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为什么”作诗法》,破解作诗秘诀 2024-07-29 21:28:54 在网上,看到一篇书童老师介绍的《“为什么”作诗法》,觉得很实用,尤其是对初学者特别有用,故介绍给诗友们。“为什么”作诗法这种理论虽说是针对初学者,但对于写诗有一定基础者也是会有帮助的。对于一些写诗有理论基础的人来说……可能会觉得怪怪的,可能是网上诗群里第一次有人这样说。但不管如何……对我们来说,写诗讲的是实用有效才是硬道理。“为什么”作诗法对于零基础的诗友,根本不理解如何去布局、谋篇。我们只用一般常人的心理去理解一下这“为什么”方法论就可以。人之常情的思维方式,往往会带着我们不知不觉中建立起“局篇”。正如我在“追查脉络”篇中,当你用常理去分析和铺设脉络后,“起承转合”就自然而來。写七绝基本要求是带出味道,而带出味道是要考虑人性思维。原来人性其中一点是好奇、是怀疑、是追问。那么在七绝中,除了要脉络通之外,还要蘊含些少诗味,怎样去带出这诗味来?就是要初步满足人性的好奇心理。诗例:杨万里《晓出净寺送林子方》毕竟西湖六月中,风光不与四时同。接天莲叶无穷碧,映日荷花别样红。不管首句起得怎样突兀,我们要问为什么说“毕竟西湖六月中”,既然強调西湖,第二句是要怎去回应第一,是答它还是问它?杨万里用答的形式回应第一句“毕竟”,他说“风光不与四时同”。“为什么”方法就是找出人性的好奇心,而正正就是这“好奇心”就能带出味來。再看转句,转句也一定是要回应第二句,用“为什么”方法去问“风光”是怎样与四季不同?於是它写:“接天莲叶无穷碧”,这句直接回答前两句,提出是一遍田田荷花,无穷无尽,像是与天相连般使到天空也翠綠起来。再看第四句:“映日荷花别样红”,与第三句—样,也只是回第一二句。结句是用答的形式回应“风光不与四时同”再看看题目“曉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是利用诗去写霎时风光,利用荷塘加强“送林子方”的气氛。四句充分回答题目。現在明白,写荷花,不一定用“咏荷”作题目。关键每句用“为什么”口吻去回答或询问形式写作。杨万里选擇用“答”的形式去铺砌出來。原來“为什么”能勾起对句的回应,不论是“回答”还是“询问”,都勾起人们的好奇心。我們再来看这一首:淩寒独雪《咏荷》仙姿绰约绝尘埃,不斗群芳独自开。袅袅亭亭如洛浦,娇羞含露似梅腮。这诗三关已过,不错,是合格了。但用词用字累赘了!为什么累赘?就是没有用“为什么”去问第一句“仙姿”,使到第二句平淡无味。如果利用“为什么”方法去回应第一句,就不会写“不斗群芳独自开”。脑袋自然去写一句回应,減少再用形容词去重复形容“仙姿”,从而減少累赘感。怎回应“仙姿”?暂且用:“見别群芳著滟來。回答了第一句的“仙姿”脱俗的美态,是回答突出与众不同的感觉!第三句“袅袅婷婷如洛浦”,是加強神化“仙姿”,但到了此句,脉络点仍然不太清楚,只有前句“著滟來”,可以是荷花,也可以是芦荻花,或其他湄花?于是把第二句改为:“見别纤红著滟来”,重铺脉络,虽然仍不太清色。在转句中,“袅袅婷婷”又重复形容仙姿,嫌累赘,且未带出什么花,似是用“洛浦”这个神去回答“为什么会著滟来”,但洛浦並不是荷花别名。於是再修饰第三句:“顿觉玉环如洛甫”,玉环指荷花。使脉络明朗化。也不再拿形容词去形客“仙姿”,免累赘,用“顿觉”回答前两句。结句:“娇羞含露似梅腮”,未能充分回答洛甫的神仙样子。梅花比喻荷花也不恰当。於是再修饰为:“含羞答答撒娇腮。”不论诗意修饰得怎样,但用“为什么”方法可以有如下的优点:1、避免累赘用字2、保证句与句之间的问答关系,使诗味提升。3、可以警惕脉络铺砌和走向。4、或多或少触及人的好奇心。再看整首诗修饰后的感觉:仙姿不染俗尘埃,见别纤红著滟來。顿觉玉环如洛甫,含羞答答撒娇腮。后三句不断强调“仙姿”,就是用“为什么”方法去铺砌“好奇心”出來。至於修改后诗意如何?用字如何?各人有各人见解,可以再狂砸,各自修行哈。用这首诗作为例子,只是想指出“为什么”方法是直接地、有效地解决很多诗友不知怎落笔的烦恼!这方法简单而有效!四问四回应,回应可答可再问因为第一要问“题目”,如此类推。其实这理不复杂,细心想想就明白,只是人们平时不留意,就像四式,环环相扣。再看看另一首:《酒醉乡愁催诗梦不得》一味乡愁勾泪下,半壶清酒醉情迷。醺醺岂可催诗梦,还待灵犀好入题。我们尝试用“为什么”方法去追查每句的“问与答”关系。题目:“酒醉乡愁催诗梦不得”,主题清晰,脉络点多!第一句:“一味乡愁勾泪下”,即时回答题目的“不得”,因为激情而泪下。是回答式。第二句:“半壶清酒醉情迷”,於是拿酒想灌醉自己,想在醉中迷恋乡情。再一次回应第一句“勾泪下”。是回答式。第三句:“醺醺岂可催诗梦”,是用问句式回应前两句的铺砌的愁与醉。是问句式。第四句:“还待灵犀好入题”,是总结地回应前三句愁、醉、梦。是回答式。用“为什么”方法能发挥“问与答”的技巧,去把诗意带出來。脉络清晰畅通,诗意一气呵成而帶有宛轉的味道,起伏有至,不是平鋪直述。可见“为什么”方法,是简单直接而有即时效果。再看看另一首,也是用“为什么”去堆砌出來!藏头诗,兴然公主《咏荷》兴说芙蓉别样红,然疑君子岂由衷?公园到处荷花颂,主宰芳情是画翁。我们用“为什么”方法从题目开始追问。题目:咏荷第一句,“兴说荷花別样红。”似是用问的口吻去问题目,不是答的语气。不客气地即入题!第二句,再用问的形式去回应第一句“为什么”,“然疑君子岂由衷?”,这种问上问的“为什么”见别一般表面咏荷诗句,志在加強对荷花的疑惑,勾起人的好奇心。第三句,转句一定要回答前两句的“为什么”要这样问?“公园到处荷花颂”,仍然未切实回答前两句,只是铺砌给结句去回应前两句!结句“主宰芳情是画翁”,回应了第一句为什么“兴说芙蓉別样红”和第二句“然疑君子岂由衷?”。这样以“为什么”的问的方法去铺砌效果,从则面去描写荷花未必是“別样红”为好……也未必是荷花由衷地想争紅,可以是白色、紫色莲、粉紅等等。可以见得“为什么”方法,可用问或答逐步堆砌,避免陈腔濫调地只形容荷花表面。“为什么”方法,使诗意变化无穷。不管你用什么立意,或网上说的作诗56法、渔洋法、四期说“少小了长藏”、临摹法…等等……离不开“为什么”的问与答。你们细心去研究一下千年来的诗句,大多数存在“问与答”的关系。除了一些陶渊明神话的、或是小李的无題的迷离梦幻诗之外,大多数触及人类好奇心态!而这好奇心态主导了诗歌无限的发展。讲到这里……把复杂的诗作化简得无影无踪,是不是突然覺得写诗是一件轻松之事。这是写诗的思路,教我们怎么样写诗时句句相扣而富有诗味。解决我们有时写诗无从下手的问题。总结:“为什么”方法论基於“问”与“答”而带出不同的脉络走向,使诗味多元化,不只是—味只形容荷花,而疏忽周围衬托环景和人的本应“多角度思维”。从而引出二元理论或阴阳理论。在诗來看,二元论指多方面:情与景、虚与实、点与面、远与近、褒与贬、冷与暖……等等。这些二元的艺朮表现,都是由“问与答”引发出来。无他,因为“问与答”也是二元论的一种。也等于计算机或电脑內的程式或系统都是由“0”和“1”去运算出來。初期的计算计的是从“熄”与“开”的內置电胆运作,是“0”和“1”的始祖。明白这种基本哲理,对写诗有很大帮助、因为世间事物的基本是“1”分为“2”。在诗句里,对联也就是有1分为2的意味。在对联中,两句看似相对,其实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流水对更为明显。就像道家的阴阳符号。不管怎样,找著“为什么”方法中的问与答在诗作中,自然会帶出情与景、虚与实、点与面、褒与贬、小与少……等等。而我无须花心思去考虑这些二元怪物。这些怪物,待我们达到一定程度后,你们便会去想这些:点与面、虚与实、冷与暖……等等。希望你们知道有这概念就可以,不必深究,留待将来探讨。现在只注重“为什么”就可以了! 赞 (0) 相关推荐 此人当谏官,第一件事就是写诗,他却对乾隆说:求陛下不要写诗 如果说中国历史上写诗做多的诗人,那可能有两个答案,一是现存诗最多的陆游,二是据说写了两万余首诗,仅存四千首的杨万里.但如果把这个范围扩大,写诗最多的人,非清朝乾隆莫属.他一生的御制诗就有四万余首,与& ... 古人论诗之二:作诗的快慢 诗词茶座 06-12 作诗这种烧脑细胞的活,有快慢之分.快的人七步成诗.才华横溢:慢的的人搜肠刮肚.抓耳挠腮.形容枯槁,令人又好笑又心疼.  诗仙李白是著名的快刀手.信奉"天下武功唯快不破 ... 十四首中国现代诗巅峰之作! 十四首中国现代诗巅峰之作! 长图 读诗、作诗都要懂诗家语,不然就是耍流氓 我们日常欣赏诗词,乃至进行诗歌创作,常会碰到一个概念: 作诗之人创作诗歌,要有"诗家语".读诗之人,也要懂得欣赏"诗家语".只有这样,读者才能更好地理解诗词,然 ... 重温苏轼诗词100句,感受无法忘怀的经典诗神之作 来源:诗词天地 林语堂曾说: 苏轼已死,他的名字只是一个记忆,但是他留给我们的,是他那心灵的喜悦.思想的快乐,这才是万古不朽的. 也有人曾说: 每个中国人心中,都有一个苏东坡. 他一生风雨,却依旧泰然 ... 【北梦南缘】第二十一期,网络诗人义门作华专辑:何时成就心头梦,留墨红尘万古秋 唯思抱雪缠绵爱,生就冰魂玉骨身 作者:义门作华丨审核:耕闲客 丨编辑:雪之英 北梦南缘文学社编制: 社 长:耕闲客 副社长:燕子 雅韵豪情 沐风 雪之英 秘书长:燕子 主 编:雪之英 管理 ... 雍正王朝:“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并非是反诗,而是一句暗号 雍正王朝:"帝出三江口.嘉湖作战场"并非是反诗,而是一句暗号 司马懿生平作的唯一一首诗,霸气侧漏,不输曹操 大家都知道,曹操是一个作诗高手.他的诗,苍凉中透漏着霸气,雄浑中尽显豪迈.而司马懿则非常内敛阴沉,好像不怎么吐露自己的内心世界. 其实,司马懿也作过一首诗,唯一的一首诗.其霸气侧漏,丝毫不输曹操. 公 ... 韩作荣:语言与诗的生成 语言与诗的生成 韩作荣 作品的诗性意义 诗是语言的艺术.语言是心灵的外化,是精神能量的聚集.故诗人称"语言意识是诗人的唯一意识",即 ... 诗推荐 || 徐作仁 / 选一个普通日子回乡(外三首) 推荐诗人:徐作仁,笔名,作人.重庆市作协会员.八十年代开始创作,在<诗刊><星星><中国好诗><百年新诗2017精品选读><中国百年诗人新诗精选& ... 惜无红锦为裁诗,以作缠头之酬也|每日一诗 诗词赏析 这是北宋词人晏几道所写的一首词.此词作于词人将赴颍昌许田镇之时,歌女小莲在筵席上唱歌送别,词人为作此词. 上片写小莲貌若天仙,风韵妖娆,歌舞技艺也高妙非常.下片从离别相思的角度描写小莲的内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