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鄱阳湖诗选》173期||余晓:我用阅读填补时光的缝隙

余晓诗选


作者简介:余晓,原名余军喜,男,江西鄱阳人。鄱阳青年诗社副社长,鄱阳县诗词学会会员,上饶市作协会员。现为幼儿园园长。作品发表于《江西工人报》《长江诗歌》《鄱阳湖文艺》《信江》等报刊杂志,入选《2016年江西省谷雨诗会交流作品选》《2015年南昌诗歌精选》《澜——鄱阳青年诗社2014—2015年度诗歌精选》等选本,并结集于《中国诗歌》(第三卷)。曾获上饶市诗词大赛二等奖等奖项。

作者诗观:诗歌是现实的疼痛,也是心灵的呐喊;形式美是诗歌的羽毛,情感饱满才是诗歌飞翔起来的翅膀;一首好诗不但能抚慰作者的心灵,还应该照亮读者的思想或灵魂;不是所有写诗的人都是诗人,也不是所有的诗人都能写出好诗,诗人的迷人之处是他对生活的热爱和对人的真诚,以及对语言的狂热追求!

诗人余晓


余晓诗选(第五辑)

我的书桌

(1)

我把书桌安放在东湖

以多情的湖水为墨汁

用妩媚的柳丝作画笔

在青山绿水间

画城市的光影

画鸟鸣的清脆

画人们脸上的花心里的芽

(2)

我把书桌安放在昌江

以苍茫的江水为墨汁

用舒展的船帆作画笔

在汹涌的人世

画炊烟袅袅

画稻香阵阵

画母亲远眺的炯炯目光

(3)

我把书桌安放在鄱阳湖

以浩瀚的湖水为墨汁

用翱翔的鹤翅作画笔

在蓝天白云上

画柔草的舞姿

画鱼虾的欢畅

画故乡对游子

波浪翻滚般的殷殷召唤


奶奶

抱歉。奶奶

于我只是一个名词

类似小学时抄袭的作文中

一盆未曾见过的花卉

除此之外,我能

联想到她的额头

刻着岁月的碑文,却无法

触摸到她的脸庞

是否有着石碑般的坚硬  冰凉

“余冯氏老孺人之墓”

有姓无名的一生

模糊而真实的存在

让我无数次在梦魇中

面对着一张张陌生的面孔

深情地呓语

直至多年后,侄子

喊出了一声——奶奶

母亲笑了

那时,一抹暮光

栖息在心头

霎时,奶奶

具备了一个形容词的

丰富和饱满


我用阅读填补时光的缝隙

电网检修,停电一天

手机没电网络断线

曾经目不暇接的生活

突然如钟表般停摆

从身体到思想

错位的裂隙不断蔓延扩展

坐卧不安,魂不守舍

拭去书本上的灰尘

女娲娘娘的五彩石

顿时光芒闪现

一个字就是一颗石子

不断地,不断地

填补进时光的缝隙里

窗外,乌云消散

万物开始明亮地生长


我在废纸上写诗

我在儿子的草稿本上写诗

我在香烟的包装盒上写诗

我在看过的旧报纸上写诗

我在被生活抛弃的日历上

写下的诗,成了我

不被生活抛弃的理由

在废纸上写的诗多了

我渐渐懂得:废话大多

会贬低生活的价值,口水大多

会玷污稿纸的清白,循规蹈矩的

文字和流水线上的玩偶殊无二致

我也明白,在废纸上写诗

无非是从旧事物的沙堆中

披拣出金子般的新奇和惊喜

然后,赋予它们情感和呼吸

在新旧时光里,让自己

换个姿态更好地活下去


突然

——悼大舅

突然,狂风骤雨

涤净了大舅的前半生

嗜酒、擅猜拳的他

着中山装,戴鸭舌帽

匆匆奔赴下一场宴席

红光满面,春风得意

突然,电闪雷鸣

映照出他的后半辈子

一个耳背戏迷的郁郁寡欢

一个高龄尿毒症患者的视死如归

就让雷声再响亮点吧

愿一生爱热闹的他

在轰轰烈烈中活着

也在轰轰烈烈中安息


离乡记

县城的房子即将入住

从看房、买房到装修

我总是不厌其烦地

向父母、向乡邻

描述每一个细节

就像换季的风

不断地吹

一点一点地

渗透、演变

希望,那天

我真的离开

他们已经适应

而不认为

是一次逃离

或者背叛


河流的故事

喧闹几天的

河流,又恢复了

往日从容的流淌

关于那个跳桥自尽的男人

以及他身后的女人们、债务

再加入一勺丰富的想象

就成了宴席上必不可少的开胃菜

爱也好,恨也罢

它们都是流动

并将远逝的一部分

没有人,能从一条河流中

打捞出水花的跳跃,也无法

挽留住它与生俱来的流淌


夏至

你走

如春风隐退

夏至

似与君初见

人生总是如此

不是经受热恋的煎熬

就是承受思念的炙烤


阿婆的账单(组诗)

电费

月底,阿婆

电费两元

每日用电二三小时

够一支40瓦的灯泡

照亮遗像上老伴的安详

照亮定格在合影里的

儿孙们的精彩世界

就连躲在她身后的旧时光

也能一一照亮

水费

阿婆习惯用水缸蓄水

把自来水龙头拧开一点点

一天到晚,一点一滴地滴

一来可以澄清水中杂质

二来可以增加水的氧量

至于三吗,水

一点一滴的往下滴

水表慢走能省下一笔水费

当然,重要的是

阿婆听到水的滴答声

便有了一份从容

浣衣、淘米、洗脸、沏茶

行云流水般的生活

仿佛,回到了从前

儿孙们绕在膝下的喧闹

阿婆的资产表

阿婆的生活

基本上自给自足

米是责任田产的

菜是自留地种的

钱是用劳动换取的

可阿婆的人生资产表

却永远无法做到收支平衡

对于本分传统的她

债务一栏是零不足为奇

但拥有儿孙两代人

无法偿还的债权

就让人肃然起敬

《鄱阳湖诗选》公众号平台


顾        问:谭五昌

主        编:石立新

执行主编:吴红铁

副  主  编:许天侠

编        委:关   北   余   晓  刘淑娟

毕海平  陈昱峰

微  信  号:poyanghushixuan

投稿邮箱:245187136@qq.com

350378126@qq.com

纸媒支持:《鄱阳湖诗报》

《鄱阳湖年度诗选》

投稿须知:请作者精选诗歌6首,并附个人简介、诗观、照片、微信号、详细通联信息同时投至以上两个邮箱,本平台按照投稿先后顺序择优展示,诚挚欢迎全国各地诗友投稿支持!

本期责编:夜康桥


《鄱阳湖诗选》微信号:

poyanghushixuan

请扫一扫或长按微信二维码关注。

欢迎订阅、投稿!

感谢支持!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