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的用处
你总是说我读书读进去了而没有读出来。这意思我懂,但不能同意——我离读进去都还差得远。
这是个对书呆子高度警惕的时代,比以往任何时代都更甚。于是,当你刚拿起《呐喊》,就会有多个声音在你耳边呐喊:不能做书呆子!要读也得读点有用的!于是,你就赶快上街去买《炒股技巧大全》,或是《追女十八招》,或是《讨好上司的秘诀》。
都不读书了,当然书呆子也就没了。但没有书呆子的社会实在不好玩。无论做什么事情,我们最先想到也是最后想到也是惟一想到的是:做这件事可以给我带来多少利益?世界的美好就在于它的参差多态。如果每个人的想法都差不多,都只有一个出发点,那么这个世界也就索然无味了。
书呆子的可爱之处在于,他总是为世人见不到利益的事情而忙。李商隐的《锦瑟》究竟是一首悼亡诗,还是感怀身世,还是他诗集的总序?这样的事情有谁关心?关心了又有什么用?书呆子们关心,并且关心了一千年。
书呆子的另一个可爱之处是,总是自以为对人情世故看得很透,在现实生活中却又狷介笨拙。你看钱钟书先生,他的《写在人生边上》,他的《围城》,对世态人情刻画得多么入木三分啊!而在现实生活中,他却是个上当受骗了还自我感觉良好的人。
当然,书呆子也渴望自己的学问能够经世济用。无论是“百无一用是书生”的牢骚,还是“把吴钩看了,栏杆拍遍,无人会,登临意”的惆怅,都表达了学以致用的渴望。“书中自有黄金屋,书中自有颜如玉”,更是千百年来读书人功利思想的反映。但是,这种功利思想发展到极致,就会使人逐渐丧失对知识本身的兴趣。有人想拜欧几里得为师,就问:“学了几何有什么用?”欧几里得马上转身吩咐仆人:“给他几个铜板,让他走吧!”
过于追求实用,反而会走到实用的反面。实用主义哲学大师杜威这样说。
害怕做书呆子,对所有的知识都以实用为目的,对所有的书籍都浅尝而止,虽然可以免于做书呆子之忧,但人心却也浮躁了起来。读书读进去当然要读出来,但还没进去就想出来,就未免太聪明了。没有一点痴气和傻气的人最终不会很快乐,最终要忏悔。读书,大概可以使人痴一点,傻一点——我以为这是读书的作用之一。
小编注:此文刊发于2001年6月15日《检察日报》急话闲说专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