剧本创作:如何写出让人想「一直看下去」的好故事

观众在看电影时,会对自己想看下去与否,给一个「值」。这个「值」可能是 - 「我快睡着了,我对后面要发生的事,一点兴趣都没有」或是「我今晚不睡了,我非要知道后面发生什么事不可」。当然,创作者都希望观众是后者。其实,创作过程中,再小的故事,也是能创造很强的「值」的。
这种教人写故事的文章,时常会写成像讲义一样。第一条,多做点这个。第二条,少做点那个。然后结论通常都是,故事要扣人心弦,剧情要清晰好懂。但,照这种规章写的故事,很容易都会长的一样,像在套公式。
所以,第一件事,也是最重要的,就是要跟着自己的创意走。自己的兴趣、想象力在哪里,就是该创作的地方。跟着自己的创意走,并不代表就会写出好故事。好的东西,须要时间磨练,而磨练是种去芜存菁,拿掉以前认为重要的东西。
例如说,你以前认为故事开头「介绍角色」很重要。但真的写出来后,你发现节奏太慢了,观众在还没对角色产生感情前,很难要求他们吸收这么多信息。我们来看看这个故事: 张国豪,31 岁,工程师,住内湖,三位孩子的父亲,紧张地站在一颗树下。他的幺子卡在树上,迟迟不肯下来。热心的你,想过去帮忙。请问,你对这个男人的背景、住处、工作会有兴趣吗? 你没有必要知道,除非你基于礼貌想问。所以,我们回到本文的重点,这段戏码要怎么写,才能让人看的下去?
我们都有刻板印象。我们可能不知道树下男人的背景,但他有小孩,大概就会猜他有房子、有老婆、有工作。除非我们从故事中获得「新」的信息,不然我们就会用「过去」的经验去「猜测」。如果我们「猜的」,跟故事呈现的「一样」,我们想看下去的欲望就会很「低」。
试想另一个情节,一个穿斗篷的男人从天儿降,用飞的把小孩从树上救下。你会想知道这个斗篷男的背景吗? 他跟我们所熟悉的世界不一样,我们想看下去的欲望也就提高了。这并不表示我们要走「奇幻路线」,才能抓住观众的味口。如果树下的男人讲话有很重的德国腔,但故事确发生在法国的乡下,这样,也能提高观众对故事的好奇心。所以,「颠覆」观众「以为」会发生的事,是很好让他们看下去的方法。
再看另一个例子:
「你确定监视器不会拍到我们吗?」
「确定,我有密码。我们只要注意警卫就好了。」
这是两个人在计划一件事情的对话,但观众还不知道是什么事情。这种神秘感,能激起观众的好奇心。但,如果答案揭晓后,没有超出观众预期,他们的兴趣很快就会没了。例如说,观众发现这段对话,只是两个小学生在讨论晚上打电动的内容,他们的好奇心就会全失。但是,如果对话变成这样:
「你确定监视器不会拍到我们吗?」
「确定,我从我爸那拿到密码了。放心,这家银行从来没被抢过,它的保全系统也没被换过。」
现在观众清楚知道,这是两个小学生要抢银行的故事,这不像小学生会干的事。你心里就会问,他们为什么这样做? 拿这些钱要做什么? 事情的发展跟我们预期的不一样,所以,故事也就变有趣了。但是,如果同样的对话,发生在某个阴暗的地下室,人物换成两个职业小偷在看着银行的设计图。这故事我们看过太多遍了,他们的动机、背景,就很难给我们什么惊喜。
但是,如果这两个貌似小偷的人,不是要把钱从银行里「偷出来」,而是要把钱「放回」银行。突然这两个人的动机就变有趣了,你就会很想知道他们是谁。所以,当你故事的铺陈超乎观众的预期,他们在知道答案前,会很好奇,在知道答案后,也会更想看下去。
作者 JOE CHIANG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