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势象形,才能各具情态
讲《核舟记》,讲到王叔远的“奇巧”本领是雕刻东西“无不因势象形,各具情态”,其大意是,他雕刻东西,都是就着材料原来的形状再做艺术的加工,神形俱备。雕刻所用的原始材料都自具形态,有的像人,有的像狗,有的像狮,有的像月……雕刻者用刻刀剔除旁枝,剔除“赘肉”,使得成品就成了人、狗、狮、月,成为艺术品。在这一过程中,有两个关键因素必不可少:其一,原始材料之“势”,无“势”则无法“象形”;其二,雕刻者的独到眼光,无眼光则看不出“势”。前者是物质基础,后者是变化的决定因素。
讲着讲着,我突然由此而想到教育上来。每个孩子出生后都有自己的“势”,其“势”婴幼时虽极不明显,但随着年龄增长、所受教育的增加、阅历的丰富等因素,其“势”会在不断的变形中渐渐明朗,甚至大致可以看到其未来的发展方向。
此时,优秀教育者就会扮演着王叔远的角色,充分了解孩子的特点、兴趣、爱好,看到孩子的发展趋势,然后进行针对性的教育,使得孩子在原有的“势”上发展得更好。这种教育的好处是:因势利导,顺应孩子的天性,最大限度地发展孩子。
而现实的教育却目不忍睹:它不管孩子们的前“势”如何不同,把他们全部扔进一个标准产品加工厂,改变着消蚀着扭曲着摧残着孩子们的前“势”,让孩子们被迫适应其“标准”模具。经过近十年的锻造之后,孩子们被加工成一个个质量或不同(分数有高低)但形状大致一样(久经试场、厌恶学习、思想平板、无创造力、无思辨力、对生活无激情等)的成品。学校将这些产品一股脑扔进社会,让他们再去塑造自己的“形”,殊不知这些“平板”产品已不易确定自己的定位,也不易找到自己的方向,也缺乏创造性,缺乏灵性,甚至也缺乏人性。
统一的模子里怎么可能出来“各具情态”的“形”?统一模子制造出来的“形”怎么可能“各具情态”?
这,就是目前教育的悲哀!
因势象形,才能各具情态;尊重个性的教育,才能塑造出一个个真正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