列宁格勒保卫战,28名科学家宁愿饿死,也不吃供祖国研究的种子
列宁格勒,是圣彼得堡的旧称。在卫国战争中,曾经被德军封锁,试图形成一个围城,从而一举占领列宁格勒。在长达将近900天的封锁中,俄国人民坚强不屈,最终抗争到最后,冲破围困,击败德军,这就是著名的列宁格勒保卫战。
此战役苏联方伤亡极其惨重,光是列宁格勒的平民,有统计的死亡人数就达64.2万,而实际上死亡人数应该超过百万人,这其中97%的人是被饿死的。
光看数字就足够触目惊心,这是近代战争史上最惨烈、死亡人数最多的包围战。而我们今天的故事,就发生在列宁格勒保卫战期间,故事发生地,列宁格勒联合植物工业研究所。
提到这个研究所,就要先介绍一个人。尼古拉-瓦维洛夫-伊万诺维奇(Николай-Вавилов-Иванович),他是苏联植物学家、育种学家、化学家、遗传学家和地理学家。
瓦维洛夫20多年来,足迹遍布世界各地,考察不同国家、不同气候、不同土壤条件下植物生长的情况,创立了一系列植物学的理论和学说。
尼古拉-瓦维洛夫-伊万诺维奇
瓦维洛夫收集世界各地独特的植物遗传样品,总数达到数十万种,有种子、谷物、块状根茎和浆果样品等。在他的领导下,创建了世界上最大的栽培植物种子库,总价值可达数万亿美元。
1941的春天,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在试验站,像往常一样种植土豆。其中有1200个欧洲的样本,还有过万盆来自南美的样本。
因为样本来源于世界各地,生长方式也有很大的不同,所以工作人员想方设法的拯救这些植株。当时他们科学家自己还笑称,拯救这些植株就像拯救冬宫的那些精美画作一样。
不同的植物,科学家们进行了分类,每个类别都会有一个专门的人员来管理,而很多种植的植物,对温度、土壤、水分的要求很高,所以不得不人工模拟环境,甚至昼夜都需要有人来看守。除了对生长环境的要求高,还得防老鼠来破坏样本。
一切都好像安稳有序的进行,然而1941年6月22日,德方单方面撕毁《苏德互不侵犯条约》,对苏联发起闪电战,也正式标志着卫国战争的打响。
1941年9月,德军开始围困列宁格勒,250多万平民被困,其中当然也包括着研究所的科学家和工作人员。
然而列宁格勒的存粮,只够所有人30天的生活,所以能用上的劳动力,都在想办法打通外面的联系,种植土豆的研究员亚伯拉姆-卡梅拉斯-雅科夫列维奇白天去修建防御工事,夜晚还得每隔一段时间照看地里的土豆。
后来德军的炮火把他的腿炸伤了,照顾土豆的工作交给了奥尔加-亚历山大罗芙娜,她是列宁格勒大学毕业的高材生,从公寓搬到了研究所的地下室,然而长期的潮湿和劳累,使奥尔加患上了重感冒,工作又交到了瓦季姆-列赫诺维奇的手上。
冬天不仅仅是给人的生活带来冲击,也对喜温植物是个极大的挑战,比如香蕉、肉桂、无花果等植物。所以研究所内不同的房间,可能是不同的温度,就为了模拟各种植物的生存环境。
瓦季姆-列赫诺维奇和妻子
瓦季姆和他的妻子都参与到了工作当中,瓦季姆在城市中收集碎布和木柴,以便生火,维持研究所内植物所需的温度,每天他都要超过6个小时在室外。
瓦季姆在封锁中活了下来,战后的10年,他的腿部肌肉萎缩,已经不能正常的上下公交车,这是后话了。
在封锁期间,刚开始面包和水还能基本供应,到了11月,冬天就算来了,每天饿死的人数就已经达到了5-7千人,工人每天得到的面包是250克,而普通人只有125克。
11月27日,同事们发现花生和油料作物的管理者舒金-亚历山大-加夫里洛维奇在他的办公桌前饿死了。
他的手里,拿着一包杏仁,他并不是要自己吃,而是正在分类,想把种子最后送上飞机,作为母体,传播到更远的地方。
舒金-亚历山大-加夫里洛维奇
最惨的时期粮食供应已经跟不上了,有的时候好几天都不发放面包,人们吃磨碎的油渣,水煮的皮带度日,但是在研究所的所有人,没有人打这些样本的主意,他们还像往常一样,给样本提供恒温的环境,观察生长情况,做详细的记录。
到了1942年1月,几乎没有食物,连能吃的皮带、鸟类、老鼠都见不到了,甚至出现了人吃人的情况,为此列宁格勒警察还组织专门的队伍,来禁止人吃人这种情况发生。
城市的供水系统也因为寒冷冻结了,每天列宁格勒大街上的尸体太常见了,也没有人去清理,因为所有人都饿的没有了力气。
在研究所内也是一样的,大米的守护者伊万诺夫-迪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他的办公室内存放着几千袋谷物,他一粒也没有吃,最终守着这些粮食饿死了。燕麦的守护者罗迪娜-莉迪亚-米哈伊洛夫娜和其他9名同事,陆续的也死于饥饿。
伊万诺夫-迪米特里-谢尔盖耶维奇
瓦季姆的妻子带领国营农场的人和当地居民,学习如何种植和收割土豆。到了春天,土豆有一些收成,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取一些作为保留的母本,而剩下的则送到了城市食堂,作为平民的食物。
但是这些土豆不足以支撑多少人的生命,还是不断有人死去,但是撑过了1942年,到了1943年1月,苏联方面军突破德军阵地纵深14公里,列宁格勒方面军和沃尔霍夫方面军在1号和5号工人村胜利会师,就算突破了德军对列宁格勒长达17个月的封锁,列宁格勒的情况也大为缓和了。
当然,德军还是没完全撤退,他们依然妄想着重新围困列宁格勒,战斗继续进行,而研究所内的工作人员,为了保存这些种子,何尝又不是另一场战斗呢。
饥饿、疾病、寒冷,人还是接连的死去,终于到了1944年1月底,苏军3个方面军向列宁格勒和诺夫哥罗德的德军发起大规模进攻,收复红村、乌里茨克、普希金、诺夫哥罗德和卢加等城市,打通了列宁格勒通往莫斯科的十月铁路线,基本宣告了苏军列宁格勒保卫战的成功。
实际上,从战争开始的时候,当局就已经默认这个研究所不会存在了,我相信所有人都这样认为,他们完全可以自主的处理这些收藏品,没有人会询问和追究。
所有的样本堆满了16个房间,其中有四分之一是可食用的,研究所拥有大量有价值的谷物和土豆根茎等,这些库存足以帮助研究所的所有人度过封锁的岁月。
但是研究所的工作人员和科学家没有食用任何这些育种,为了保存有助于战后恢复农业的宝贵资源和种子,连科学家带工作人员共计28人,和被困的平民一样,最终被活活饿死,研究所内数吨稻米及土豆在内的育种标本全部完好无损。
许多年后,有记者去采访当年在研究所内的幸存者,问为什么你们不食用那些样本。
他们回答到:“这些样本是瓦维洛夫先生花20年收集起来的,其中许多都是孤本了。我们要留下它们,为了我们的祖国和后人。我们是苏联人,爱国、团结和信念一直都在我们心中。”
时至今日,这个研究所一直还在,其中所储存的粮食,三分之二都是封锁期间保存下来种子的后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