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小平:与笔下每个角色对话

李琭璐

人物小传

著名作家、编剧。其编剧作品如电影《刮痧》、电视剧《甄嬛传》《芈月传》等为大众所熟知。毕业于北大中文系的她,在参与影视剧策划与创作间隙,还出版有《孽缘》《白色圣诞》《红色童话》《金戒指》《在纽约的北京人》等多部小说。新作《三色镯》对东方公主图兰朵进行全新演绎,讲述了一个史诗般的奇幻传说,那些古代人物身上同样有着当代人的欲望和苦恼,让当代读者很容易设身处地与他们共情。

50多年前,当王小平第一次在家里的书架上读到《青春之歌》时,她内心的英雄主义瞬间被点燃了。她惊叹林道静的变化,从出身于资产阶级家庭的知识青年,逐渐成长为坚强的无产阶级战士;她感叹余永泽的自私和迂腐,成为一个“沉沦在故纸堆里”的人。

那年王小平7岁,家里的书架上摆着《海鸥》《红岩》《卓雅与舒拉的故事》《青年近卫军》……她花了很长时间读书,遇到生字就跳过去,“当时,读过那些书,无外乎影响我将来也要当这样的英雄,总觉得到15岁还没成为英雄,就太遗憾了。”

王小平说话很快,但每一句又是经过认真思考的。她谈到写书,“希望我的书能让不同年龄段、不同兴趣的读者读下去。我特别怕一本书有年龄限制,怕读者认为书里的文字太多,没空读。现在的人,你让他读《战争与和平》都觉得太长了。”

新书《三色镯》写作前,王小平反复想:这本书的读者群在哪儿?书中我在跟谁交谈?70万字的书读起来会不会太长了?问题无解,她又轻轻地叹气,“现在写书的人真难,文学创作也真难”。她笑言自己不怕别人抄袭,“每个人都按照自己的阅历写作,故事是一方面,怎么写最重要”。

年龄渐长,王小平仍坚持每天三四千字的创作进度。她作息规律,从不熬夜,小说或者剧本的故事结构写好后基本不再大改。与人面对面谈话,上半身总是挺直的,既精神又颀长,这似乎与她早年练舞蹈有关。

她认真对待每一件事,不虚华不浮躁,写好笔下的每一个故事。她觉得,这就是最接近理想的日子。

1.“这不就是另一个刘绍棠吗?”

看上去是一个偶然,改变了王小平的人生轨迹。

“文革”结束,王小平成为1977年第一批恢复高考后的大学生。志愿表上,她填报了三个“北大”: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文学专业、北京大学中文系的新闻专业、北京大学历史系的世界史专业。后来有人告诉她,如果第一个专业没有录取,那将与北大彻底无缘。“当时是不懂,但现在看来就是狂妄。”

父母觉得北大好,离家近,当时王小平家在中关村的中国科学院宿舍。父母都是科学家,父亲的研究方向是自动化遥控,母亲则是生物化学,父母本以为王小平会两者取其一,但她的选择却和自然科学毫不沾边。

动荡的年代一切靠自己,王小平回忆,父母在“文革”初期就被关了起来,无暇照看她。“我们那会儿属于放养,学业和专业都是自己选择。”考大学时,父母还是对数理化成绩很好的女儿略感失望。

起初,选择文科更像是出于对现实的逃避。那时,她先是在读书中汲取营养。文学带给那个时代的年轻人极大精神快乐。“诗人和作家在那个年代多伟大啊。”

初一时,王小平的家庭因为“文革”受到冲击,班上同学孤立她,只有同学王淑珍跟她说话,更有厉害的同学警告王淑珍:“不许理她,否则要你好看。”但两人每天还是形影不离,一起回家、一起吃饭。

有一次王淑珍参加考试,王小平在教室外急得团团转,后来有人告诉王淑珍:“小平比你都着急,一直念叨着也不知道小珍会不会做啊。”

再后来,王淑珍分配到供电局工作,王小平去了粮食局。

无论是年幼的经历,还是在粮食局的故事,都以不同的形态根植于王小平的内心。

在粮食局,唯一能够苦中作乐的就是文字了。当时,开车进入粮库,先要在检斤班称车皮净重,装完粮食,再称总重量,去除车皮重量,便是粮食重量。王小平发现,有的取粮人会耍些小手腕,使用空车带西瓜进粮库,再将西瓜送给粮库工作人员。

王小平把自己在粮库的经历写成小说,发表在《北京文艺》复刊号的《生活在前进》。因为“文革”,《北京文艺》停刊近十年,于1976年1月复刊,著名诗人张志民为主编。编辑部专门请著名女画家周思聪为小说画了插图,并组织文学评论文章同期发表。那年王小平还不到20岁,小说发表后评论纷纷,有人说:“这不就是另一个刘绍棠吗?”

2.一代文学青年的故事

40年前的一个下午,直到下午六点,太阳仍是火辣辣的。北京东四十条的一个大杂院,隐隐有读诗声传出,王小平还未进门,先被一阵烟呛了嗓子。念诗的人是北岛,王小平此行就是邀请他去学校,到北大图书馆前的草坪,跟早晨文学社同学“随意聊聊”。

早晨文学社是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77级同学自发设立的,另有杂志《早晨》,纯文学刊物,非卖品。早晨文学社分诗歌、小说、评论三个组,王小平是小说组的骨干,常进城跟“社会人士”交流文学。不少同学佩服王小平能拉到好稿子。其实,办法只有一个——到作者家里聊天,“大家都是搞创作的,很容易产生共鸣”。

作家刘震云记得,王小平等人经常去北大西南门的“长征食堂”,食堂最好的菜是熘肝尖,八毛钱一份。

同学黄子平对当年小说组的活动记忆犹新——大家常坐一块儿“谈构思”,那是“工农兵创作学习班”的传统,相信集体智慧高于灵感与个性。活动照例是这样开始的:“嗯,我想写一篇小说,题目嘛还没想好,人物都有谁谁谁,情节呢……”情节还没来得及展开,大伙儿就迫不及待,一通出主意。“主意馊的居多,偶然也能有高招。”当年讨论时,一位同学提出,王小平的《小罪犯》题材很尖锐,写的时候要注意分寸感。

王小平写故事的天赋甚至可以追溯到初中。后来,北大团委成立五四文学社,王小平参与了文学杂志《未名湖》的编辑工作,结识了不少外系的文学青年。王小平和同学查建英负责小说组的稿,她俩找来78级的刘震云,很认真地给他的《瓜地一夜》提修改意见,害得刘震云一宿没睡,连抽两包烟通宵改稿。

在北大时,王小平在班里、系里乃至全校的文艺汇演中跳过“喜儿”,当过报幕员。同学陈建功写的独幕剧《良心》受到老师好评,王小平在戏中扮演任性的妹妹。后来这部戏代表北大在首都大学生“一二·九”文艺汇演中得了文艺演出一等奖。同学夏晓虹回忆,“宿舍的同学喜欢叫王小平'平儿’,一年的中秋聚会演出,我们还一起合作演唱《敖包相会》,她高音,我唱中低音。”王小平和查建英几乎天天泡在图书馆看世界名著。有时看到关键时刻赶上闭馆,两人回宿舍惦记得不行,商量着第二天再去。王小平还是书店的常客,在她看来,没有比提着一兜书更快乐的事情了。

当时,学校给77级本科生开了外语课,根据学习程度分快慢班,王小平进步快,选了快班。夏晓虹说:“考试时跟她坐一起,看她答题就很紧张,觉得自己没那么多可写的,小平一般都会答得满满的——最长一次考试,她写了整整5个小时。”

在夏晓虹口中,王小平有点像骄傲的小公主,既好强,希望做好每件事,又在小的地方细致体贴。大二时,学校让北京的同学去留学生楼陪住,那时流行欧阳菲菲、凤飞飞的歌曲,班里很多同学请王小平在留学生那里翻录磁带。

伴随着巨大光环,北大中文系文学专业77级在1982年的毕业季按下了暂停键。那年1月,全班同学在王小平家聚会、唱歌、喝酒。毕业多年,夏晓虹仍忘不掉在王小平家和同学度过的难忘一天,“那是多单纯的友谊啊,那同时也是小平带给我们的快乐啊”。

这份情谊也一直被王小平珍藏着。翻开同学录,泛黄的纸张记录了一代文学青年的故事。查建英写道:“心灵是大海,是天空,是那闪烁着不可捉摸光辉的星星,走你自己的路,别管别人在那里说些什么,人的价值最重要的不在别人眼中,而在自己心中。”同学梁左的留言耐人寻味:“天上的星星为什么像地上的人一样密集?地上的人为什么像天上的星星一样疏远?——从我们那次谈话后,我就不再唱那支歌了。给我的小平兄。”

再后来,不少人是通过荧幕了解她的近况。一次,老师周先慎同老伴一起出去旅游,在长途大巴上看到电影《刮痧》,当即宣布:“编剧王小平是我的学生。”引来同车人羡慕。

《芈月传》播出时,儿子郑汗青还在美国读书,常有同学追问他电视剧情节。“我有时不太自信,父母已经站在很高的台阶上了,很怕自己说错会丢人。”郑汗青在大学学习电影制作,平日也会写剧本。母亲是他作品的第一读者,做过修改,再拿给父亲郑晓龙看。“我妈更知道他喜欢的剧本类型,毕竟他们合作拍摄那么多年。”

3.与巨人们相会的日子

“最好的文章不是用漂亮的辞藻堆出来的,叠加的效果不是叠加,而是削弱。你要是能用最准确的词汇写出最生动的句子,就是最好的文章。”

这大约是王小平第一次听名家讲文章是如何写成的。讲述者是冰心,那是1976年,王小平拿着自己写的散文闯进冰心家。

那时,冰心还住在民族学院的和平楼。王小平记得进了她家,她笑眯眯地叫女儿吴青倒茶,并递了一个橘子放在自己手里。

“你应当叫我姨婆婆。”她与王小平论起了家谱。冰心老人的书房里堆满了书,她在一张不大的书桌前读了王小平的散文,读过后她微微闭目想了想,道出写作奥秘。

文字训练在王小平身上留下了一些痕迹,最明显的就是她对用词的推敲。那年,她毕业分配到人民文学出版社,总编辑是韦君宜,社长是严文井。还有众多国内顶尖级的翻译家、诗人、作家都在出版社工作,每天在走廊里遇到的都是这些人,打交道谈写作的也是这些人。

在出版社,最美好的日子莫过于与这些巨人们相会。老师手把手教你如何审美,什么是好小说,为什么好,剧本怎么才能改好。“这样的潜移默化,能特别快就把你的水平拔起来。”王小平记得,大家那会儿都称呼韦君宜“韦老太太”,不喊官衔。老太太语速快,动作也快,走路一阵风似的。

一篇稿子到了老太太手上,她直接上笔修改,“这段不要,这句挪下去,把这个情节动一下,这块要减肥,这部分要与读者产生共鸣……”王小平很快学会了如何给小说搭架子,如何判断一部作品好坏,“现在这样难得的好机会不会再有了。我想,好的小说家恐怕也不愿意到出版社做编辑”。

出版社弹性上班,王小平一周去一次,除了完成出版任务,剩下的时间多用来创作。这是老太太特批的,“编辑不在于你在办公室坐了多长时间,而在于能够用有效时间编辑出版了多少好书。”

编辑的工作安稳体面,但新世界的大门,仿佛对年轻人有着极大诱惑。去美国读研,是王小平人生新的挑战。

3年后,王小平在华盛顿美利坚大学获创作专业硕士学位。毕业后供职美国NBC电视台、ITT公司及报社。当时,爱人郑晓龙忙着在美国创办影视合资公司,王小平业余写剧本,两人后来合作拍摄了电视剧《北京人在纽约》。

命运的安排有趣极了。1994年美国纽约感恩节前夜,王小平独自在家准备第二天的火鸡,突然腹痛难忍,打911求救,第二日感恩节,儿子早产出生。孩子半岁时,王小平回国。在儿子的味蕾里,藏着时光的秘密。“我妈厨艺不错,小时候常常爱吃她做的红烧鱼、红烧肉、油焖大虾。可惜她现在太忙了,有时候一个月也吃不上一次。”

当时,法国《费加罗报》在北京有记者站,需要有人帮他们做新闻资料整理工作,另做新闻翻译和新闻推荐,“但工作有点儿乏味,像资料员,后来就不想做了。原因是我还想搞点创作。”

新书《三色镯》是8年写剧本中穿插写的小说,写作原因是“被儿子气的”。一次,王小平发现上初中的儿子偷偷读质量很差的网文。

《三色镯》的背景尽管是古代,王小平仍觉得自己写的是现实主义作品,人物是从现实土壤的根里长出来的。写剧本与写小说不同,这是两条路上的两辆车。“写本子时,你要想象眼睛是个镜头,内心描写和潜台词是不能有的。要试着与剧本中的人物对话。作家写书,可以在文字上留白。做编剧没有写小说快乐,你是受束缚的。”

王小平感叹,编剧是服务整个剧组的,是众人脚下的基石。剧组工作人员要在剧本上进行二度创作,他们用镜头还原文字时,已然不同,“光影、演员、台词,包括导演调度、美学审美,都有他们的创作加分。”

这天,要拍新剧《功勋——屠呦呦的礼物》做实验的戏,这场戏更强调细节。酒精灯放得对不对?试管和量杯摆放有误吗?实验器材哪个放前哪个放后?包括显微镜,更新换代很多年,剧组最后借来的对吗?在拍摄现场,王小平常把脸凑到镜头跟前,眼睛似放大镜般挑着目光所及处可能发生的错误。再前面,是导演郑晓龙。

这部剧讲述的是上世纪六十年代末七十年代初的故事,要还原很多历史细节,大到建筑物上贴的大标语、语录牌、马车、公共汽车,小到幼儿园里的教具和小人书。道具师犯难了,把问题一股脑抛给经历过那个年代的郑晓龙和王小平。“在现场,我们要是发现错误,可以马上纠正。创作者心里都没数,肯定要出问题。”

电影《刮痧》拍摄现场,王小平(右二)和导演郑晓龙在片场。

4.她是位有契约精神的人

王小平不常看电视,她认为值得看的太少。1992年,她配合郑晓龙拍摄《北京人在纽约》,剧组一共几十人,每个人都有角色,剧组从导演到普通工作人员的报酬都是一天一美元。现在摄制组动辄几百人,群众演员上千人,有一两句台词的演员酬劳一天要一千元以上。“出不来好作品,并不是资金不够,在其他方面想想原因吧。是不是人的问题?”

王小平不允许自己懈怠,片场内外,她始终是那个精力最旺盛的人。拍摄电视剧《甄嬛传》时,王小平在美国,制片人曹平记得,导演郑晓龙遇到需要改台词时常常忘了时差,越洋电话那边有时是午夜,剧本改好,天也大亮了。“拍摄《芈月传》时有很多转场,内蒙古坝上,浙江横店、象山……但我从没见过王老师喊累,她从头到尾一直跟组,有时还要在现场做一些剧本修改工作,我们都很纳闷,王老师精力怎么这样旺盛?”

曹平与王小平共合作四次。两年前,他们在一起拍摄电影《图兰朵》,电影筹备期间导演郑晓龙有些犹豫,几次想放弃不拍了。王小平就和郑晓龙在家中彻夜长谈,他们聊到最初的梦想,也聊到了当下并不透明的市场,以及担忧和渴望。也就是在那晚,王小平说服导演,《图兰朵》得以重新开机拍摄。“作为编剧,她的坚守和坚持,真的很了不起。”曹平评价,她是位有契约精神的人,从不因个人原因拖延交稿。

“有人说郑晓龙拍的戏是行业标杆,他说真不是,只是比别人认真了一点。自己和自己较真儿吧。”2020年11月底,《功勋——屠呦呦的礼物》杀青,这是一部全新体裁的尝试。拍摄那段时间,王小平反复回想起母亲问她的话:“你写过那么多人物,为什么不写写科学家?”现在,这部剧似乎是对已经过世的父母的最好告慰。

2010年感恩节,朋友们在王小平纽约的家里聚会,刘欢夫妇带来一只烤好的火鸡。“我为《甄嬛传》想好了一个主题音乐。”说着,刘欢在王小平家的钢琴上弹出一串优美的旋律,举座皆惊。那天成了《甄嬛传》主题曲《凤凰于飞》的出生日。

王小平很喜欢老友杜红军送的一台老式英文打字机。留学前,她曾花费不菲的积蓄买过一台二手货,为她申请留学出过大力。后来有了电脑,打字机弃置不用了,但每每读到马克吐温、海明威、杰茨费拉德的作品时,王小平耳边总有清脆的打字声响。

一年盛夏,王小平家里的鸡蛋花开了,那是一种很罕见的玫瑰红色。王小平打算将花送给一位陌生的朋友。微博上,一位小姑娘总在夜里给王小平发私信:王老师晚安,睡个好觉,后面附带着一个大大的笑脸,一个炽热的太阳和一朵玫瑰。后来遇到一些烦心事,姑娘送王小平的笑脸更多,经常是三五个,玫瑰也更多了,常有七八朵。

后来,熬过人生的黑暗,王小平写了两句话给自己看。一句是:上天公平,总是在揭示人心丑陋的时候,也将人性的美好善良呈现给你。另一句:人在冰雪天地之中,才能体会炉火和寒衣的意义。

(0)

相关推荐

  • 《芈月传》编剧署名案庭前会议纪录&编剧协会之剧本比对

    然而,伴随着<芈月传>的热播.热议,一场关于编剧署名问题和同名小说出版问题的官司也打得火热.日前,关于同名小说出版问题,北京知识产权法院已经做出终审判决,蒋胜男败诉(本文后有详述),而编剧 ...

  • 专访 | 郑晓龙:《芈月传》故事背后的人性

    采访郑晓龙导演是在他位于王府井附近的工作室,郑晓龙坐在根雕茶几旁."当然是高兴的事儿",当娱乐独角兽记者问及白玉兰获奖感受时,他回答说. 虽然觉得"奖拿太多,都不好意思了 ...

  • 每日荐书20201211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儒林外史>:清代吴敬梓创作的长篇小说,全书五十六回,以写实主义描绘各类人士对于"功名富贵"的不同表现,小说白话的运用已趋纯熟自如,讽刺手法高 ...

  • 每日荐书20201220

    每天推荐一本属于今天的书 <愤怒的葡萄>:斯坦贝克的代表作,小说描写20世纪30年代美国经济大萧条时期,贫苦农民乔德一家从风沙迷漫的俄克拉何马州平原流落到富庶的加利福尼亚州谷地的悲惨故事, ...

  • 裸辞第26天,我靠写“头条故事”速赚2万:抱怨写作不赚钱,只因你没找对路

    小时候,我们几乎都被问过这个问题:长大后你想做什么? "当作家"一定是其中的热门答案. 只需一支笔,你就能写尽人世间的真善美,让人沉浸其中,是多么美妙的事啊. 在睡前,伴着温馨治愈 ...

  • 王小平书记在人大会闭幕式上的讲话

    王小平书记的讲话思路清晰,文采飞扬,全文引经据典,金句频出,着实是一篇值得细细品味的美文.好文.天道酬勤,力耕不欺.相信在他的带领,怀川一定能够更加出色,辉煌!

  • 【谁不说俺家乡好】王小平:家乡情怀

    让我们剪一段流金的岁月,和着淡淡墨香,来书写似水的流年.托风儿偷偷告诉你,浮世清欢,唯桃花源文轩是愿.邀请你关注并锁定[桃花源文轩],微信号:Shuixianzi66,欢迎天下贤士添加好友,不喜文勿扰 ...

  • 视频号直播间丨复盘女神萌姐邀请著名财经大伽吴小平视频号直播间对话(一)

    文/朱志伟 2021年2月14日晚上7点到10点,春节期间张萌视频号直播,送现金送书送知识.朱子专栏干货内容精彩不断,关注我,你将收获更多的设计美学知识和我的学习知识,2021年让我们一起成长吧. 称 ...

  • 【毕业季】王小平:第一站的别离——在儿子毕业典礼上的发言

    尊敬的各位老师们.家长们,亲爱的同学们: 大家下午好!今天作为家长代表在这里发言,我内心无比的激动,因为今天,无论对于你们还是对于我,都是生命中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你们毕业了,明天将踏上新的征程! ...

  • 【最散文】王小平:又是五月麦黄时

    作者|王小平 图片|王小平 尽管已经没有几个人种麦了,但这个麦黄的季节还是如约而至.听着"算黄算割"鸟儿婉转的叫声,曾经的过往在心中泛起的是甜蜜又是苦涩. 记忆中家乡割麦的日子大多 ...

  • 【王小平散文】迷失的天涯

    文|王小平 又一次站在离别的站台,醉人的石榴花将这个六月装扮的美丽而忧伤.所有的年少都渴望长大,所有的青春都希望成熟.殊不知,就如果实一样,成熟的那一刻,即是与枝头分别的到来. 三年前大家踏入白塔中学 ...

  • 【诗家风采】王小平 || 婵娟梦落凡尘过,一世浑然一样真

    ▲  关注 广东诗人 ,寻找惬意诗生活! 本专辑刊头书法为陈宜浩老师所题       王小平,网名晓平,广州市人,曾就读广东省交通学校和中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1995年出版第一本诗集<我从圆圆 ...

  • 王小波先生笔下41句经典语录

    2020/12/16 GOODNIGHT lucky one mich - lucky one 图文/源网侵删 排版/不会写文案的小样 ☽ 1.要找出一些响亮的句子,像月光一样干净. --王小波< ...

  • 【推荐诗人】雪丰谷|扬州,听王小平弹琴(组诗四首)

    诗人简介 雪丰谷,自号老雪.原名王永福,曾用笔名江月.下过乡,当过兵.毕业于石家庄铁道兵工程学院.作品散见国内外报刊杂志.出版过诗集<诗无邪>等. [扬州,听王小平弹琴] 烟花三月.折柳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