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去,未来,人际关系的束缚
在人生中,束缚你的有过去,未来,还有人际关系。
过去的束缚是因为没有学会放下,后悔当时没有努力、后悔当时没有好好付出爱。就像电视剧中的桥段一样,但这就是人性。如果后悔能让你改变,那说明不是后悔,而是反思;如果后悔里只有苦,没有变,那么过去就会一直困扰你。
对于未来,有的人说:等有了车,有了房,有了财务自由,这才是人生的开始,那么人生永远不会开始。这只是为了未来而活,说明你已经不喜欢现在。
师傅问弟子:生命究竟有多长?有的说几十年;有的说生命如花草,春发芽,冬枯萎,归于尘土;有的说在一夜之间。师傅说:生命在一呼一吸之间。一呼一吸就是当下,你当下的感受,就是你的人生。
人们总在纠结过去,焦虑未来。沉迷于过去容易抑郁,对未来的不安容易焦虑。人们总在抑郁与焦虑中寻找平衡。而当下是抑郁和焦虑之间的中点。
而人生的另一个束缚是人际关系。我们一直在寻找认同:自我认同和他人认同。在寻找他人认同时没有得到就容易自卑,这也是大部分人自卑的来源。
所以才会对他人的评价有了期待。很多的苦来自这个期待。别人赞美你,你开心;别人批评你,你生气。其实赞美和批评是一体两面。你对赞美高兴,对批评生气。从佛教上讲就是有了“嗔恨心”,因为忍辱和精进不够,没有平衡的看待。
圣严法师说:菩萨有逆行的法门,那些打击你,压迫你,刺激你,欺负你,侮辱你使你爬不起来的人,都可能是逆行的菩萨。
阿德勒的观点是:我爱你,但与你无关,就是说:你爱我,你讨厌我与我无关。你怎么做是你的事,我怎么接收是我的事。当从这个角度思考,也就没有了“嗔恨心”,人际关系变得简单起来。
人是群居动物,离不开人际关系。我们吃的饭,穿的衣,都是无数的人共同努力的结果。孟子说:仁者,人也。二人的关系决定一个人的存在。所以和谐的人际关系是幸福因素之一。
道理简单,做起来并不容易。但还需要做。知不等于道,道要从行中来。如果连行都没有。那只是当鸡汤喝了,只有一时效果,并不会有任何改变。
想消除嗔恨心,先要学会自律。让大脑控制行为,从而控制想法。比如用早起克服惰性;吃素多一点,吃肉少一点,控制对美食的诱惑。
当开始控制日常生活的欲望,就能控制其他的欲望。这就为什么修行的人要每日早课,诵经。这个过程让自己能够处与当下,并从中得到智慧。
所以多背诵经书,名言名句是有好处的,在遇到人生的困惑时,它会自动跳出帮你化解。
生活其实很简单,但要远离苦却很难,因为人性中有各种各样的念头。如果为了一时的快乐,不控制自己的行为,那么永远不会快乐。
相对于电视,读书是苦的,但读书能带给你源源不断的喜悦;相对于懒惰,早起是苦的,但在早起的时间里会反思,从而得到智慧。
佛陀说:众生皆有佛性。六祖说:一念迷众生,一念悟即佛;王阳明说:人人都可以成为圣人,只要按照佛陀的方式修行,按照圣人的要求做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