鲁晓英 | 老篾儿
喜欢粽子并不是因为它的黏黏甜甜软软,而是在那个衣食简短的年代,粽子是我们童年的美食,是旧时光里最美好的回忆。
七十年代末,乡下还没有香蕉苹果,没有香肠薯条,更没有汉堡包没有炸鸡腿,几个一分钱一个的糖果,都够我们乐呵大半天。粽子味道鲜美,而且还可以填肚子,自然更得孩子们的青睐。
卖粽子的“老篾儿”是一个黑黑瘦瘦弯腰弓背的老头,脸上沟壑纵横,还有斑斑点点的老人斑,我们那个年纪根本看不出他到底有多大年纪,但是只有一个根深蒂固的看法——他很老,很老。他经常会挑着担子守在校门口,走在上学放学的路上,只是在路上某个角落里一蹲,也不吆喝,一人一担就成了活招牌,小小儿郎们早就经不起诱惑齐聚而去。最初,有家庭略有剩余的孩子会得意洋洋地掏出五分钱,在粽子挑儿里挑出一个个头稍大的粽子,从容地打开粽子叶儿,让笑眯眯地豁着牙的“老篾儿”颤抖着手在粽子上撒上一些亮晶晶的白糖,在小伙伴们羡慕的目光中细嚼慢咽着,吃完后吧嗒着嘴,满脸的满足和惬意,这才趾高气昂地迈开步子走开。有这样的例子一次两次,大多数孩子就都学会了向大人们要钱买粽子了。有的家长手头紧,孩子就学会赊账,“老篾儿”也不怕,都是乡里乡亲的,只要知道孩子们的父母,钱就一定没跑。当聚了整数的时候,老篾儿才到人家门前要帐,有的家长二话不说就伸手掏钱,谁让咱家孩子嘴馋呢?也有的家长就不乐意了,孩子吃了多少心中没数,万一“老篾儿”狮子大夸口胡诌绉咋办?于是就想耍赖,自然会有一番纷争,诸如此类的事件到底如何解决,幼年的我们也不得而知。
当然我们姐弟三个也是“老篾儿”的常客,印象中从来没有为了粽子和大人们耍性子。只有一次,一向大脾气稳重的大弟为吃粽子偷拿家里的钱,爷爷知道后,一下买回好多粽子让我们解馋,那天的粽子味道至今都记在心里。
后来慢慢长大了,慢慢不再吃“老篾儿”的粽子了。不知道小学毕业有多久,我们忽然想起“老篾儿”,小弟笑嘻嘻地问:你们还记不记得“老篾儿”的指甲又长又黑?我们相视呵呵大笑,又黑又长的指甲又怎么样,幼年的记忆里,哪里能够比得上粽子的甜美香软呢?那么“老篾儿”其人呢?父母也说不出所以然,许是早已死了吧。
(图片来自于网络)
作者简介:鲁晓英,笔名水袖,新野县施庵二中教师,爱好写作,散文评论等在《莫愁》等杂志发表过,婚恋长篇小说《劣根》2011年在长江杯网络文学大赛中获季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