村庄物语︱听“歪(wǎi)”的小憩
意大利有个著名的比萨斜塔。它有多著名?不知道它所在的地方,可以;不知道比萨斜塔,则不可以。因为伽利略在它上面,做过自由落体的试验。这是物理学发展史上的一个经典故事。
我查到的资料说,倾斜角度3.99度,偏离地基外沿2.5米,顶层突出4.5米。在1174年的时候,人们首次发现它是倾斜着的。
图源自网络
不正为歪。这个状态的比萨斜塔,在皖北村人说来,一定就是“歪”的。不仅如此,他们还会连着说,“歪好,歪好”。
歪,如何跟好搭上边的?堆柴垛,少许的歪斜,他们说“歪好”。拉车子,上面的庄家秸装的稍微偏了,他们也说“歪好”。在我看来,这是皖北村人的一种自我安慰。只要不是很严重的歪,整体上还算稳定,稍偏稍歪一些,没关系。当“歪好”的话一说出来,人都一副笑嘻嘻的模样。
图源@山那边
——而作为村人嘴边前的话,“歪好”本就有着少许、稍微之意。比如“歪好多挣一点儿,就够头了”,“歪好快一步,也不至于”等等,都是。
而在“歪好”之外,皖北村人还常用一个“歪”字,表达农人休息的一种姿势。
在午后的村路上,村人相见打招呼,“歪”字总是脱口而出的。“歪一会儿了吧?”“歪了一小会儿。”
这里的“歪”,说的就是稍微休息了一小会儿,而且是“歪”在床上。他们以为,蹲着,趴着式的休息,都不解乏。惟有在床上,才解困。但农事间隙,又不能正儿八经地睡上一觉。这叫“又想好,又想巧,又想老驴不吃草”。咋办呢?那就在床沿边“歪”着。“歪”那么一下,十分钟八分钟,哪怕三五分钟呢,都是好的。
图源@山那边
皖北为农耕之地。农事多且琐碎,繁杂。农人的印象中,怎么做也做不完。这一样做完了,那一样又在排着队等着。农忙时节,且不去说。农闲了呢,很多的农具是闲了,有的挂起来,有的放下去。但人,总没有闲的时候。挖地,拾粪,整土,再不就是甩臊泥糊子,为下一季的播种做些准备。
这些农事农活,在皖北农人眼里,都是紧赶慢赶,等不得的。稍有打瞪,必然误事。误事了还不打紧,关键是误了农时,就是误了庄稼。因此,他们在白天,累了,困了,是不敢也不能倒头就睡的。最好的办法,就是“歪”一会儿,眯瞪一小会儿。
图源@山那边
短暂的“歪”过之后,一个扑棱翻身下床。这时候,精神头也来了,浑身也有劲了,又投入到杂七杂八的农活中去了。
因此,皖北农人说出来的“歪”,就是短暂的小憩。在一定意义上,它为人补充体力,缓困解乏,蕴含着“磨刀不误砍柴工”的朴素智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