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砂壶经典传器系列《五》井栏
器型解读:井栏壶,由陈曼生首创,可谓是壶型变化最多的一款壶。单说曼生井栏,就有很多样式。井栏使井口高于地面,在实际生活中至少有三种功能:第一、防止沙尘刮入井中,污水流入井中,起到清洁卫生的作用,盖上井盖,还可阻挡顽童向井中撒尿,歹人向井中投毒;第二、防止人们因天黑或醉酒而不慎跌入井里,特别防止寒冬井边冻冰时汲水人滑入井里;第三、防止井水外溢,井溢在古代被认为是“妖象”。井栏壶是传统款式之一 ,仿水井石栏圈的形式所制。 可分为 高井栏 矮井栏 和方井栏(六方 八方)。井栏壶周身皆由弧线构成,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壶身难圆似方沉稳而不凝带。斜斜向上的管状流和重心略为下沉的环形把,前后呼应。壶的造型简单却无以增减,再三观之韵味无穷。初夏一日,制壶知己彭年来访。曼生设席庭院,以紫砂茗壶为题,互交心得。彭年问近日可有新思?曼生摇头曰:“近日公务繁忙,未曾拾得!”彭年曰:“勿躁!万物皆可成壶!”曼生曰:“但求精!”二人相饮甚欢。庭院之南,有一深井,恰一丫环于院中井边取水,栏高水深,丫环腰身弯得似一只彩虾,二人见状相视而笑。曼生当即描绘开来,数遍终成一壶。彭年曰:“此壶命为汲水壶如何?”曼生摇头曰:“此壶天成,唯曰井栏。”来看一下井栏壶的众多款式:
▲曼生井栏
▲ 杨彭年制江听香铭井栏壶
▲曼生井栏
▲曼生井栏
▲杨彭年 井栏
▲ 朗岑制、曼生书 倒把描金井栏壶
▲曼生井栏
▲曼生井栏
▲ 何道洪 六方井栏
▲八方井栏
顾名思义,其造型源于井栏。“井栏”一词,传统文化中多见,如“命理之学”中有“井栏”一格,陈式老架二路太极拳谱第四十一式为“回头井栏直入”。实际生活中的井栏即井之护栏,亦名井床,井干。古人掘井多置井栏,有的还置井盖,井顶,井亭,它们即可护井,又能起到美化环境作用。
顾景舟 时乐井栏壶
顾景舟
▲顾景舟 井栏
▲顾景舟 井栏壶
▲顾景舟 矮井栏
▲顾景舟 矮井栏井栏壶体态端庄,壶盖略鼓,周身线条圆融有力、简洁明快,壶身虽圆似方,沉稳而不凝滞。壶身前后分出流嘴执把,前端流嘴短促,向外倾斜,后端执把作半圆形,前后呼应,整器造型洗练却无以增减。
顾景舟制 亚明书画壶呈直筒形,腹部略带弧形,短曲流,环形柄,圆盖,钮身上圆腰束。与传统井栏壶相比,壶身线条更加圆润,壶的肩部由传统的直角改为抹角,壶盖益见简洁,壶柄去掉了飞部,故而壶身、壶盖、壶流、壶柄四位一体,整器各部融恰共生,浑然一体。壶盖内部钤阳文「顾景洲」,底部钤「景舟制陶」。此壶一面刻亚明所画江岸孤叟煮茶图,远处群帆竞渡,更显江岸萧索。画首题「癸酉(1993)年夏 亚明」,浅刻「亚明之印」,画面左下角跋「近水山庄」方印。另一面刻亚明书「读书写画听雨饮茶」四大乐事,引首钤「觉斋」款,后跋「亚明」,钤「亚明」方印。亚明,生于合肥,祖籍苏州,少年时期参加新四军,1941年毕业于淮南艺术专科学校,期间常与吕凤子、钱松嵒、周怀民、秦古柳等人游,解放之后在江苏文联筹委会结识傅抱石、陈之佛、钱松嵒等大师,其艺更臻。更在1960年代和傅抱石、钱松嵒、宋文治、魏紫熙等人创立新金陵画派。晚年长居苏州,居所取名「近水山庄」,斋号「觉斋」。顾景舟在建国以后,与亚明之交甚笃,顾除了1948年与吴、戴、江、唐合作五把石瓢壶以外,建国后已经很少和文人雅和,制作成套成批之雅赏作品。第二次著名的文人唱和之作,要等到顾景舟人生的最后几年,由亚明发起,才有机会出炉。1989年起,新金陵画派的砥柱人物亚明发起书画名家和制壶高手合作了180余件紫砂壶,其中顾景舟和亚明、魏紫熙等大师联手之作,可谓传统文人间雅集唱和之煞尾。这一批紫砂壶中,顾魏连珠的作品曾经出现在北京保利2011年春季拍卖会上,成交价逾一千万人民币。顾魏壶和顾亚壶同为井栏式,亦书亦画,且二人皆为新金陵画派领军人物,和傅抱石、钱松嵒、宋文治并称「金陵五老」。新金陵派之画风重写实,倡写生,所写多江南风光,秀丽雄奇。五把石瓢壶主人,如吴湖帆、江寒汀和唐云等人皆取法传统,先师古人,并师造化,所写清新雅丽,为传统文人画硕果仅存之辈,故而五把石瓢壶所镌笔墨,尚余明清遗风。观乎此壶和顾魏壶,壶和书画随取自传统,然多有新意。此壶的井栏式样便多有损益之处,如舍壶柄之飞起,去肩线之棱角,故成其圆润流畅。而亚明所写此图,老叟煮茶颇有任伯年笔意,而群帆竞渡一反传统孤帆远去之构图,却更添秋瑟寂寥,可见传统与创新之间,游刃有余。图中所题癸酉年,即为1993年,彼时顾景舟已是人生迟暮,而亚明亦是古稀之年, 吴湖帆、江寒汀、傅抱石等人早已沉泉,在此时亚明找到顾景舟制作这一批紫砂壶,成就了最后的文人与艺匠的惺惺相惜,也成就了最后一批顾景舟制的绝唱。
这把井栏壶是顾老晚年最重要的“文人壶”之一。此壶在汲取“曼生井栏”造型精髓基础上加以改良,将文人画家的墨宝与紫砂壶完美结合,将紫砂引向“工艺与文化”相结合的艺术殿堂。 1989年,时任江苏美协主席的亚明先生在此壶底部题铭:
「壶自先秦有之,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这是亚明给予顾老壶艺极高的评价,也是唯一一把刻有合作艺术家评价的景舟紫砂壶。由当时的参与人、见证人葛陶中、潘春芳教授证实,亚明是在壶身、壶底直接落墨,并无纸本墨稿,所以,二人合作的此壶为绝迹孤品。顾、亚合璧,浑然天成,小小一壶,以高圆形井栏扁压而成,造型大气浑朴,调泥及制作水平精湛,扑面而来的是大家气象与超越凡庸的艺术美感「紫砂始于明正德,至今五百年,高手不过十余人。顾兄景舟当为近代大师。顾壶可见华夏之哲学精神、文学气息、绘画神韵。」本件紫砂壶完成后两年,顾景舟便与世长辞。存世的五把石瓢壶和数只井栏壶,我辈能得之一见,便可叹今之视昔,游目骋怀,后之揽者亦将有感于斯壶矣。
顾景舟钤印:景舟七十后作(底款);顾景洲(盖款)壶呈扁圆形,圆腹下宽上窄,略带弧形,短曲流,环形柄,圆盖,柱形钮。与传统井栏壶相比,壶身变矮,壶盖设计也更见简洁,壶柄去掉了飞,使之整体更沉稳、更明快,壶的肩部由传统的直角改为抹角,使壶身与流、盖、柄搭配更自然协调,有一种柔和之美。壶由上好紫泥制成,工精技巧、华而不腻、润泽沉稳,全器浑圆雅致,于简练中见大家风范。
顾景舟钤印:【底款】景舟七十后作【盖款】顾景洲“顾景舟制矮井栏壶”创制于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此壶泥质紫润、沉稳,做工精美、细致,器型古朴、饱满,为顾老晚期作品之一。“矮井栏壶”为砂壶款式中一件经典之作,在“曼生十八式”中便有此款壶式。顾老在“曼生井栏壶”造型的基础上,对点、线、面及细节处理加以改动,将壶体下部做加宽处理,使壶体更趋丰腴;把原作每处的“锋角”演变为“圆角”,作品更显刚中有柔,线条流畅,搭配更趋完美。此壶呈圆柱状,上窄下宽,短直流,耳状把,扁圆钮,圈足,体现了紫砂传统器简洁、明快、素雅、精炼的基本特征。整器线面处理得当,自壶钮、壶身、壶流、壶把乃至足部无一折角。远近观之,全器浑圆雅致,造型优美,气韵生动,充分展现了作者的老练与娴熟的功力。顾景舟先生在紫砂这一艺术领域所取得的成就不单单来自于其制壶本身,也来自于先生对古壶研究作出的杰出贡献,并在其一生各个阶段都有对古器形的临摹、创作,此“顾景舟制矮井栏壶”便是先生对古器型再创作的一件代表作。
顾景舟见《当代紫砂茗陶录》
顾景舟魏紫熙书画1989年,由金陵画派著名艺术家亚明发起的书画名家与制壶高手合作,共制180余件,众多作品中,以此件最为出众。
清嘉庆 杨彭年制江听香铭井栏壶赭黄色胎泥,胎质细密,手感平滑。壶身两侧镌刻长篇行楷铭文,一侧正书刻:“惟唐元和六年,岁次辛卯,五月甲午朔十五日戊申,沙门澄观为零陵寺造常住石井栏并石盆,永充供养。大匠储卿郭通,以偈赞曰”。“此是南山石,将来作井栏。留传千万代,”连接另一侧铭文“各结佛家缘。尽意修功德,应无朽坏年。同沾胜福者,超于弥勒前。摹溧阳零陵寺唐井文字作茶具充孏堂清供,嘉庆乙亥初冬,听香居士并记,杨彭年艁”。井栏壶是曼生壶式之一,造型灵感来自溧阳零陵寺中之唐代古井。壶上51字是唐代石井文字,此壶书刻、刀工遒劲刚健,表现出上乘的书法刻字功力,也绝妙地表现出千年古井的朴拙意韵。此壶底款“阿曼陀室”,应属陈鸿寿向杨彭年订制赠与师友茶具,并由幕客江听香书铭。曼生此井栏式可参照上博、南博相类藏品,壶铭大致相同,仅有月令及上款人之别,可资比较。此壶见证了曼生与同代文士之友谊,弥足珍贵。把下钤篆书阳文“彭年”小方印为杨彭年常用印款。杨彭年,字式泉,号大鹏。清嘉庆年间制砂壶名艺人。生卒不详。荆溪人,一说浙江桐乡人,弟宝年、妹凤年,均为当时制壶名艺人,善于配泥,所制茗壶,玉色晶莹,气韵温雅,浑朴玲珑,具天然之趣,艺林视为珍品,当时常为溧阳知县陈鸿寿制作《曼生壶》,历来为鉴赏家所珍爱。江步青,乾隆-道光年间钱塘人,书法家,与高垲、张国裕齐名,著有《定香亭笔谈》。陈鸿寿,字子恭,号曼生,1768-1822,原籍浙江钱塘。擅长砂壶设计,书画,是著名的“西冷八家”之一。嘉庆六年(1801年)任何淮安同知。诗、文、书、画、皆以资胜。为溧阳知县时,公余时辨别砂质,创制砂壶新样,设计壶样十八式,请制陶名工杨彭年、杨凤年兄妹,邵二泉等制造,然后由陈曼生及其幕客江听香,高爽泉,郭频迦、查梅史等铭刻书画装饰,世称“曼生壶”。造型有石铫横云、井栏、合欢、却月、半瓦、方山、瓜形、覆斗等式。陈曼生,酷嗜摩崖碑拓,所刻铭文篆、隶、行皆有,篆刻追踪秦汉。曼生壶底部常用“阿曼陀室”、“桑连理馆”印记,且有“彭年”二字小章。评述:“曼生壶”,以壶底钤“阿曼陀室”,壶把下“彭年”印款者,最为经典。此壶较之其它曼生壶,尤显壮硕,壶身两侧通篇铭文,洋洋洒洒,书刻俱佳,金石味具足,耐人玩味。曼生壶传世稀有,目前大半收藏于公家文博单位,极少释出于拍卖市场,藏家岂容错过此次藏宝的良机。
陈曼生 飞鸿延年井栏壶此壶泥料细腻,壶身呈井栏状,整器制工细致连贯流畅,器身刻“汲古之功,曼生”壶底采用汉瓦当飞鸿延年图案。是陈曼生与杨彭年合作创制的曼生十八式之一,称作“飞鸿延年壶”。此壶造型本于陈曼生任职溧阳当地的一口井。此件拍品为余绍宋旧藏,后为浙江省博物馆收藏,今退还。
清 陈鸿寿制刻梁同书紫泥加砂井栏壶
顾景舟 高井栏
王寅春
清,曼生记白泥绘花卉蝠纹 井栏此壶造型简约,色泽偏黄泛紫,风格高洁古雅。这件井栏壶壶身为偏扁,宽口,短直流,圆形把,嵌盖,桥形钮,整体造型,粗细对比,曲直相生。弧腹上用白泥绘石榴、竹叶、蝠纹,线条流畅,气韵生动,意境深邃,寓意吉祥;壶盖上亦有白泥绘蝠纹。画意疏朗传神,意境深远。全器造型简洁朴实,比例协调,泥料温润,气度端庄,风格雅致,流把匀称自然。壶底部吟有朱文花押风格的“曼生记”印章,文人气十足。用白泥绘制纹样,是陈曼生中期的风格特点,据专家推断此壶应属于陈曼生早期尚未与杨彭年合作时的作品,有着特殊的代表性和意义,保存至今,殊为难得。
顾景舟谭泉海刻
瞿应绍
何道洪
杨彭年
周桂珍
清末 王东石制,虚谷题诗
徐徐
袁小强
李碧芳
吴群祥
陈国良以上是传统井栏。接下来放几把,六方井栏
华健
尹祥明再放几把八方井栏
潘持平制 沈汉生刻
唐彬杰再放几款有特色、有所变形的井栏壶
朗岑制,曼生书 倒把描金井栏
徐汉棠 牛盖井栏
程寿珍
周洪彬 大蕴井栏
马群东 井栏
1989年作 顾景舟 魏紫熙合作 矮井栏壶
清 杨彭年制 曼生井栏壶
顾景舟 井栏壶
曼生井栏壶
现代 高提梁井栏式紫砂壶 底款:荆山壶隐(顾景舟)
清嘉庆 杨彭年制、陈曼生刻阿曼陀室款紫泥井栏壶
顾景舟 近现代 井栏壶
顾景舟制 矮井栏壶
清嘉庆 杨彭年制 江听香铭井栏壶
顾景舟 井栏壶
清 阿曼陀室 杨彭年制井栏扁圆壶井栏壶的造型多样,哪怕是一个小细节的改变,都会给我们带来惊喜,这就是经典茗壶的一种魅力,我们在身心愉悦的同时,更应记取井栏壶的精神品格:学识有如人生必备之水,唯不停汲取,才能修身养性,不断丰富和完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