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镜365】孩子休学玩游戏,怎么办?
图画:焯焯
案例——
男孩,初一,今年疫情期间沉迷网络游戏,开学后未去上学,目前休学在家。亲子关系差,每天只玩游戏一件事。去医院检查过,身体无精神疾病及器质性病变,心理上情绪问题突出,面对困扰选择逃避。诉求:1、孩子的网络游戏成瘾问题。2、孩子自信心及解决问题的能力
解析……
复学的行动已经慢慢的开展,但是伴随着“疫情假期”过长而导致的诸多问题也暴露出来,而网瘾就是其中最明显的一个。
求关注。
对于玩游戏的青少年来说,这个平台(环境)是他们最愿意也是最享受的地方,因为这是可以证明他们活着的价值的地方,一切能让人着迷的人事物都是动心通神的,也都是自制力和自律不足的表现。摄人心魄,这就是游戏开发商的宗旨,不得不说游戏开发者才是心理大师(心术大师),他们知道怎么控制一个人的思想和行为,从而运用虚幻来完成现实生活的转化,所以,内心空虚的人一旦被捕摄,短时间内是无法自拔的。这里我们不分析游戏开发,而是探索一下为什么游戏对于青少年这么有吸引力?我辅导的网瘾家庭大多数是母亲管教,父亲缺席的情况,也有偶尔参加心理培训,通过碎片化的知识学些方法回去用,这算是比较优秀的家庭结构;还有个别家庭可以用支离破碎来描述,这里就不一一列举了,比如隔辈带养,离异教养,贵族包养等,都是培育网瘾少年的有机条件,同时,也有看不到的背后真相是父母和监护人需要注意的。其实游戏本身没有问题,在没有电子游戏的时候,小孩子的游戏都是和户外挂钩的多些,所以,玩是人的天性,而游戏是人一辈子都不可或缺的生活项目,工作何尝不是一场人与人、人与钱的游戏呢?那么,唯独不同的就是形式的改变,而当下的游戏对于“人性”方面很下功夫,在这里可以获得友情、尊重、成就、认可、肯定、发泄、释放、野性、幻想、喜悦、自信、自尊、自由、自在、自我等等,而这些在现实生活中很难获得,比如自由,学校和家庭制定的规则根本是不完善而僵硬的,甚至是孩子根本无法遵守,也不愿意遵守的,因为遵守之后对自己没有好处,所以,他们宁愿被骂被打被侮辱,也要冲出枷锁,不愿做芸芸众生。而这样做的背后真相只有一个,就是被关注,而且是得到认可的关注,并不是指责和谩骂的关注(那些几个月才能和孩子见一面的父母就需要深思取舍的问题了),孩子是人,是有血有肉有思想的人,人总能找到让自己舒适的方式活着,哪怕是以死为条件,也是舒服的,何况游戏?既然我们已经找到了孩子专注(我觉得玩游戏是好事儿,至少是精力集中的表现,只是没有得到父母师长的认可,所以我认为用专注而不是沉迷会更好)游戏的动因,那么为什么孩子屡次三番的就是不能舍弃游戏呢?父母的改变和提升啊!我辅导过的一个案子,父亲和儿子一起玩游戏,休学半年多,孩子现在已经专科毕业工作了,节假日带着父母郊游。这个案子给我的启示就是:孩子终究是孩子,你只要跟TA在一起(不犯法)经历,一起总结,一起成长,结果是孩子比你更在乎亲情,更在乎你。而我们很多父母都是想要控制孩子,让孩子听从自己的,而且还要按照自己的设计轨迹去做,这是多可悲的事儿,难道现代父母就没听说过“因材施教”的成语吗?所以,对于“屡教不改”“改了再犯”“屡改屡犯”的父母,两个字:活该!孩子在找不到别的方式来引起父母师长的关注,只有玩游戏是可以瞬间把你们的精力拉过去,这是多么有意思的事儿呢?这游戏是多么好玩呢?父母是不是需要深刻自我检讨呢?你到底想要一个怎样的孩子?想要一种怎样的亲子关系呢?
总结,正向积极的关注,亲密无间的陪伴,系统规律的引导,对于青少年是非常非常重要的,我们也总能看到轻松父母,快乐家长,难道他们的情况不值得我们去研究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