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兑村名的由来

交兑村名的由来

黄河两岸村子的得名蕴含着几千年的历史文化沉淀,部分村的得名和历史亊件有关。交兑村位于济源市轵城镇东北、济洛高速公路济源入口处。交兑村南滨临黄河处有交兑渡口,交兑村和交兑渡口的得名和明代黄河漕运有关。

明代之前,汉语中没有“交兑”一词。明代以降,交兑频繁见于史籍。交兑有交換、兑換的意思。明代由于漕运粮秣物资的征收制度,交兑一词频繁出现在官方公文和书面文字中。
举例如明徐弘祖《徐霞客游记·江右游日记》:“众舟鳞次溪中,以上流有石箭滩,重舟不能上下,俱泊此以待交兑者也。”意思是说,由于上流河中有滩,载重量大的船无法通过,只好把大船上的货物搬到小船上,分别往上游运输。
把大船上的货物搬到小船上,大船上搬上小船上的是什么货物?每只小船装了几件货物?甚至每件货物重量是多少?小船要按要求把货物运到什么地方?小船把货物运达目的地后能得多少报酬?大船和小船双方船主都需要一一查验登记、订立合同。
还有,大船上的货物交给小船,货物由小船运达目的地后还需要查验核实,货物有没有被盗?有没有落水?有没有变质?这个复杂的过程称之为“交兑”。只有按规定时间把货物足额地安全地运扺目的地,双方一手交货一手付给运费,这一次复杂的交兑过程才算完成。
隋唐时期,黄河漕运实行的是分级漕运法。为什么要实行分级漕运?因为所有漕运船只在黄河孟津段要重新编组配载,大船上的货物一部分卸下来储入官仓,剩余的货物装上小船,减轻载重的小船由纤夫牵引,通过狭窄的水流湍急的小浪底峡谷,才能把货物运抵新安县八里胡同之东。
由于八里胡同的河道更加狭窄,水流更加湍急,小船上的货物还需再次卸掉一半左右,卸下来的货物储存在官仓盐仓,小船才能把另一半货物运过八里胡同到达三门峡。
船到三门峡之后,即便是空船也难以开往黄河上游了。怎么办?小船上的货物要全部卸下来,改为牛车陆运。这批货物要经陆运运抵人工开挖的运河,再装上船通过运河进入渭河,运至西京长安城。
一船货物经黄河水路从孟津运抵三门峡,要经过孟津卸货、盐仓卸货、三门峡卸货等三次卸货,所以当时称为“三级漕运”、“分级漕运法”。沿途货物的几次装装卸卸,都有严格的收发制度和交接手续,这种交接过程称为交兑。
隋唐时期的交兑,常常在官船和官船之间进行,也可以在官船和民船之间进行。
到了明代前期,交兑的大宗货物是粮食,交兑的过程更为复杂频繁。因此,整个交兑过程弊端丛生,漏洞百出,滋生出很多贪官污吏,使朝廷大伤脑筋,甚至使皇帝寝食难安。
为什么?因为明代前期及其以后的所谓交兑,和之前的所谓交兑无论从交兑的广度和复杂程度来说,都起了质的变化。其详细情况如下。
粮食是军队最重要的战略物资,粮食由地方官府按丁按亩向农民摊派,从农民手中收到的粮食储存到卫县一级官仓,由县一级官府向指定地点转输。后来,由于县级官府在粮食储存和转输过程中有粮食变质损耗和转运费用,这些额外费用由中央财政补贴,《榆巢杂识上卷》:“漕粮赠贴,各省名目不同。江南谓之漕赠,浙江谓之漕截,山东、河南谓之润耗,江西、湖广谓之贴运”。
后来,不少地方官府收到了补贴之后,把补贴截留中饱私囊,却让百姓出钱出力直接把粮食运到朝廷指定的地方。如果是短途运输百姓勉强可以支撑,如果是长途运输就必须经过水路漕运。
百姓没有船只,中央财政只好补贴主管漕运的军队统一造船,船造好了,军队借口粮食缺乏搬运工、船上人手不夠,则通过地方官府征用民伕,贡献苦力。这样就形成了军队和百姓共同承担漕运的亊实,称为“军民共兑”,极大地增加了地方军民的负担,以致“正军逃亡数多,而额数不减,俱以馀丁充之,一户有三、四人应役者。春兑秋归,艰辛万状。”(见《明史卷七十九.志第五十五》,下同)
“至成化七年,乃有改兑之议。”“北直隶、山东、河南岁供宣、大二边粮料,每石亦银一两。”河南的漕粮要运到北京附近,仅运费就达白银一两。运漕粮的百姓要自带主食和菜蔬,自己炊食。由于费用太大,粮食运达目的地后军队和百姓都要倒贴,士兵和百姓只好逃跑。
明成化五年,户部尚书叶淇上奏:“苏、松诸府,连岁荒歉,民买漕米,每石银二两。”每石粮食二两银子,运抵目的地时费用更多。不但运漕粮的军民负担不起,连朝廷也负担不起。
《漕船志卷六》:“清顺治九年,各省漕粮,向系军、民交兑。军强民弱,每多勒索。定为官收官兑……一切浮费概行革除。然每遇开征时……飞派、浮收之弊又起矣。”
后来,朝廷推广新法“以银折粮”。即驻军按额定需要多少粮食,地方定额赋粮折算成银子,把银子交给驻军,让各地驻军自己就地购买粮食。
《榆巢杂识上卷》漕粮赠贴条:“各省漕粮赠贴多寡不同……山东、河南每米百石征银五两……康熙十年题准”开始实行。
综上所述,最晚在隋唐时期,交兑渡口就承载着黄河漕运船只的货物分发、货物配载、物流走向和金螎结算功能。明清时期,交兑渡口名扬天下,一跃而成为朝廷和地方官府以及民间上下联动的军民共建的物资集散地和交兑中心。交兑村因交兑渡口得名。
总之,交兑是明清时期不可磨灭的历史文化符号,整个交兑的过程波澜壮阔惊心动魄。黄河岸边的交兑村和交兑渡口铇经沧桑,堪称“历史文化名地”,其村地名中蕴含的深厚历史文化底蕴将永著史册。
(0)

相关推荐

  • 小说连载《崎岖尘世路》大结局 作者:庞小满

    原创作品一经采用将根据各种留言等情况将发布5家媒体,优秀作品还将发12家媒体! 十七回.何家村相士风水 浅水坳广达擒偷 上回说到,郡王爷的女儿孙君玉多才多艺,郡王爷要将马善仲招为乘龙快婿,但马善仲却非 ...

  • 长江航运在古代也很发达吗?

    本 文 约 3200 字 阅 读 需 要 9 min 长江,我国第一长河,连接起了我国东部和西部.长江流域的面积更是占我国领土将近20%.不同于黄河,长江流量大且全年可通航,是我国重要的航运主干道.长 ...

  • 国内首个「大运河」大展,贯穿2500年历史,覆盖历史科技文化…让娃了解大运河的一切!

    你好呀,我是朵朵~ 世界上文明的发祥地多与"水"有关,在中国也有着一部"河流上的历史":大运河. 之前没有一个大展,能让我们全面的了解大运河,现在,终于能看到了 ...

  • 穷官治漕

    明嘉靖十二年(1533年)底,漕运总兵一职空缺.漕运堪称"天下利薮",总免不了各级官吏兵丁的贪墨.揩油,漕粮运到京师总有各种损失.漕运总兵专督漕粮运输,谁能担当此大任呢,这让朝廷很 ...

  • 天津是如何崛起成明清时期的经济重镇?

    丨海河上的天津永乐桥摩天轮 地史馆 NO.114 今日的天津,在六七千年以前还是一片茫茫的浅海,后来随着大自然的几度沧桑变迁,海水渐渐退去.远在3000年前的商周时期,一条奔腾咆哮的大河--黄河--挟 ...

  • 漕运展示馆,生于漕运兴于漕运的枫桥

    ★旅游地点:苏州枫桥景区之漕运展示馆 枫桥是漕运的中转站,江浙一带的粮食从这里运往京城,湖广.安徽.福建一带的皇粮也集中在枫桥,再转运京城. 漕运展示馆的大门两侧有一副对联:"输粮运豆漕舫无 ...

  • 【沈阳掌故】​教场村名的由来

    当你从浑河岸出发,沿沈阳通往丹东的公路南行5公里,便来到东陵区五三乡境内的一个700多人的村庄---教场.教场作为自然村的名称才不过90年的历史,但从开始辟为操练兵马的场地时算起,已经有240多个春秋 ...

  • 青州廉颇村名的由来

    青州廉颇村名的由来 青州奇闻异事2021-02-01 20:13:10 李瑞之 在青州市高柳镇政府所在地正南偏东15度方向上,约 2500米的地方,有一村落,名曰"廉颇". 廉颇村 ...

  • 鹤庆寺庄村名之由来

    寺庄人的欢乐时刻  镜头一 滇西北鹤庆坝子西北角有个名叫寺庄的村子,坐西朝东,背靠西山之青龙山,左拥桑树园(原为梨园),右捧青龙潭,前面是开阔的田野.灌沟.路网,正前方远处是连绵的东山.太阳每天从笔架 ...

  • 克俄村名的由来

    据史料记载,克俄村侯氏始祖文祥,汾阳玉兰村人.明初天下大移民,侯文祥和表弟刘大益同携家室被迁至孝义深山密林处,侯姓居"寨则",刘姓居"西头".两家合力开荒.垒石 ...

  • 华州区高塘镇:祝王村与忠靳村名的由来

    邮箱:3125136050@qq.com 祝王村与忠靳村名的由来 华州区高塘镇的忠靳村由忠王和靳家两个自然村组成.北与临渭区蔡郭村紧紧相连,南与寺底村为邻,西靠长丰塬,东与薛底付隔河相望. (薛底村) ...

  • 华州区高塘镇:侯岩村名的由来

    邮箱:3125136050@qq.com 侯岩村名的由来 在华州区高塘镇西南约五公里处,有一个村叫侯崖村,关于侯崖村名的由来,要从"侯姓"和"崖"说起. 闲置的 ...

  • 华州区赤水镇:楼梯村、雷家斜村、杜家庙村名的由来

    邮箱:3125136050@qq.com 楼梯村.雷家斜村.杜家庙村名的由来 楼梯村位于赤水街东北四公里处,南距老西潼公路三百米.该村由楼梯.雷家斜.杜家庙三个自然村组成. (田梯村)楼梯村 高振强 ...

  • 「京畿史话」 永清村名的由来⑦——别古庄乡

    别古庄:位于永清县城正东偏南 15 公里处.建于宋朝,有一个性张名别古在此以烧盆为业,后来形成村庄,以人名命名别古庄.     焦庄:位于别古庄乡驻地正北偏东 6,5 公里处.建于明.永乐年间,从山西 ...

  • 「京畿史话」 永清村名的由来⑥——刘其营乡

    刘其营:位于永清县城正东偏北 4.5 公里处.柳(泉)码(头)公路在村中通过.建于明洪武年间,燕王扫北时,此地设营因代兵将领姓刘,故取名刘其营. 大仲和:位于刘其营乡政府西北偏北 4.5 公里处.明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