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树的到底是“牧羊人”还是“男人”

文:聂传安


部编本初中语文教材七上第13课为《植树的牧羊人》,作者是法国著名作家让·乔诺。

这篇文章为让·乔诺1953年写的一篇小说,讲的是一个离群索居的牧羊人通过近半个世纪坚持不懈地植树,把土丘变成了绿洲的故事,“证实了孤独者能够找到幸福”(百度语)。不过,让·乔诺小说的原名是《植树的男人》,选入课本时被编者改为《植树的牧羊人》。

一般来说,任何后续的改动都是为了更好,何况还是经过人教社高人之更改。于是有不少老师上课时以此为切入点,说明题目改后的好处。而最多说法的就是设置了矛盾点:牧羊人为何植树呢?这能给人以悬念,能吸引读者兴趣。还有人实在想不出更多理由,就说“男人”二字有些成人化,会引起某些中学生不适,而“牧羊人”多纯洁呀!

实不知编者因何而改,如果也是上述理由,我只能说两个字:

屁话。

语文书中有不少被改动过的作品,而我一直对随便更改别人作品的现象深恶痛绝。

其一,这是对作者起码的不尊重。有的也许征询过作者,有时则根本不可能,如此文作者去世已48年,哪个编者下去问过他了?

其二,叶老说过:文章无非是个例子。是例子,就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反面的;正面的可“从之”,反面的可“改之”,都可提升学生能力。所以即使选文偶有问题,老师也可灵活处之。

其三才是最根本的:哪个编者真的以为自己比原作者(有的甚至是著名作家)更高明?!

于是就问:作为题目,《植树的牧羊人》真的比《植树的男人》更好么?

先看“牧羊人”与“男人”之别。

“牧羊人”是职业角度之称谓,告诉我们此人是“放羊者”身份。本文主人公虽牧过羊,但后来“他不再放羊,他说,羊吃树苗……改养蜂了”。所以即使从职业角度而言,“牧羊人”一词也不准确,否则是否说“植树的养蜂人”也成?有人从《圣经》里的某个故事说“牧羊人”有特定含义,暗合此人之精神。这就怪了:作为更熟悉《圣经》的作者都没用此意,反倒是不信上帝的编者们急着用了?

而“男人”,既说性别,更说气质与性格。如孟子说的“大丈夫”的“三不”,如我们常说真正的男人应该具有勇敢坚强、百折不回、积极乐观、敢于承担责任等等特性。

此文中,他孤身一人近半个世纪不停地植树,把荒山变成绿野,这是不是坚毅?

在植树过程中遇到无数困难并不断克服之,这是不是百折不回?

此人失子失妻,但能坦然面对,“房间里收拾得很整齐,餐具洗得干干净净,地板上没有一点儿灰尘……炉子上,还煮着一锅热腾腾的汤。看得出,他刚刮过胡子……”这是不是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

他立志在缺少树缺少生命的地方种树,并把荒原变成生机勃勃的沃土,造福于大众,这是不是勇于承担责任?

如是等等。

所有的这一切,是一个“牧羊人”能做到的,还是一个“男人”能做到的?

答案不言而喻。

于是我们知道,“植树的男人”中“男人”二字暗藏多少辛苦与执著,饱含多少敬佩与赞美!

(绘本《植树的男人》封面)

题目有“矛盾点”、能“给人以悬念,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固然是好,但题目如能总括全文,并能隐含主旨及作者情感者无疑更佳。

随便更改名家文章的题目,画虎不成却还自鸣得意。

那些人,咋看都不像是男人。

(附:我想此文的入选应该是迎合“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之理念。这一领域国人之感人故事众多,编者却选一外国虚构故事来说明之,实是莫名其妙。如是说来,两年前市初中语文录像课比赛选用《塞罕坝的横平竖直》一文则显得更有意义。)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