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航海家汪大渊
汪大渊,元朝时期的民间航海家。字焕章。南昌人(今南昌市青云谱区施尧村汪家垄)。至顺元年(1330),年仅20岁的汪大渊首次从泉州搭乘商船出海远航,历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横渡地中海到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经澳洲到加里曼丹、菲律宾返回泉州,前后历时5年。至元三年(1337),汪大渊再次从泉州出航,历经南洋群岛、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非洲的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至元五年(1339)返回泉州。他一共航海过2次。
人物简介
元代著名航海家汪大渊,字焕章,江西南昌人,其出生地尚存一首排工们的号子《南昌城南掌故多》:"南昌城南掌故多,将军渡口波连波嘿;象湖源上风光好哟嗬,施家尧去划龙舟来嘿;王老丞相来迎接哟嗬,相府千金坐花楼罗嘿。汪家垄住航海客哟嗬,飘洋过海到夷洲罗嘿!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手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分为100条,其中99条为其亲历,涉及国家和地区达220余个,对研究元代中西交通和海道诸国历史、地理有重要参考价值,引起世界重视。1867年以后,西方许多学者研究该书,并将其译成多种文字流传,公认其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西文学者称他为"东方的马可·波罗"。
人物生平
幼时
汪大渊生于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从小聪明好学,深得父母钟爱,望其长大成才,故取《论语》中"焕章"。汪大渊果然不负所望,成为举世闻名的航海家。
青年
他先游历了当时中国南方最大的商港、也是当时世界最大商港之一的泉州。看到各种肤色和操各种语言的人们,摩肩接踵;看到琳琅满目的中西奇货,堆积如山;港湾里停泊着来自世界各地的各种各样的大小船只;特别是那些中外商人、水手所讲的外国风情,是那样的生动、有趣。这些都深深地打动了汪大渊的好奇心,后来促成了他两度远洋航行的壮举。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搭泉州远洋商船,从泉州港出海了。
一行人直抵作为中转站的海南。然后穿过西沙群岛,先后经过交趾和占城,到达当代的柬埔寨海岸。在吴哥王朝尚存的阶段,汪大渊目睹了风格奢华而诡异的佛教寺庙。君王的宫殿前都放着金象、白象、金孔雀、玉石猿猴等宝物,令人感觉眼花缭乱。由于常年气候温暖,这里的田地肥沃,农产品十分充足。贵族们的家居和饮食器具都由黄金铸造,以至于在当时外人眼里格外华丽。
出于维持贸易需要,许多南洋君主都对主要的货源提供者给予特殊关照。作为唐人的汪大渊就发现,这里的情况和占婆类似,即使自己杀人也不用偿命。但土人杀死自己或同伴,则需要一命偿一命。所以有很多人为躲避蒙元灭宋战争,提前离开了故乡,在这里当地入乡随俗。本地女性也保留了南洋地区的原始习俗,需要在成年后去附近寺庙破处。男子也会向外来宾客兜售妻子,并以行情看涨为荣。
随后,汪大渊离开这片男性乐土,访问了民风彪悍的暹罗。再从泰国湾搭乘小船,来到了当代的新加坡岛,以及更靠南方的加里曼丹。这些民船都会配备家丁武装,在遇到袭击时进行抵抗。通过弓弩和原始火器,将经常出没的马来海盗射退。
在加里曼丹的渤泥和文莱,一行华人依旧得到当地部族的热情款待。即便在酒宴上喝酒上头,自己的行李也会在醒来后依旧分文不差。这些南洋佛国几乎没有战争威胁,所有人都沐浴在佛教文化的慈悲光环之下。全国政务也比较简单,仅仅依靠一个税务官就能将收支打理的井井有条。由于气候炎热,居民们会选择在白天休息,等到夕阳西下才出来劳作。虽然工作时间不长,但是当地的火山灰质土壤具有很强肥力,可以保证足够的农业产出。外商可以用白银、赤金或铁器交易,换得玳瑁、梅花片脑、肉豆蔻、小丁皮等特色物产。这些香料也将在数个世纪后,牵引着西方殖民者来此掠夺征战。
也是在加里曼丹岛上的勾栏山,汪大渊和同伴找到了之前的元朝远征军残部。他们可能来自于南宋故地、中原或者塞北。如今却在热带气候和疾病的折磨下,被周遭土人包围。除了勉为其难地谋生,再也没有机会看到江南和者塞北的故土。
在随后的苏门答腊之行中,汪大渊访问了盛极一时的三佛齐王国。虽然这里同样处于温和的气候,但是国内民风彪悍好斗,君主必须采用重刑制度管理。而且国内百姓要随时响应征兵号召,所以是人人敬畏的南洋一霸。但是为了应对季节性的风暴灾害,当地平民都是船户。一旦出现退潮、风暴的前兆或海啸,他们就会及时迁徙到风平浪静的地区,以求减小损失。
在旅程中,汪大渊也看到一些当时人还不太重视的资源。比如在小巽他的松巴哇岛,海边的泥土中会冒出黑色粘稠液体。可以被加工为墨水,也能做取暖燃料,乃至用于猛火油柜的制造。当代的我们知道,这种黑色液体就是石油。印尼也依旧是东南亚最丰富且重要的原油产区。
当然,有的地方貌似温柔乡,其实对外来者非常危险。比如水质较差的东帝汶地区,不仅疟疾丛生,而且是结石病多发的地带。当地的土人酋长经常驾船载着妇女寻欢作乐,但却很容易造成传染病流行。外来商户极其容易受到感染,并在回程途中成批毙命。
离开南洋腹地后,汪大渊的小船利用印度洋冬季风,穿过了风高浪急的马六甲海峡。在这个过程中,巨大风浪让罗盘都一度失灵。虽然一行人经过了考验,但海面上的龙骨和破木片都在暗示,有人已经因天气而不幸遇难。
经历了九死一生的考验,广袤的印度洋的世界开始呈现于汪大渊眼前。在亚非拉三大洲的多边贸易中,他们将见到很多来自意大利和阿拉伯的商队。这些人往往将欧洲的珠宝、武器和工艺品卖到北非,再将东非奴隶、北非和西亚的骏马贩卖到印度。最后将次大陆的宝石等贵重矿物,带回家乡出售。
在印度东南的科罗曼德海岸,汪大渊看到当地男女会戴头巾或者纱丽。一些出身刹帝利种姓的女性也善用梭镖习武,还会取蛇毒帮助战斗。本地的农业条件和经济模式也丰俭由人,取决于土地肥沃程度和对外贸易的依赖程度。他们甚至在纳加帕塔姆的海岸上,看到修建于1267年的的大型砖塔。那是南宋使节访问时留下的纪念碑。在汪大渊的年代,还被航海者作为标识使用。
印度西南海岸的卡利卡特,以盛产胡椒粉而闻名。这里同样土地肥沃,且人民尚气用事,喜欢携带弓箭等武器出行。但马拉巴尔海岸的其他区域就物产不够丰富,许多海中岛屿有虫蛇横生,让人类难以接近。但特定小岛却盛产昂贵的红宝石,在海外市场上价值不菲。
为了寻找更多的交易机会,汪大渊之后就向波斯湾方向前进。随后还暂时登陆,去往阿拉伯人的巴士拉港。当地居民多如鱼鳞,外貌修长俊美,喜欢穿戴驼毛缝制的白色服饰,抵御昼夜的巨大气候温差。在市政规划上,这些地方往往整洁华美,大量的公共水池和喷泉也都美轮美奂。人们以米麦和羊肉为食,在谋生手段上锱铢必较,喜欢争夺利益。这让汪大渊有充足的的机会进行讨价还价,交易来自三大洲的丰富物资。
接着,汪大渊沿着芳草萋萋的底格里斯河逆流而上,来到了波斯西部的马腊格。他们意外地发现,这里由一个姓陈的汉人充当领主。他曾经是元朝的地方官吏,后来出海自立一方。在他的治理下,马腊格地区兵强马壮,还经常派出骑兵扫荡周边的小国与部族。但是作为放弃体制、独自外出发展的野生势力,他的功绩没有得到官方的认可和记录,所以只有通过民间的记载才留名后世。
此后,汪大渊向南回到波斯湾,并游历了穆斯林心目中的圣地麦加。这里虽然土地贫瘠,但有朝圣者带来的经济刺激。所以依旧能积累巨量财富,并通过水陆两头与三大洲保持密切联系。
在这段旅程的末端,汪大渊再从陆路抵达马穆鲁克统治下的埃及。发现那里在尼罗河水利设施的调节下,保持土地产出较多,使人们生活普遍富足。权贵们身披重甲,骑马放鹰,并以头巾包裹脑袋。出行时有猛兽和黑人奴仆跟随,而且还使用镶嵌金银和名贵珠宝的武器。他们就是让蒙古人屡屡吃瘪的马穆鲁克骑士。
从埃及的红海沿岸南下,汪大渊走曼德海峡和索马里的哈丰角,来到东非的坦桑尼亚海岸。他目睹了当地的黑奴贸易繁荣,围观阿拉伯商人像对待牲口那样,将健壮的土著随意拍卖。除了卖往北非、印度和南洋群岛,还有蒙元大船会用他们充当护卫。瓷器则是具有保值功能的交易硬通货。
越过索马里海角东航,汪大渊折向东北来到斯里兰卡的科伦坡,还有附近的马尔代夫等地,在当地的菩提树下惬意地休息,看着当地的僧众虔诚地礼拜佛陀,带着斗笠的渔夫们在清澈的海水中捕获巨大的海鱼,并有可能拜访了法显和尚修行过的精舍。一路上积累的各种奇珍,让汪大渊可以采购到当地的红珊瑚、猫眼、白豆蔻、木兰皮等特色土产。
返程中,汪大渊等人按原路穿回中南半岛。乘坐的船只经过南沙群岛,需要小心翼翼地避免碰触暗礁。在福建外海,目睹了台湾岛的日出奇观,看到了台湾海峡的潮汐变化。当然还有土著农民们的辛勤耕织场景。最后,汪大渊等人成功返回泉州。此时已经是公元1334年,整个旅途前后耗费了5年时间。
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 年),汪大渊第二次从泉州出航,游历南洋群岛,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大利亚各地,两年后才返回泉州。
主要事迹
汪大渊远航回国后,便着手编写《岛夷志》,把两次航海所察看到的各国社会经济、奇风异俗记录成章,作为资料保存下来。当时泉州路正在修郡志,泉州地方长官偰玉立(称达鲁花赤)与主修郡志的人吴鉴,因泉州是"市舶司"(海关、航运、外经贸职能)所在,"诸蕃辐辏,不能无记",所以将《岛夷志》收入《泉州路清源续志》中,作为附录。后来汪大渊回到久别的故乡南昌,将《岛夷志》节录成《岛夷志略》,在南昌印行。这本书才得以广为流传。但《岛夷志》一书却在元末兵乱中大部分散失,明朝后终于失传。该书被今人评为影响中国的100本书。
个人著作
汪大渊著《岛夷志》的态度是很严肃的,曾说书中所记"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为它作序的泉地方官、著名文人张翥说: "汪君焕章当冠年(即二十岁),尝两附舶东西洋,所过辄采录其山川、风土、物产之诡异,居室、饮食、衣服之好尚,与夫贸易()用之所宜,非亲见不书,慢信乎其可征也。"另一作序者,泉州方志主修吴鉴说:"其目所及,皆为书以记之。以君传者其言必来信,故附《清源续志》(即《泉州路清源志》)之后。"后来明朝永乐年间,随郑和七下西洋的马欢说:"随其(郑和)所至,……历涉诸邦,……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可见该书的内容是真实可靠的。
岛夷志略
节略后的《岛夷志略》还涉及亚、非、澳各洲的国家与地区达二百二十多个,详细记载了他们的风土人情、物产、贸易,是不可多得的宝贵历史资料。书中记载了台湾、澎湖是我国的神圣领土,当时台湾属澎湖、澎湖属泉州晋江县,盐课、税收归晋江县。书中多处记载了华侨在海外的情况,例如泉州吴宅商人居住于古里地闷(今帝汶岛);元朝出征爪哇部队有一部分官兵仍留在勾栏山(今格兰岛);在沙里八丹(今印度东岸的讷加帕塔姆),有中国人在1267年建的中国式砖塔,上刻汉字"咸淳三年八月华工";真腊国(今柬埔寨)有唐人;()泥(今加里曼丹岛上坤甸)"尤敬爱唐人";而龙牙门(今新加坡)"男女兼中国人居之";甚至马鲁涧(今伊朗西北部的马腊格)的酋长,是中国临漳人,姓陈,等等。
岛夷志略 澳大利亚见闻
《岛夷志略》记载澳大利亚的见闻有两节:一、麻那里;二、罗娑斯。当时中国称澳大利亚为罗娑斯,把达尔文港一带称为麻那里(marani),泉州商人、水手认为澳大利亚是地球最末之岛,称之为"绝岛"。汪大渊记载当时澳大利亚人的情况:有的"男女异形,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惟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有的"穿五色绡短衫,以朋加刺布为独幅裙系之。"还记载有一种灰毛、红嘴、红腿、会跳舞、身高六尺的澳大利亚鹤,"闻人拍掌,则耸翼而舞,其仪容可观,亦异物也"。他称之为"仙鹤"。又称澳大利亚一种特有的红得象火焰一样的树为"石楠树"。
汪大渊还记载了澳大利亚北部某地"周围皆水",即指今澳大利亚达尔文港以东一大片沼泽地。所记"有()如山立",即指澳大利亚西北高峻的海岸附着很多牡蛎。还记载有澳大利亚北部海岸的安亨半岛和高达八百米的基培利台地,"奇峰磊磊,如天马奔驰,形势临海。"这些都是真实无误的。《岛夷志略》在历史地理的研究上有重要史料价值,因此很早就引起世界的重视。自1867年以来,西方学者中有十人研究该书,并将该书翻译成西方文字。在《岛夷志略》中有两节详细记载了澳大利亚的风土、物产,应该是见著于世的关于澳大利亚最早的文字记载。可是西方学者,却不敢承认汪大渊到过澳大利亚,因为在汪大渊到澳大利亚后近二百年,欧洲人才知道世界上有这一大陆。
作品影响
《岛夷志略》可以说是上承宋代周去非的《岭外代答》、赵汝适的《诸蕃志》,下接明朝马欢的《瀛涯胜览》、费信的《星搓胜览》等的重要历史地理著作,而其重要性又远远超过这些宋、明的著作。《四库全书总目》说:"诸史(指二十四史)外国列传秉笔之人,皆未尝身历其地,即赵汝适《诸蕃志》之类,亦多得于市舶之口传。大渊此书,则皆亲历而手记之,究非空谈无征者比。"汪大渊两下西洋,游踪的广远,著述的精深,直到清代中叶以前,还是名列前茅的。
汪大渊曾说:"所过之地,窃常赋诗以记其山川、土俗、风景、物产。"《岛夷志略》中大佛山条载:他们的船到大佛山(今斯里兰卡)附近,采集到珍贵的奇异珊瑚,汪氏很兴奋,"次日作古体诗百韵,以记其实。"回到故乡后,豫章邵庵虞先生见而赋诗,迨今留于君子堂以传玩焉。"邵庵虞先生即当时著名文人虞集,他的书斋名邵庵,因号曰邵庵先生。诗人虞集也为汪诗所动,并赋诗唱和,可见汪大渊诗词的高超。可惜汪大渊除《岛夷志略》外,未见有其他著作传世。汪大渊的晚年生活也无记载可寻。但是他对世界历史地理的伟大贡献,是早为中外学者一致公认的。
再辽阔的海都可以从一本书里渡过。
——题记
甲
南昌街头巷尾老人们的口头文学里第一次知道汪大渊的名字,再详尽一点,他们也是一脸茫然。
其实绝大部分人对汪大渊的印象模糊,或许是郑和国家行为的船队过于体面、壮阔,遮掩了汪大渊驴友式的航海。抑或是汪大渊的冒险精神在中庸思想固化的东方不被重视,尤其明中期实行海禁后,汪大渊的事迹近乎封杀,他才深潜在历史的海洋里。
汪大渊留存下来的史料极其单薄,南昌各种版本的地方志均查无此人。他走得太远,必须在一本书里去追赶他,就是那本号称影响中国百本书籍之一的《岛夷志略》,有的线索仍让我们无法读全他,大部分章节让岁月的风吹得散佚了,甚至对他的晚年一无所知,但依然能触摸到一个元朝人特立独行的人生温度。
乙
青云谱施尧村小小的汪家垄显然管控不了汪大渊虎虎生风的脚,他似乎早已明察世事,腹藏万卷书,不屑功名。汪大渊是贪玩的主,元朝太大,一眼瞄不见这个背包客以风为马,尽情放纵山水的快乐。
南昌自唐以来即是内陆重要的造船基地,早就给汪大渊不安分的心灵以幻想。泉州算得上汪大渊的第二故乡,这座鲤城是马可.波罗口中的光明之城,声名显赫地占据了东方第一大港的位置。汪大渊惊愕于泉州对外贸易“市井十洲人,涨海声中万国商”的繁华图景,老谋深算的南宋高宗已不遗余力地展现出这样的大国风范,马背上的元人竟也精明地设计出一套海外贸易的先进制度,鼓励海商们一次次的生死远航,在海上形成一条照顾各方利益的黄金之路,营商之风打破读书仕进的儒生观念,汪大渊开始想海,变幻莫测的海洋在他眼里倒真是一片可以驰骋的原野。江湖虽大,毕竟在四海之内,他渴望更深的蓝,更激烈的雨,更灿烂的阳光。
人生有很多选择,但也做不了太多的事,能把一件做到妙处,可谓是大成功,这次他选择了与帆一起行进。
元代至顺元年(1330),元文宗图帖睦尔的确难以将内讧的元帝国那庞大的身躯从泥潭中拨出来。这些与年甫二十的草民汪大渊并无太大关系,他只是着手准备一次说走就走的旅行。远航是汪大渊对庸常生活的一次叛逃,他不愿苟活在凶悍的蒙古人鼻息下。对于当时的中国,四海之外的许多地方已经不是陌生的世界。他清楚这条航线上曾经的故事,雄霸海洋的中国制造“大宋商船”、繁华的海上贸易以及本朝著名海商世家“杨氏三代”……当然,还有海难,这条航线的洋底不但有丰富的海产品,少不了大量的唐宋陶瓷。也许这一去就不再复返,他需要向故土和家人做些交待,信函、诗,还有酒。劝阻的话和依依不舍的泪花挽留不住一颗执意追求自由的灵魂。柏拉图说“有理想在的地方,地狱就是天堂。有希望在的地方,痛苦也成欢乐。”从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泉州搭乘商船,那一刻,汪大渊觉得整个大海都交给了他,同时他也把命运托付给了一条船。他要去看看不一样的远方,这一走就是五年。
远方是迷人的,也是神秘的,不能仅是遥望,只有出发,才可能抵达。海阔凭鱼跃,远方,远方,再向远方。他的目光不断眺向远方,他试图推开世界的一扇扇门。这是疯狂的旅行,总有不熄的激情在内心翻滚。
汪大渊沉浸在蓝色的时光里。
海南、占城、马六甲、瓜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渡地中海抵达非洲西北角的摩洛哥,回埃及出红海奔往索马里、莫桑比克,横渡印度洋至斯里兰卡,并前往澳洲,从加里曼丹、菲律宾回到祖国。
草原上的铁蹄在血腥的征途上取得陆地上的完胜,却对海洋一筹莫展。
而此时的汪大渊象巡海的大神,不在乎前面的生与死。
当我们迷醉于西方的航海故事时,东方亦有以汪大渊为代表的海上探险者。至元三年(1337),元朝已进入最后一任皇帝顺帝时代,虽然算是一位想有作为的皇帝,在位时间也是元朝历届皇帝最长的,但统治阶级已无法挽回一个王朝的覆灭。这年,在首度远航中大长见识的汪大渊忍不住再次从泉州进行为期两年的海上漫游。
汪大渊领略着与东方完全不同的文明,稀奇的异域风情和单纯,豪放的原始族群令汪大渊乐不可支,所到之处,当地的民众几乎都将喜悦闪烁在脸上。
二次航海最远抵达了坦桑尼亚的桑给巴尔岛。现在很难更具体地查找到汪大渊在漫漫旅程中所遭遇的磨难,而同时代的摩洛哥旅行家伊本·白图泰经历着千辛万苦,才从海上来到中国。风鼓起来就是歌,海浪象是朋友诉说不完的情怀,汪大渊的脚步似乎比伊本·白图泰轻松得多,大概汪大渊的苦楚被他饱满的诗情给释解了。
丙
汪大渊是一位在海上行吟的诗人。
阳光、沙滩、岛礁、外邦……象是进行地理写作的一系列采风,惊涛骇浪只是一道可以摄入诗境的风景。
诗歌是这个男人的神韵,从目前掌握的资料来看,他的诗歌写作颇见功底,并痴迷其中,他说:“所过之地,窃常赋诗以记其山川、土俗、风景、物产。”能够想象,汪大渊在得到一首好诗后手舞足蹈的快感,诗与帆诠释着一个南昌人的浪漫。在斯里兰卡采集到珍贵的珊瑚,他欣喜异常。“次日作古体诗百韵,以记其实。”他诗意地栖居在海船上,他的生活方式完全是现代人的方式,那些诗歌成为完成自我价值的灿烂注脚,他要到更远的地方寻找灵感,从这个角度讲,他是一位奢侈的诗人。
汪大渊把海洋装进了诗里,可惜比海洋深沉的岁月将这些诗严严实实地藏了起来,使我们无法再走近一点汪大渊。
西方航海史充斥着霸权、罪恶,而中国的航海船队多为商贸货运,郑和下西洋之前,海商是航海的主要群体,汪大渊就记述了丝织品、瓷器、金属、食品等对外贸易的情况,有的地区翘首以盼中国商船的到来。丰厚的经济效益支撑着汪大渊远航的野心,他这种令人惊呼的个人色彩的旅行在那个年代并非独特,汪大渊之所以为江右商帮在宋元“中国大航海时代”占得一席之地,与一部书的流传有着密切关系。
我指的就是《岛夷志略》。
丁
好多年以后,这部书仿佛才从积压的古籍中苏醒,让我们看到了一片元朝时代的海。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他愿意让更多人分享他的旅程。
汪大渊拥有坚硬的人格。
在海外,他有许多邂逅,并真实地采录下来,汪大渊强调他文字的可靠性,坦言:“皆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传说之事则不载焉。”
应泉州地方官邀请,汪大渊将航海手记整理成《岛夷志》,这与中国古代诸多的海外异志和叙事存疑的《马可.波罗游记》不同,他不想杜撰一个虚拟的世界,随笔式的纪实体现汪大渊写作态度上的严肃。
一寸寸的海外时光如昨。
从险象环生的海上生活回到宁静的书斋,汪大渊收放自如的人生着实令人羡慕。他展示了一卷海外方域、山川、物产、习俗等鲜活的图景,后世熟悉的东洋、西洋之说便是汪大渊提出的概念。
海外的那些华侨逢见家乡来人,用热情与慷慨一解乡愁,他们的目光也是远行人心灵的一种慰籍。
汪大渊在书中记述着他们的生存状态,譬如居住在帝汶岛的泉州吴氏商人,以及新加坡、柬埔寨等地的华族移民。加里曼丹岛文莱地区对华人格外尊重,甚至伊朗西北部马腊格一带还有一位中国酋长。他提及印度东岸的讷加帕塔姆,中国人在1267年建的砖塔,篆有“咸淳三年八月毕工”.
马可·波罗和汪大渊同处中国元朝时期,前者略早,西方学者称汪大渊为“中国的马可·波罗。”海上的滔滔巨浪阻挡了从草原上成长起来的元朝,汪大渊的个人史记几乎看不到大元帝国的痕迹。汪大渊的行旅中有着马可·波罗无法比及之处,那就是他的地理大发现,在汪大渊涉足到的220余个国家和地区,最引人注目的无疑是澳洲,比欧洲人早了二百年,也是后来郑和船队没有抵达的地方。
他绘声绘色地描写澳洲土著人“男女异形,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食无烟火,惟有茹毛饮血,巢居穴处而已。”有的“穿五色绡短衫,以朋加刺布为独幅裙系之。”汪大渊详细述说了澳洲风土物产,应该是关于澳大利亚大陆现存最早的文字记录。当然还需要一些时日的发掘、研究将这一重大结论予以最终确认。
汪大渊等一大批元朝的航海家们为郑和的壮举累积了丰富的经验和技术上的准备,不到一百年,郑和开始了伟大的七下西洋。
戊
泉州为汪大渊二次送行,并等到了他的归来,而那些不断打听他消息的家人也是望穿双眼。
汪大渊的视野比徐霞客辽阔得多,只是一本简行本的志略让我们无法了解到他更多的文采。他将人生规划得如此紧凑、浪漫,可谓智者。阅读《岛夷志略》,其实也是考察一段人生,对我们的生命何尝不是一次审核?同样一个世界,多少有才华的人生映照得那般枯瘦。我们生活的航线还剩下几成惊喜?
对于那些无法回到故乡的人,他幸福地归来。一个在海上任性了大半辈子的人,像是出了一趟远差,终于将自己放进了盎然的书卷,放进了青云谱悠然淡泊的庭院。他自在地做起了寓公,仅仅与鸿儒吟诗唱和。他拎着珊瑚树拜会元诗四家之一的大学者虞集,并将《岛夷志》节录为《岛夷志略》,刊刻时汪大渊请到了诗坛名宿张翥作序,张翥是一个颇自负的人,对自己的文字特别看重,不愿做的事坚决不做,哪怕是蒙古权贵,他有一句名言:“吾臂可断,笔不能操也。”他竟然答应了默默无闻的汪大渊。
著名的《四库全书》将《岛夷志略》收录其中,使得人们惊诧,世间竟然还有这么一本书。这部书也可以看作一座内陆城市南昌对海的古老记忆,他精心绘就了半个地球,一条完整的海上丝绸之路。这本书看不到帝国的意志和旅途的惊心动魄,历史一时忘却了对蒙古人和海的恐惧,他从容地走自己的路,安静地讲述着一个很长的故事。
汪大渊还算幸运,多数中国古代航海家无名于史。1979年版的《辞海》断言:“就清中叶以前有姓名可知的中国航海家而论,其游踪之广远,汪氏当居前列。”
学者们在虞集海量的诗文里找不到关于汪大渊的只言片语,一声声迟到的惊叹是提醒我们不要忽视遇见的每个人,还是仍然有更漫长的路需要寻找未知的历史。汪大渊,字焕章,出自《论语》:“焕乎其有文章。”他做到了,家乡人亦以焕章路纪念这位卓越的人和一本书记述的那个远方。
历史再次给汪大渊的子孙们乘风破浪的机会,在大视野大格局的当代中国,有一片海等着我们又一次起锚。
一路穷游到澳洲
1405年7月11日,郑和开始第一次下西洋远航。600年后的这一天,被定为中国的“航海日”。
在中国南昌,一座9米高的巨型铜像矗立在汪大渊广场上,这座铜像的主人公就是汪大渊。
1330年,即在郑和下西洋前75年,这个叫做汪大渊的青年,扬帆远航,沿着著名的海上丝绸之路,开始了一段传奇般的地理大发现的旅行。
汪大渊时期的海上丝绸之路
壹:一个少年的远行梦
元武宗至大四年(1311年),汪大渊出生于南昌市青云谱施尧村汪家垄。
对于大渊,他的父母寄予厚望,“渊”字有幽深之意,“大渊”其实就是大海的意思。按照古人的习惯,汪大渊还有一个字,叫做“焕章”,来自《论语》中“焕乎其有文章”。中国人常常相信,一个人的名字代表着一个人的命运,冥冥之中,一切果然如父母所愿,汪大渊长大后,纵情大海,遨游四方,并完成了一部影响世界的著作《岛夷志略》。
《岛夷志略》
两宋以来,江西人文荟萃,灿若群星,涌现出一大批文人大儒,如王安石、黄山谷、朱熹、文天祥等。当时江西书院数量之多,几乎占到全国一半,进入元代以后,虽然科举不兴,但教育风气不减。汪大渊天资聪颖,博览群书。在学堂里,大渊与其他读书的孩子明显不同,他从小胸怀大志,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决心像史家司马迁一样,游遍天下名山大川。
大渊对《史记》爱不释手,尤其是《货殖列传》,更是反复诵读。文中司马迁将中国南北不同的地理、自然、物产、商业等情况一一道来,大渊完全沉浸在这种纸上神游中,更被司马迁深入调査、精益求精、严谨著史的精神感动,不知不觉中,一个读万卷书、行万里路、著书立言的野心在大渊心里生根发芽。
这一切,都始于少年时一个漂洋过海、踏浪远行的梦想。
汪大渊收集了许多记载各地逸闻趣事和风士人情的地理著作,尤其是对周去非的《岭外代答》和赵汝适的《诸蕃志》分外痴迷,这两部宋人关于海外地理的游记,在少年汪大渊的心中埋下了一颗蓝色的种子。
元朝时,海外贸易以广州和泉州为主要物流港口,尤其是泉州,因为靠近江南这个中国文化经济中心,地理位置得天独厚,发展更加迅速,大多数来华的商船都要停靠泉州港。
1291年,在中国生活了17年的马可·波罗从泉州起航,返回意大利。1346年,摩洛哥的伊本·白图泰从泉州上岸,进入中国。元文宗至顺元年,也就是公元1330年,20岁的汪大渊搭远洋商船,从泉州港出发,开始了一场世界之旅。
古泉州
贰:曾经的“海上帝国”
唐宋时期,中国就已经成为一个海上帝国,巨大的中国商船游弋在蔚蓝的印度洋上。蒙古人以武力建立的元朝,实际上是一个空前规模的世界大帝国,从太平洋到地中海,从北冰洋到印度洋,都在蒙古人的统治之下。这无形中方便了东西方交往和贸易往来,商贩游走于世界,有如在本国不同的州郡旅行一样。正如汪大渊后来所说:“皇元混一声教,无远弗届。区宇之广,旷古所未闻。海外岛夷无虑数千圆,莫不执玉贡璨,以修民职;梯山航海,以通互市。中国之往复商贩于殊庭异城之中者,如东西州焉。”
元朝时期地图
宋代就能够制造远洋大船,1987年打捞出来的“南海一号”宋代商船,长30.4米、宽9.8米,船身(不算桅杆)高约4米,排水量600吨,载重近800吨。宋代最大的船为“神舟”,书中记载,其“帆若垂天之云,长数丈。一舟数百人,中积一年粮”,船员还可在船上养猪和酿酒。
进入元代以后,中国海船不仅更大,数量也更多。《元史·刑法志》规定,“每大船一,带柴水船、八橹船各一”。商业船队中,除一艘大型主船,还有多艘装载货物或淡水及食品的中小帆船。船多有很多好处,不仅有什么问题可以互相商量和帮助,即使遇到海盗或台风,也具有更好的安全保障。
今天人们在赞扬郑和下西洋时,无不惊叹于古代中国的航海技术,其实郑和的远航完全是元代航海的继续。
阳江市海陵岛“南海一号”博物馆
航海的兴起,使海上通道取代草原成为主要的丝绸之路,而且海船贩运的商品包罗万象,尤其像瓷器这种大宗商品,因其重量和易碎,更适合海上运输。盛产青瓷和青花瓷的江西毗邻泉州,而泉州本地也以德化白瓷而闻名于世,瓷器因此成为中国海上对外贸易的主要商品。
汪大渊所搭乘的海船,隶属于一个颇具规模的海商船队。船上装满了以丝绸和瓷器为主的各种商品和货物。瓷器来自不同产地,种类繁多,除了景德镇产的青花瓷、青白瓷和青瓷,还有吉安乌瓷和处州瓷,此外,还有大量吉州窑和赣州窑的廉价瓷器。
当年的“南海一号”就满载着瓷器出海,如今从这艘沉船上打捞出来的瓷器多达13000余件套。按照宋人朱彧《萍洲可谈》的记载,我们大致可以想象汪大渊所在的这支商业船队:“海舶大者数百人,小者百余人……船舶深阔各数十丈,商人分占贮货,人得数尺许,下以贮货,夜卧其上。货多陶器,大小相套,无少隙地。”
宋元时期中国远洋商船货舱剖面示意图。瓷器作为压舱物,往往装载在底部。
宋代沉船"南海一号"出土文物14000余件套 多为瓷器
叁:“万里石塘”
从古希腊到古罗马,西方古典文明完全是在地中海孕育的。地中海曲折的海岸线和星罗棋布的岛屿,为腓尼基人、希腊人和罗马人提供了最方便最安全的航海路线。在某种程度上,西太平洋就是东方的地中海,这片热带地区岛屿众多,物产丰富,它们不仅帮助航海者辨别方向,提供补给,同时也是非常理想的贸易伙伴。
南海被汪大渊称为,他在《岛夷志略》的这段记载中提出了一个具有现代海洋法权的“大陆架”概念,只不过他用的是“地脉”这个传统词语——“海外之地,与中原地脉相连”。该海域风浪较多,暗礁丛生,行船比较危险。中国商船一般都避开南海直航,采用沿岸航线,或者走东线,经台湾岛、菲律宾到印尼、马来西亚、帝汶,或者走西线,经海南岛、越南、柬埔寨、泰国到达新加坡。
从泉州港搭乘商船出海那一刻,汪大渊觉得整个大海都属于了他,同时他也把命运托付给了一条船。他要去看看不一样的远方,这一走就是5年。
南沙群岛全图
传统时代的外贸商船,没有发动机,人力也无法驾驭硕大的船体,凭借的唯一动力就是季风和洋流。季风有周期性,洋流也有一定的规律,人们凭借着长期在海上航行积累的经验,从泉州南下,顺风顺水两昼夜就可达到澎湖列岛,下一站就是琉球(今台湾岛)。
在《岛夷志略》中,汪大渊对台湾岛(琉球)和澎湖有详细的记载,这恰好是郑和下西洋的一个空白点。这也是17世纪之前中国对台湾岛最详细的历史记载。根据汪大渊记载,澎湖隶属泉州晋江县管辖,台湾岛以原住民(“猎头生番”)为主,当时尚未纳入元朝行政管理,为“海外诸国”的起点。
元朝台湾岛被称为琉球
从台湾岛南下,便是吕宋,也就是今天的菲律宾。菲律宾与中国古代交通频繁。现代以来,菲律宾出土的中国古代瓷器多达4万件,这些出土瓷器中,尤以元代瓷器出土数量最多,主要是景德镇产品,有青白、青花、釉里红等品种。汪大渊记载了在马尼拉的贸易情况,其中主要便是瓷器贸易。
汪大渊发现,在吕宋内陆及加里曼丹等处,当地人把所藏的中国古坛古瓮视为传家之宝。苏禄群岛出产有降真、黄腊、玳瑁、珍珠,其中最珍贵是苏禄珠,“色青白而圆,其价甚昂,中国人首饰用之,其色不退,号为绝品”。在吕宋群岛的加麻廷、巴姥酉和吉巴弄等地,“男子尝附舶至泉州经记,罄其资囊,以文其身。既归其国,则国人以导长之礼待之,延之上坐虽父老亦不得与争焉”。究其原因,原来是“习俗以其至唐,故贵之也”。
新加坡位于马六甲海峡咽喉部位,自古就是华人海外聚居地,这一点被记录在《岛夷志略》中。这或许也是关于新加坡最早的历史记载。《岛夷志略》中还专门记载了已经消失的“龙牙门”,1880年前后,英国海军嫌龙牙门影响军舰航行,将龙牙门炸毁。如今新加坡旅游局根据历史记载又复制了一个“龙牙门”。
元文宗至顺元年(1330年),年仅二十岁的汪大渊搭泉州远洋商船,从泉州港出海了,一直到元统二年(1334年)夏秋间才返回泉州。这次航行从泉州经海南岛、占城、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波斯、阿拉伯、埃及,再横渡地中海到西北非洲的摩洛哥,再回到埃及,出红海到索马里,折向南直到莫桑比克,再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苏门答腊、爪哇,再到澳洲,从澳洲到加里曼丹岛,又经菲律宾群岛,最后返回泉州。元惠宗至元三年(1337年),汪大渊第二次从泉州出航,游历南洋群岛,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两年后才返回泉州。
肆:东东西方的交点:古里
在汪大渊时代,西太平洋被称为东洋,而印度洋海域被称为西洋,一般以印度为界。汪大渊两次远航,走的仍是这两条传统航线,即东洋航线和西洋航线。这两条航线大都依陆地和岛屿而行。指南针出现之后,人们可以放弃沿岸航线,出马六甲后横穿孟加拉湾,直航斯里兰卡,也可以从印度横穿阿拉伯海,直达非洲。
商业航行首先要考虑技术和风险,这些远洋航行实际是近海短程航行的累加,东洋航线连接起东南亚,西洋航线连接更远的地中海。
中国古代一般称斯里兰卡为“锡兰”。因为佛教原因,斯里兰卡从汉晋时期便与中国保持密切的海上交通。宋元以来,这里也成为中国商船的必经之地。明代时甚至有锡兰王子来到中国,并葬于泉州。汪大渊多次经过斯里兰卡,在此修整流连。
印度西里古里走廊
1335年前后,汪大渊到达古里,也就是印度西南港口城市卡利卡特。古里是古代东西方海上交通的重要枢纽,或者说是东西方的交界点。
胡椒,这个令东西方世界为之着迷的奢侈品,完全属于古里的特产。这里也是胡椒最重要的集散地,胡椒和古里,在古代世界贸易史上有过传奇般的历史。按照马可·波罗的叙述,中国进口的香料数量之多超过欧洲十倍。由此也可见中国与东南亚贸易之频繁。
按沈福伟先生的说法,汪大渊笔下的“下里”就是古里。“地产胡椒,冠于各番,不可胜计。椒木满山,蔓衍如藤萝,冬花而夏实。民采而蒸曝,以干为度。其味辣,采者者多不禁。其味之触人甚,至以川芎煎汤解之,他番之有胡椒者,皆此国流波之余也。”在《岛夷志略》中,还有一个叫“古里佛”的地方,距离下里很近,“地产胡椒,亚于下里,人间居有仓廪贮之。每播荷三百七十五斤,税收十分之二”。
很多著名的历史人物都与古里有过交集。在汪大渊之后,伊本·白图泰于1345年前后两次路过古里,并从这里搭乘中国海船前往中国。1405年,郑和到达古里,赐国王诰命银印,并起建碑亭,立石碑“去中国十万余里,民物咸若,熙嗥同风,刻石于兹,永示万世”。古里国王曾在永乐年间三次派使者来中国朝贡。1433年,郑和最后一次下西洋,在古里去世。1498年,达·伽马在古里登陆,后来也死于古里。
古里西里走廊和中国的地理位置关系
伍:航海隐士
很多现代学者将汪大渊称为“航海家”。与其说汪大渊是航海家,不如说他是一位伟大的旅行家。实际上,他对航海技术并不了解,更没有什么经验。在这艘海船上,汪大渊既不是船员,也不是商人,而是一名特殊的乘客,准确地说,他是一位历史地理的观察者和记录者。
汪大渊第二次出海回来后,应泉州地方官之请,开始整理笔记,写出《岛夷志略》。《岛夷志略》为我们留下了关于元代中国对外海上贸易的大量一手资料。当时中国商船远航诸夷,船上装得最多的就是瓷器和丝绸。《岛夷志略》100个篇章中有40多篇记述了瓷器贸易,其中有20多篇记载了青花瓷贸易。
我们的历史是势利的,它会记下帝王将相的一切琐事,但往往却将那些才智过人、造福社会的仁人志士付之阙如。我们今天所能看到的只有《岛夷志略》,却对作者汪大渊一无所知,或者,这也符合汪大渊本人的性情,按照中国的传统,一个真正的英雄往往也是谦逊的隐士。
与马可·波罗、哥伦布或者郑和相比,汪大渊只是一个普通的民间商人,无权无势,他以一己之力,为历史留下一笔不可磨灭的遗产。但翻遍各种官方史志,几乎都难以寻见关于汪大渊的片语记载。
从宋到元,是中国海上丝绸之路的黄金时代,商业的繁荣,带动中国的造船和海运盛极一时,明朝建立之后,长期实行海禁政策,但意外地出现了一段郑和下西洋的非凡历史。与自发的民间海商不同,郑和航海是朝贡贸易的产物。
郑和并没有给今天的人们留下太多文字资料,但我们从一些相关记录中仍可以发现汪大渊的影响。
马欢两次跟随郑和出海,所到的地方与国家,大部分都与汪大渊所到过的地方与国家重合,很有可能,郑和下西洋就是按照汪大渊的路线,或者说是参考汪大渊的路线航行的。马欢在《瀛涯胜览》序言中所说的这一段话,更从侧面证明了《岛夷志略》的可信度:“余昔观《岛夷志》,载天时、气候之别,地理、人物之异,感慨然叹气曰:普天之下何若是之不同耶……余以通译番书,添被使末,随其(指郑和宝船)所至,鲸波浩渺,不知其几千万里。历涉诸邦,其天时、气候、地理、人物,目击而身履之;然后知《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毫无疑问,没有汪大渊和他的《岛夷志略》,或许就不会有75年后的郑和下西洋。实际上,汪大渊航行经过的地域比郑和要大得多,更重要的是,他为后人留下了详细的一手资料。
2016年8月26日于拾味舍
中国的马可·波罗!
文/李铁《航海往事》
因鼓励航海贸易,元代涌现出我国历史上最伟大的民间旅行家。他叫汪大渊,字焕章,是南昌人。
据载,汪大渊生于至大四年(1311年),从小就很聪明,爱学习,因此父母比较钟爱他,取《论语》中焕章一词当他的字,希他长大以后能写一手好文章。
但他在历史上留下姓名,并不是因为文章写得好,而是两次非常遥远的旅行。
至顺元年(1330年),只有20岁的汪大渊搭乘商船,从当时最大的商港泉州出海,进行了一次远行。
这也是他第一次到西洋旅行,途经海南岛、越南、马六甲、爪哇、苏门答腊、缅甸、印度、伊朗、阿拉伯、埃及等地,然后又渡过地中海,最后到达北非的摩洛哥。当然,这些地名有的是后来才有。
到达摩洛哥之后,他开始返回中国,先是跟随商船从摩洛哥去了埃及,再到索马里和莫桑比克。然后,他横渡印度洋,回到斯里兰卡。他路过苏门答腊、爪哇,还去了加里曼丹、菲律宾,最后返回泉州。
根据记载,这次旅行时间非常长,一共历时5年,所走过的地方有东南亚、印度、西亚和非洲等地,已经远远超越郑和走过的路。当然,他只是个旅行家,而不是航海家,没有自己的船队。
回国只有两年,至元三年(1337年)时,已经27岁的汪大渊又从泉州出海,开始了他的第二次旅行。
他这次游历的地方更多,不仅有南洋群岛,还去了印度洋西面的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地中海、莫桑比克海峡及澳洲各地。这次旅行比上次时间短些,前后共两年。
他能去澳洲还是非常特别的,因为这是人类历史上,外人第一次踏上这片土地。英国在好几百年以后,才第一次知道并登上澳洲大陆,所以,西方人都不愿意承认汪大渊去过澳洲。
元代时,出海远行的旅行者可能不光他一个人,但回国后,汪大渊着手写作了《岛夷志》,把两次航海旅行所看到的各地奇风异俗、各国社会经济状况都记录成章,因而他的旅行也被历史记录,流传了下来。
当时,泉州正在修地方志,泉州地方官和主修郡志的人看到了《岛夷志》,非常赞赏,决定把《岛夷志》,收录其中,作为地方志的附录。
在《岛夷志》中,汪大渊详细介绍了澳洲。当时,商人和水手都认为澳洲是最远的一个岛,由于那时人们还没有地球的概念,所以称之为“绝岛”。据《岛夷志》记载,当时“绝岛”上的土著人相当原始,基本状况是“不织不衣,以鸟羽掩身。”
“绝岛”上的土著人还不会生火做饭,人们都是茹毛饮血,住在洞穴里。有的土著人情况可能要好一些,有衣服穿,但都是“以朋加刺布为独幅裙系之。”
汪大渊的书中还记载,澳洲有一种鹤,毛是灰的,嘴和腿是红的,会跳舞,身体比较高大,约为六尺,很有灵性,见到外人到来,都是“耸翼而舞”,特别引人注意。由于这种鸟很通人性,汪大渊把这它称为“仙鹤”。
《岛夷志》中还说,澳洲特有一种很特别的树,红得像火焰一样。这种树后来被当地人称为“石楠树”。
根据汪大渊记载,澳洲北部某地“周围皆水”。按书中描写的地貌分析,这里应该就是今天澳大利亚达尔文港东面的一大片沼泽地。
他还说澳洲西北海岸的礁石上,附着有很多牡蛎。还记载澳洲北部海岸有高达800米的台地,说这里山石险奇,如“天马奔驰,形势临海。”
他描写所有地貌海况与澳大利亚的情况完全一致,要不是本人亲自身临其境,是根本写不出来的,所以他去的一定是澳洲。
后来汪大渊回到故乡南昌,将《岛夷志》节录成《岛夷志略》,在当地印行出版,使这本书得以流传。但原来的《岛夷志》一书,却在元末兵乱中大部分散失,明朝以后就失传了。
汪大渊著《岛夷志》的态度是很严肃的,内容真实可靠,从不记载传说之事,所有的记录都是他“身所游焉,耳目所亲见。”
明朝时,跟郑和一同下西洋的马欢拿着他的书,亲自走了一遍汪大渊去过的地方,觉得那些记录非常可信,书上没说假话。他说:看到实际情况,才知道“《岛夷志》所著者不诬。”
清代节略后的《岛夷志略》流传下来,这本书共有100多篇纪略,详细记载了各地的风土人情、物产、贸易等事项,涉及220多个国家与地区,是非常珍贵历史资料。《岛夷志略》还记载台湾、澎湖是中国的神圣领土,当时,台湾属于澎湖,而澎湖隶属于泉州晋江县。
汪大渊两下西洋游历,游踪非常广远,因此,他有时也被后人称为中国的马可·波罗。清朝时,《岛夷志略》被收入《四库全书》,但除了这本书外,汪大渊再没有其他著作传世,晚年生活也无记载可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