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和圈中的国外古玩藏家交流中,谈及中国的古董为什么这么难卖!期间震惊不已,为何中国古董价格虚高,名人收藏屡屡天价,期间无数结果都让我咋舌。
图为民国时期:北京古玩店
当前国内古董市场萧条存在以下原因:一是投资论调的过分炒作。二是拍卖公司的暗箱操作。三是专家学者的非正常介入。四是媒体宣传的非正常诱导。五是非古玩企业资金的盲目跟风跟进。六是金融机构的推波助澜。七是赝品以假充真大规模进入。八是目前网络、微信的迅猛发展,取代了实体店经营。九是关键的国内经济形势整体下行。从而导致的古玩市场的冷清倒闭和古玩店的关门。绝大多数人能否找到真东西好东西,我们暂且不说,就东西卖给谁?可能就成问题了。中国现在的部分有钱人,都是暴发户,基本都缺文化素养。这个暴发户阶层的人,其价值观基本还停留在“房子、车子”等方面,即使其中极少数购买 了一点古董,也大都还属于投资保值阶段,或者带有其他目的,比如某些富豪竞拍天价藏品,是为了提高自己的声名,显得自己很有“实力”,以在其他方面获取更大的利益。所以这部分人即使“收藏”少量古董,也只会去正规大拍上购买,数量也相对极为有限。
目前对于绝大多数藏友来说,就是手握真宝贝、好宝贝,想短期想变现,尤其想赚大钱是基本不现实的。只有等到有钱阶层的文化素养和品位提高到一定层次,收藏的目的主要是为了消费、欣赏和传承,真正好的藏品才会有出路和前途。不考虑其间的一些不正常的炒作投机的潮起潮落,这个过程我想至少需要二三年甚至更长。有价无市是古玩市场一件非常尴尬的事情。正如王刚所说。“有人说值千儿八百万,听了就是,不要太当真。”也正如一位资深藏家所说:“玩古玩,玩收藏,心态很要紧,不要老想着急着一夜暴富。古玩古玩,就是要慢慢玩着。等到有一天,你自己玩够了,有人求着要你的东西的时候,才慢慢放手。这样你就赚钱了。古玩越玩越值钱,就是这个道理。如果没有这份耐心,就请你别玩。”
1.近三十年来,中国古玩艺术品市场的最终建立和发展,是在相关法规缺失,市场经济体制尚未确立或很不完善的历史背景下,由群众自发性的收藏、交易行为促成的。市场的整个形成和发展,始终伴随着缺乏法制规范、缺乏理性引导、缺乏真伪判别机制、缺乏诚实守信的阴霾。2.全国房地产泡沫的肆意膨胀与规模各异的大小古玩城、古玩市场结合,与一窝蜂兴起的良莠不分的博物馆结合,导致整个市场供过于求,社会物资资源和人力资源大量闲置。3.赝品制作水平的不断提高和产量的不断扩大以及市场占有率的不断提高,导致假冒古玩、文物充斥市场,全国各大拍卖公司,没有一家敢于宣称和承诺“保真拍卖,不真包退”;全国没有一个文物市场完全经营真品古玩或文物,总有赝品混杂其间;包括北京潘家园在内的全国大多数地摊市场均以赝品或现代工艺品为主要品种。这样的结果极大地打击和遏制了购买和长期收藏真正的古玩艺术品的正能量。4.反腐倡廉使“雅贿”和“洗钱”,由一本万利的赚钱买卖还原为极具风险的高成本犯罪行为,以真假古玩、文物和艺术品为权钱交易的载体功能基本葬失,从而使市场对真假古玩、文物和艺术品的需求锐减。
5.暴露的或没有暴露的贪腐官员手中的真假高档古玩、文物和艺术品已经被深藏密室,不敢见天,相当长的时间不敢或不会进入市场流通。6.不懂行道的媒体和被金钱绑架的真的或假的专家,有意无意的、甚至居心叵测地鼓吹遍地国宝、满眼珍品,使收藏品价格泡沫膨胀,从而导致相当多的收藏者高位套牢,损失惨重,伤透了收藏者的心,使古玩、文物和艺术品的市场购买力整体迅速萎缩。7.在真正的古玩、文物艺术品的经营中,较早入市,在收得大量真品、精品的“捡漏”过程中,练就了“金睛火眼”,并取得了大量固定客户信任的资深文物商,由于,完整而精美的古玩艺术品愈发品难收,普遍存在“惜售“心理,有实力珍藏精品,待贾而沽。8.以热爱古代文明载体为初衷,并希冀通过收藏修身养性和投资理财的大量白领的“眼毒”资深收藏家,不仅对精美古玩艺术品藏爱有加,不肯轻易转让,而且,始终以“捡漏”的心态和技巧在机会极少的市场中继续寻觅着完整而精美的古玩艺术品。在他们看来,这个时期古玩、文物、艺术品中的精品此时此刻最具保值、增值的功能,市场也正处于“捡漏”的好时机。
9.上述古玩艺术品市场买卖双方的“捡漏”心态和“惜售”心理的交织和纠结,不仅使得市场上的普品无人问津,更形成精品一件难求,成交率低下的态势,整个市场的交易愈发低迷。10.前不久的罕见“股灾”,使一大批喜爱古玩、文物和艺术品的白领知识分子失去了应有的购买欲望。11.目前,“萧条与泡沫并存的中国宏观经济”的“总体低迷”,实体经济的萎缩,就业状况的不理想必然在古玩、文物、艺术品市场上得到体现。上述古玩艺术品市场的衰落现象固然不是好事,但是,坏事可以变为好事。市场的衰落,对长期以来,纯粹将古玩艺术品视之为“股票”,企图一夜暴富的为数不少的古玩艺术品经营者和收藏者都是一个或大或小的教训。举例:如果买了股票,等卖了之后,即使赚了钱,你也不会对它有什么感情。古玩则不同,你花钱买了一件古玩,把玩一段时间后,即使再原价卖掉,也会觉得得到了许多,这就是古玩的魅力。在古玩的身上寄托了收藏者的感情。正是由于这种魅力,人们舍不得抛掉手中的古玩,越是这样买家的兴趣越大,古玩的价格也就上去了。
这个教训就是:必须视古玩艺术品为文化产品即给予人们精神享受的特殊商品,其最终使用价值是精神消费和文化传承;而它的价值与其它商品一样,不是炒作出来的,而是由古玩艺术品的价值和供求关系决定的。
古玩艺术品的价格是古玩艺术品价值的货币表现,是由古玩艺术品本身的价值决定的,也就是说,就同一件或同一类古玩艺术品而言,其价值量与价格是成正比的,即价值量大,则价格高,价值量小,则价格低;同时也必须看到:古玩艺术品的价格还会受到供求关系的影响或制约,古玩艺术品供不应求,则价格高,反之,则价格低。一件文物艺术品不是生活必需品,没有绝对的刚需,是纯精神层面的消费需求。如果是与同等价格的生活用品相比较,任何收藏品都是很昂贵的,而它能带给你的精神上愉悦和心理上的满足是人所各异难以量化的。所以对于一件文物艺术品价格的感受会因人而异,完全取决于买家对它的认知度和渴求度,正所谓“喜欢就是价!”如明、清官窑瓷器这类收藏品,国内多年的基本情况是,喜欢者越来越多(特别是新入行的收藏者),而不可再生的明、清瓷器又远远供不应求,所以价格就不断走高,以至于引来海外明、清瓷器的“回流”;而高古瓷器这类收藏品,因为受文物管理政策的制约和限制,喜欢者不如明清瓷器那么多,所以长期以来价格就远远低于国际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