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九成

张九成(1092年宋哲宗元祐七年-1159年6月23日宋高宗绍兴二十九年六月二十四日),字子韶,号无垢居士、横浦居士。祖籍涿郡范阳(今河北省涿州市),五世祖张藏英迁居开封(今河南省开封市),祖父张士寿迁居钱塘(今浙江省杭州市),1092年生于钱塘,后迁居海宁盐官(今浙江省嘉兴市海宁市)。南宋著名思想家、理学家、文学家,政治家、官员。宋高宗绍兴二年(1132年)状元。授镇东军签判,因与上司意见不合,弃官归乡讲学。后应召为太常博士,历任宗正少卿、侍讲、权礼部侍郎兼刑部侍郎。他为官不附权贵,主张抗金,反对议和,为秦桧所忌,谪守邵州,不久又革职,复以“谤讪朝政”罪名,谪居南安军14年。秦桧死,重新起用,出知温州。因直言上疏,不纳,辞官归故里,不久病卒。后追赠太师,封崇国公,谥“文忠”。他为官勤政廉洁,教学有法,著述颇多,崇尚气节,为南宋绍兴年间儒学名家。张九成致力经学,杂以佛学,对经学有独创见解,后形成“横浦学派”。著有《横浦集》等。

《六月十四日观云有作》

深深萧寺足幽居,寝饭行藏亦自如。

仰识白云天外意,俯看青史古人书。

摩挲方雨生无愧,周览山川气有余。

不用棹舟江海去,清风明月是吾庐。

王若水点评:

宋高宗绍兴十三年(1143年),张九成丁忧守孝期满,五月,即遭秦桧陷害,秦桧令左司谏詹大方,以与僧人宗杲非议朝政为由,请旨贬张九成为南安军(今江西大余县)祠禄官。南安军是宋淳化元年(990年)设置的行政区划,以虔州原辖南康、大庾、上犹3县另置南安军,治所大庾(今江西省赣州市大余县)。祠禄官是宋朝所特有的官职,不理政事而予俸禄,主管祭祀。无奈之下,张九成只得奉命前往大庾岭,借居在城西的宝界寺内。这一住就是十四年,直至秦桧死后,才被宋高宗重新起用。

这贬谪的十四年,张九成并无实职,全部时间用于探究儒佛典籍,以经史自娱,兼以教导后辈读书,祠禄官俸禄极少,即是节衣缩食,有时也难以为继。他却不以为苦,满怀豪情的创作了大量诗歌。这首诗就是其中的一篇。

诗人写被贬谪后居住在幽深寂静的佛寺(“萧寺”是佛寺的别称),衣食住行也是无忧无虑的。自己深谙儒家“格物”之理,体察天地万物,熟读古人书籍,明史辩今。努力钻研《易经》、《易传》(“方雨亏悔”出自《象传》:“自鼎耳革,其行塞,雉膏不食;方雨亏悔,终吉。”意思是:“鼎器的耳部发生了变化,无法将插杠插入鼎耳移鼎,精美的野鸡肉不能得到无法食用;待到阴阳调和,润雨出现才能消释悔恨,最终还可以获得吉祥。”),能够无悔无愧,饱览山川,能够正气长存。不用在大江大海的风浪里荡舟博浪,这“清风明月”的自己内心的安宁平静才是最好的归宿。

“不用棹舟江海去,清风明月是吾庐。”深刻体现了张九成的理学(心学)思想。张九成是宋明理学的重要人物,他承继“北宋五子”,师从杨时,下启陆九渊,以致王阳明,奠定了“心学”的基础。宋明理学实际创始人为“北宋五子”——周敦颐、邵雍、张载、二程兄弟(程颢,程颐),杨时思想继承了二程的体系。张九成从师于杨时,提出“惟深知格物之学,明天理之归,则或怨或不怨,皆知心之所由归矣。”;“夫学者以格物为先。格物者,穷理之谓也。穷一心之理,以通天下之理;穷一事之理,以通万事之理。”;“心源无际,与天同体,与造化同用。”;“心即天也。人有是心,心有是天,第人未之顾諟耳。”他的思想体系影响着陆九渊,陆九渊提出“宇宙便是吾心”的主观唯心主义命题,明代的王阳明进一步发展陆九渊的学说,认为“心外无物”、“心外无理”,断言心之“灵明”为宇宙万物的根源,为学主张“明体心”、“致良知”,这是理学发展的广义一派——“陆王心学”。而杨时的再传弟子南宋朱熹建立了一个比较完整的客观唯心主义体系,提出“理”先于天地而存在,其为学主张“即物而穷理”,这是理学发展的“正宗”一派——“程朱理学”。“程朱理学”和“陆王心学”源出一家,都认为世界的本源是一个“理”,“理”是天下万物都要遵循的普遍原则。二者的区别主要在得到“理”的方法上:“程朱理学”属客观唯心主义,主张通过“格物致知”得到原本存在的“理”;“陆王心学”属主观唯心主义,主张通过“致良知”(陆九渊)、“发明本心”(王守仁)得到“理”。广义讲二者同属宋明理学,都为中华民族的性格塑造起了积极作用。而张九成在宋明理学发展中的作用,由于他喜欢与佛家僧人交流,思想中佛教的观念杂糅,所以不为主流理学家(尤其朱熹)所接受,在历史中没有得到较大的重视。

《庾岭旧传有梅往往诗人借此为江南春信予到此数年因登岭上不见一枝遂成一绝》

诗人常说岭头梅,往往春风自此来。
我到岭头都不见,空将春梦又空回。

李都蔚点评:

张九成的诗作基本都是在贬谪南安期间所作,在贬谪之前和被起用之后的为官期间,几乎没有诗作。这大概也是因为贬谪期间无事可做,可以潜心读书写作之故,另一方面恶劣的现实生活环境也容易触发诗人的创作灵感。张九成的诗歌主张取材于现实生活,抒发真情实感,不事雕琢,与当时的主流诗歌流派江西诗派形成鲜明的对比,以黄庭坚为代表的江西诗派主张以丰富的书本知识为写诗的基础,提出“点铁成金”和“夺胎换骨”的理论,讲究“无一字无来处”。张九成的诗歌无疑给当时的诗坛带来了一股清流,他面对现实,抒发内心的真实感受,完全摈弃了江西诗派埋头典故、无病呻吟的流弊。这首诗便是诗人至庾岭寻梅不遇的情况下写的一首小诗,浅显易懂,明白如话,却又清新雅致,寥寥数字记下了诗人寻梅不遇的失落之情,有“元白”遗风。

中国古代官吏贬谪现象的发端可以追溯到远古的流放刑罚,到秦朝形成体制,在清朝被废除,大约经历了几千年历史。而贬谪文学的出现自屈原始,在唐、宋年间达到鼎盛。中国的贬谪文学在文学史上占有很重要的地位,很多文学大家在贬谪期间都著述颇丰,譬如屈原、李白、苏东坡、刘禹锡、柳宗元等等。从京城或身居高位被贬谪到偏远萧条的蛮荒之地,远离亲人和朋友,这些长达多年甚至数十年的贬谪生活,都会给他们的身心造成不可磨灭的印记。为了排解心中的忧愤抑郁之情,他们往往会将自己的所见所感转化为精神的升华,将自己的思想和意志寄托于山水文字之间。而种种生活的磨砺也会让他们的思想日趋丰富深刻,作品自然脱颖而出,与日月争辉。贬谪诗歌的内容大致可以分为两种类型:第一类是咏物抒怀诗,这是诗人游玩时对景物的描写以及对大自然的喜爱及回归自然的愿望,诗人身陷贬途,不改前志,通过所描写的景物表达自己的志向,借助诗歌所写意象的特征,传达自己与之相同的品质,如对梅、竹等事物的吟咏。第二类是记述日常之诗,这部分诗歌在很大程度上直接描写诗人的日常生活,反映他在谪居岁月中的精神状态和内心世界。因此,贬谪文学也为我们探寻诗人在贬滴生活中的心态及情感提供了重要帮助。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