IQ值从150到110的毕业生,在工作后的年收入没有太大的差别。
但是,人际关系良好的人,比人际关系恶劣的人,升迁比例高不少。
职场,绝不单纯是业务,工作效率的练武场。它还包含着信息交互,工作交互,情绪交互,价值交互等等。
你在工作中跟不同的搭档在一起工作的时候,释放出来的能量和投入度是不同的。
跟一个能说的来的人在一起工作,你更容易表现出自己的实力,更容易激发出你自己的潜力;
而跟一个不能说的来的人在一起工作的时候,我们就会心情变坏,本来能干好的工作都会没有耐心的草草了结。
所以,在职场上领导提拔中层的时候是会考虑中层的人缘的。也就是说中层不能只是具有工作业务能力,还要具有协调能力,处理关系的能力等。
依据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的研究成果,人的认知会在无意识中,根据需要的目的,对情报做出取舍。
也就是说,如果我们很喜欢一个人,就会聚焦在他很棒的地方;如果我们很讨厌一个人,就会关注他不擅长的地方,放大对方的小毛病。
记得我看《上阳赋》时,萧綦说了这样一段话:这世人,皆是心中的贼。你觉得他是个贼,他就一定是个贼,你就越看他越象个贼,跟他偷没偷过东西一点关系都没有。
我们假如看一个人不好的时候,就会觉得他哪哪都不好。就像我的一个同事给我说道另外一个他讨厌的同事的时候,
很多时候我觉得那都是很小的事情,根本就不值得去提的,可是,在他的眼中那都是那个同事的错。
看过个体心理学的创始人阿德勒的研究成果,我才知道我们对一个人的评价,并不是基于客观事实的,而是会受到主观感情的影响的。
我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有的人你和他聊天会吸收到新鲜的东西;
而有的人你和他聊天基本无法吸收到新鲜的东西,他说的老是那一套,还都是很过时的东西,用我的语言形容就是:古董。
古董尚还有价值,而有的人聊天中的内容不但没有任何价值,还会影响你的思维。
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那是因为有些人不停的在学习,而有些人他所有的聊天内容基本都来自于自己的经验和周围人的话语中。
“一直使用自己擅长的东西固然简单,不断学习打磨自己的短板则需要定力。”约翰教授在采访中,这样评价自己对于学习的态度。
要想不断的打磨自己的短板就需要定力。定力在我的认知中更多的就是自律能力。
如果想成为大家敬重的人,就要不停的去打磨自己的短板,也就是说要不断的去学习,去更新自己的知识和认知。
从生物学角度讲,我们每个人都有两个年龄。一个是生理年龄,一个是精神年龄。生理年龄不需要你做什么,只要你活着,
过一年以后,你的生理年龄自然会增加一岁;而精神年龄则不是的,它会在某个时间段停止。
大多数人到了20岁的时候,精神年龄就会停止发展了。可是,有很多人也是会不停的学习的,可是,这种学习并不是系统的学习。
也就是这种学习只是从一些长辈口中得知只言片语的道理,可是,这些道理并不能系统的发展为自己的认知和思维。
假如一个人早早的辍学了,没有做更多学科性的学习,那么他的精神年龄很可能就会停留在辍学的那个年龄段。
精神年龄的成长与否,主要在于“不管这个人在某个行业多么厉害,他是否依然保持着良好的学习习惯。”
我们周围在用的很多东西都在不停的升级。最典型的就是手机了,从1.0版本,升到了10.0版本;冰箱从单一的冷冻,升到了智能控温;
电饭锅也从单纯的蒸饭,发展出了各种功能。这种产品的不断升级给我们了一个启示,那就是我们人也应该升级,不能老停留在最初的版本中。
想成为一流的人才,我们都要有:版本思维。在阅读和学习中,吸收对自己有用的内容,不断提升自己的“版本”。
在看不到精神年龄的人中,我们发现他们大都信赖经验主义,他们做事一般都根据自己的经验做事,但是却失去了优化自己做事模式的机会。
最典型的一个例子就是,现如今很多老年人不会用智能手机,这种情况就是他们的精神版本没有跟上环境版本的进化和发展。
什么是幸福?
这个问题我们人类很感兴趣。这个答案到底是什么呢?
积极心理学家谢尔顿、柳博米尔斯基和斯考特的研究最具代表性。在大量临床研究过后,他们给幸福创立了一个方程式,即我们对幸福的体验=设定值+意向活动+外部环境。
这个方程式总结了一般意义上的幸福感。
这个等式中,设定值指的是你与生俱来的感知幸福的能力;意向活动指的是你为了获得快乐所做的短期和长期选择;外部环境指的是你可以改变和不能改变的环境、生活和工作。
由于它们三者的比例是5:4:1,所以外部的生活条件其实在幸福感中占的比例最小。
而不管是意向活动,还是设定值,都跟一个因素有关,即:自主选择。
你以怎样的视角看待世界,你对人事物做出怎样的选择,都是决定你幸福的最主要的因素。
所以,幸福是一种自我的感觉,而不是别人的看法。很多对于自己是否幸福的理解,应该做到向内看,而不是向外看。
在后续实验中,柳博米尔斯基与其他积极心理学家发现,那些“感觉自己最幸福”的被试者,普遍具有下列共同点:
拥有丰富、积极的社会生活,有时间陪朋友和家人,与他们一同努力;
对生活的馈赠表示感恩;
慷慨助人;
享受当下,感受生活的点滴;
每周至少锻炼一次,甚至每天健身;
在面对困难、灾难和逆境时会积极应对。
你可以说幸福的人都是积极的人,但是,柳博米尔斯基发现,对于同样的事情,不幸的人主要是输在了选择上。
比如,那些总是感觉不幸的人拥有的共同点是:
和家人在一起,也总是做自己的事,或者滑手机;
对生活的馈赠,毫无感恩,并且总是不满足;
很少帮助别人,总是把自己的需求放在第一位;
不享受当下,总是惶恐不安;
很少锻炼;
在面对困难、灾难和逆境时,除了抱怨就是自怜。
看到这里,我们假如想做一个幸福的人那就要按照幸福的人所具有的共同点去要求自己了,然后努力的改变自己身上影响不幸福的一些特点。
对幸福而言,自主是稀缺的。我们每丧失掉一次自主性,就会感觉到不幸福一些,那么,你假如想得到更多的幸福 ,就要找回对生活的自主性。
你先了解一下你的生活现状,并且从中找到你能控制的要素。
努力的去改变你能改变的,而不是去盯着你不能改变的,只有这样我们才会更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