徒弟也是我师父

文:李若华  聂传安


这个学期,根据每个人的意愿重新组合了师徒。于是,李若华与刘一伊二人坐在了一起,华师伊徒。

按理说,一伊要好好向若华学习才是,可若华开学的第一篇周记,就是记录一伊如何成为自己的老师的。

师徒瞬间换个?是不是有些奇怪?

我们还是来看看若华到底是怎么写的吧。

刘一伊是我的同桌,名义上我是小师父,她是徒弟。但是一伊身上的闪光点,让我抬头仰望。(“仰望”一词,定下本文的基调)

那天,我像往常一样走进教室,来到座位,只见地上一片狼藉,好像几只小鸟打架,散落了一地的白色羽毛,又貌似是谁故意把羽毛球上的羽毛拔了下来。我蹙起眉头:是谁这么缺德呀?然后就抓紧时间坐下来写作业。(蹙嗔完后写作业,师父爱学习)

几分钟后,刘一伊来到座位,看到这一地的“羽毛”,并没有立即坐下,而是默默地从卫生角拿起扫把,一丝不苟地扫着,仿佛要把每一片“羽毛”送回它们温馨的家。(与“我”形成对比)

我有点儿坐不住了,感觉脸上热热的:如果自己第一时间清理干净就好了,也不用麻烦一伊姐。于是便推开凳子,对刘一伊说:“还是让我来吧”,边说边去抢刘一伊手里的扫把。(很多同学也爱用对比手法来写优秀人物,但多形成为了突出“优秀”而不惜贬损对比者的套路。若华高明之处在于:“我”虽不够主动,但“我”容易被感动;在别人的感染下,“我”也能成为行动者,于是显得更真实)

“没关系,没关系,我来,你坐下写作业吧。”刘一伊温柔有礼地回答着。我试图又去抢了几次都没有成功。知道拗不过她,我只好站在一旁看着,感觉自己好像地上的羽毛一样碍事。(巧妙的比喻。比喻一定要求“近”,即就近比。羽毛就在脚下,所以把自己比成“碍事的羽毛”就非常自然贴切)

刘一伊扫完,又拿起拖把将座位下的黑色污渍拖了一遍又一遍。做完这些,她才坐下看书。这时,窗外的微风轻轻拂过,一切都很平静,而我的心里,却波澜起伏。(又用环境描写来烘托心情,非常巧妙)

刘一伊不仅心地善良、热心助人,而且豁达大度。(过渡段)

以前(没换座位时),我每经过她的座位时,她总是大方地从盒子里拿出各种各样的零食,对我说:“这个你要吗?拿着吃吧。”她的桌子上总是放着许多可爱的小摆件,笑眯眯地指着其中一个说:“这个你喜欢吗?明天带来送你一个……”(喜欢吃,喜欢美,又热心)

现在我们同桌,我总是忘带这个忘带那个,总是不好意思地对刘一伊说:“刘一伊,借下你的便利贴,可以吗?”(“可以吗”放在问语最后,显得心里有些怯怯)

“没关系,你用吧。”(大度)

“刘一伊,我可以用下你的橡皮擦吗?” (“可以”放在句子中间,怯怯之心已去,而有习惯成自然之意)

“在我笔袋里,以后你想用什么自己拿就行了,不用问我。”刘一伊笑眯眯地看着我。(不仅“看着我”,而且还“笑眯眯地看着我”,如见其人啊)

这些点点滴滴,都让我心存感激,感动万分。(抒情之句)

是呀!虽然表面我是师,一伊是徒,但在我心里,刘一伊就是我的老师。(每个人都有别人值得学习的地方。师徒结对,最后能够互为师徒,善莫大焉)

进入初一不久,我们就背下了散文家梁晓声对“文化”的界定:“植根于内心的修养,无需提醒的自觉,以约束为前提的自由,替别人着想的善良。”我们时时以这四句话为准则来规范我们的行为。

于是再看本文中一伊的行为,正是体现着“无需提醒的自觉,替别人着想的善良”,而这,正是“根植于内心的修养”。而若华自己,虽说“自觉”之意识略慢,但一旦发现自己的不足,能马上纠正,这也是因为有着良好的修养。

孔子云“三人行,必有我师焉”,但是也许每个人都有可为人师之处。一伊向若华相询学科知识,若华感受到一伊的善良与热忱。

温馨,温暖;相洽,相融。

美好,就这么产生了。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