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吾十有五而志于学(2—4)
孔子时时处处强调“德”,强调“为政以德”。立身立德,关键在于明志。明志则应该从小开始,进而才能立身、求道、进德,一生孜孜以求,就可以达到至高境界。那么孔子的一生是按照什么标准去要求自己的呢?
子曰:“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注释】
有,同“又”。十有五,即十五岁。
志于学,有志于学问。学,这里指学说、学问。
立,自立,找到自己的位置,在社会上站稳脚跟。即有自己独立的见解,可以立足社会。
不惑,有自己的主见,不被外界纷繁的事物所迷惑。
天命,知道天道运行的规律,引申为能够准确把握人生、社会的基本规则。
耳顺,对此有多种解释。一般而言可以理解为,无论听到什么样的言语都不会大惊小怪,即使面对那些于己不利的意见也能正确对待。
从心所欲不逾矩,从,遵从;从心,随心所欲;逾,越过、超越;矩,规矩、法度。
【译文】
孔子说:“我十五岁有志于学问;三十岁能够在社会上自立;四十岁能不被外界纷繁的事物所迷惑;五十岁认识到天道运行的规律;六十岁能正确对待各种言论,特别是可以听逆耳之言;七十岁能随心所欲而不超越法度。”
孔子以叙述自己的学习和修养历程,来说明人生是一个随着年龄增长,思想境界逐步提高的过程。具体可分为三个阶段:十五岁到四十岁是学习领悟、逐步积累成长的阶段;五十到六十岁是安身立命、不受环境左右的阶段;七十岁是主观意识和为人准则高度融合、成为一体的阶段,即道德修养达到最高境界的阶段。由此可以看出,人的道德修养并非一日之功,而是终生之事;并非突击而成,而是要经过长期学习积累、循序渐进。人要达到道德修养的最高境界,必须实现思想与言行的高度融合,随时随地都能自觉地遵守道德规范,而不是故意、勉强为之。
十年树木,百年育人。孔子用自身的历程告诉我们,人的一生要成就一番事业,自幼立志非常重要。而且“志于学”,不能仅仅停留于一般的知识,而是应该高度重视道德修养这门高深的学问。但是,现实境况却不容乐观。教育被分数所替代,每逢中考高考,各地都会热炒“状元”。许多“名校”依靠从各地挖来的优生,年年以考上北大、清华的高升学率作为炫耀的资本,成为继续在各地挖墙脚的招牌,如此形成一个高考产业链,以至于将这种压力层层传导至初中、小学、幼儿园。从幼儿园开始,奥数成为标配,各种补习成为幼儿园、小学教育的主业。尽管国家主管部门三令五申严禁学前教育“小学化”,但收效甚微。学校育“德”的功能更是被丧失理智的功利化挤压到教育的边缘。
教育是慢而细的事业。一个原本应该慢下来的伟大工程,却因急功近利而充满浮躁。“志于学”必须至于德,从“志于学”到“不逾矩”急不得、快不得,文火慢炖才是真功夫。只有在关注分数的同时,更加注重培育独立、健全的人格,让“名校”真正能够育出“名人”,这个社会才会赢得未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