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有三南,文化还得看河南!| 豫记

早在上个世纪,原国家旅游局局长韩克华就曾提出旅游的“三南”之说:“民族风情看云南,生态旅游看海南,文化旅游看河南。”韩克华是南乐人,这位河南老乡对河南文旅发展可谓爱之深、责之切,如今河南有着500多个A级景区、400多个国保单位,2019年更接待了游客60亿人次。新时代下,要说文化,还得看河南!
晓鹏  | © 撰文
《帝后礼佛图》真人版| © 首图
01
酒香也怕巷子深
河南文旅咋破局
当年在青岛读书时,最怕别人问起:“你们河南有啥?”,问得多了,就想扔历史课本说,“2/3的篇幅都在讲河南,您看吧。”
我总不能列数据:河南地上文物第二、地下文物第一;中国八大古都四个在河南;多少圣贤先祖诞生于河南,多少历史大事发生在河南……
只是这种苦口婆心似乎没多大成效,周围的人一旦选择旅游目的地,总是会忽略河南,想要摩登去上海,想要风情去云南,想要自然风光,就去了海南。
· 生态旅游看海南,曾是旅游度假的天堂。
河南旅游真不行?我一直在想,河南不缺文旅资源:500余处A级以上景区、400余处国保单位、黄淮江海四大水系、北雄南秀的自然风格。
而且上个世纪,原国家旅游局局长就表示“文化旅游看河南”,可以说这几十年来,河南文旅融合进程一直没有断过,2019年河南文化和旅游职能部门合并,已是水到渠成之事。
我们不是没有努力过,几十年来,是河南率先打出文化旅游旗帜,早在1998年,由河南省政府颁发的《关于加快河南旅游业发展的决定》,就提出把旅游业作为优先发展的支柱产业,着力提高旅游景区(点)的文化品位。
接下来,一系列文旅形象接连出炉:“华夏文明之源”“文化河南·壮美中原”“心灵故乡·老家河南”“豫见河南·老家河南”“中华源·老家河南”,河南人推介河南文旅的热情依旧。
而最高光时刻,恐怕就是80年代的一部《少林寺》,让这所没落已久的寺院和少林功夫名扬天下,当时电影票1毛钱一张,收获了1.6亿票房。更重要的是,从那次起,去嵩山实现“功夫梦”的种子就在无数人心中悄然种下,而且不分国界。
· 1982版的《少林寺》不仅成就了一代功夫影星李连杰,还掀起了世界范围内的功夫热潮,有统计显示有些观众一连观看十多遍。
只是受制于客观原因,这几十年来河南文化产业、旅游产业的发展一直饱受诟病,一些爱之切责之深的人士,甚至直呼河南“捧着金饭碗要饭”,措辞不可谓不严厉。
作为华夏文明的发源之地、炎黄子孙的共同老家,如若把5000余年的文明埋藏,中原这块大地将黯然神伤。
河南的文化发展怎么破局?旅游产业又该怎么上去?河南文旅融合发展的路径又在哪里?
几十年过去了,这些答案似乎越加清晰。
02
河南文旅成热点
互联网能这么玩

近些年,从青岛毕业回河南工作。身边问“你们河南有什么”的人逐渐少了。尤其最近,很多朋友要么主动来河南请我当导游,要么线上问我攻略。
取而代之的问题变成了“给我买俩考古盲盒呗”“抖音上的云台山在哪里?”,其中不乏赞赏:“这几件大事整得不赖!”“风格看不出来是河南”。
所谓“这几件大事”,大概是以“唐宫夜宴”为代表的系列热点,这应该是80年代《少林寺》上映后,河南文旅的又一高光时刻。
· 河南春晚的《唐宫夜宴》爆火出圈,相关话题曝光量数十亿,创新的内容和舞台技术相结合,一时间使中原文化成为“顶流”。
或许是文化的力量吧,《唐宫夜宴》大火的一段时间,河南博物院我连门都进不去,排队到了另外一条街上,这场景我只能在故宫博物院和国博看到。
如果从数据上看,2014年河南接待旅游人次4.58亿,到2019年这一数字是60亿。今年五一,河南接待游客数量超过5000万。而文化产业占河南GDP的比例也终于突破了3%。
《唐宫夜宴》大火,真让人扬眉吐气,但在我看来,这也只是河南文旅厚积薄发的应有体现。万万不能轻松大意,如果把这就看作“顶流”,那么黄河文化、黄帝文化、河洛文化又该如何“飞入寻常百姓家”?
我们的家底是厚,但怎么抖擞文化的精神,却不是一件易事。换句话说,我们是不是都认识了这些家底了?是不是都梳理清楚了呢?
当年一个名为“乡音苑”的网站给了我极大震撼,这个网站召集志愿者纪录本土声音方言资料,如若坚持运营,资料库已泱泱大观,而且更令人费解的是,这个网站是由两个外国人创建的。
· 不再更新的“乡音苑”是两个美国人建设的中国方言地图网站,这种尝试是文化资料整理的有益探索。
16万平方公里的河南大地上,一定不乏优秀的文化旅游资源,更不乏坚守的文化记录者,但如何,才能使更多人知道这些文化,如何才能创新表达,抓住90后以及娃娃们的眼球呢?
互联网提供了机会,曾被认为一代不如一代的年轻人,爱国、热爱传统文化居然成了最显著的标签,河南春晚的B站弹幕充斥着年轻人的自豪、衣着汉服浅吟低唱的主角多是不及弱冠的年轻人……
想要发力文旅的各个地方也看到了互联网的巨大威力。
早在几年前,成都、重庆就深谙此道,洪崖洞等景点频繁出现在抖音等互联网平台,魔幻的城市气质渗透互联网。近两年,西安不倒翁小姐姐、夜城墙同样在抖音走红,借助互联网,这些地方获得了真金白银的文旅收入。
· 大唐不夜城的“不倒翁小姐姐”,绝对引领了西安又一次网络走红。
我们,似乎慢了半拍。但当“网红城市”甚嚣尘上时,河南却另辟蹊径:把互联网文旅创作者“笼络”到河南,尽最大程度配合好他们,为他们营造良好创作环境。

俗话说,“擒贼先擒王”,互联网文旅内容不就是来自抖音、今日头条、快手等平台上的创作者,只要抓住了创作者这一核心,就掌握了互联网推广制胜的话语权。
文旅达人“幻想家”是个例子,他在全网拥有2000万粉丝,5月22日上午,在第三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上,他表示在郑州买了房,就是因为河南的创作环境太好了,可以创作优质内容,向粉丝推介“诗和美好”。
· 5月22日,在新密银基国际旅游度假区举办的“第三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上,各位嘉宾启动大会。
他参与的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已经持续了三年,去年大会总传播量超过70亿,老家河南抖音超级挑战赛话题播放量超过55亿…
03
不缺家底的河南
只需做好梳理与表达

出土于三门峡虢国墓地的列鼎上这样一句铭文:“子子孙孙永保用享”。河南的文旅资源铭刻着自然的造化、先祖的思想,凝结着这个民族最引以为傲的“精气神”,是我们子子孙孙永保用的珍贵财富。
然而,或许就因资源太多,往往顾此失彼,在投入固定的情况下,即便想提升质量也有心无力,典型的例子诸如北宋皇陵的麦田境遇、应天书院的家徒四壁。
· 在麦田中失落的北宋皇陵,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通称“七帝八陵”。
2018年的数据显示,在全国旅游产业排名中,河南排名第七,虽次于“三南”中的云南,表现不俗。不过值得注意的是,在四个指标中,河南全靠“资源指数”拉分,而运营指数则十分“拉垮”。
不过这几年,我们也能看到河南文旅在运营能力上的可喜提升:
以“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为代表的一系列推广活动,让河南文旅的互联网声量指数级提升;以《大宋·东京梦华》为代表的旅游演艺几可进入全国第一梯队,更不用说《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即将开幕,与此同时,“唐宫夜宴”、“考古盲盒”、“帝后礼佛真人版”等文化产品,正加速把中原推向全国……
· 《只有河南·戏剧幻城》将在今年芒种时与大家见面。
“智慧旅游”逐步落地,一部手机解决吃住行玩,景区调度更加游刃有余;曾经贫困的栾川等地,通过机制创新,把文旅资源运营盘活,当地民宿一房难求……
· 今年4月,全国“互联网+旅游”发展论坛暨2021河南智慧旅游大会召开,类似的数字景区系统已经广泛应用于各大景区,便于景区调度资源。
如果说“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唐宫夜宴”“智慧旅游”等是河南文旅发展的“筋骨皮”,是显现出来的硬骨架。那么,以黄河文化为统领,真正要从文旅资源大省向文旅强省的转变,则是河南内在的一口气所在。
在第三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上,河南省文旅厅厅长姜继鼎更是要求各市县区文旅系统积极主动与创作达人、互联网平台密切合作,共同制造话题,在互联网平台上营造老家河南的最强音。
事实上,随着大会启幕,500余位文旅创作达人,就将深入全省各地的景区、乡村进行内容创作,不久之后,在互联网平台上,一大批有关这片土地上的内容就将刷屏。
· 5月22日,与“第三届全球文旅创作者大会”同期举办的还有造氧音乐节,越来越多的文旅产品不断涌现,河南的文旅生态更加完善。
不过,我们需要明白,文旅高质量发展,绝不只能靠KOL的传播与“带货”。货不真、价不实,徒有其名,只能造成“天空之境”之类的文旅项目尴尬境地,苦心经营的文旅品牌就会毁于一旦。
我们更希望,这些文旅创作者能探访幽微之地,把散落在河南这片大地的遗珍通过自身传播让更多人知道,带动更多人随手拿起手机记录河南“诗和美好”,从而倒逼文旅资源的开发与保护。
大潮之下,我们需要从历史维度重新认识河南,从时代角度重新发现河南:河南不仅是古老、厚重、故纸堆中的,这块土地,正如黄河滔滔,在奔流中迈向崭新。
(0)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