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文||泥火盆
泥火盆
春天已来,只闻鸟语,不见花红,宅在家里的日子,没有烦躁,也无心慌。电视上正播放着海南乡民制陶节目,八十多岁的老人,行走靠拐杖,做起手工却那么专注,这样的画面似曾相识。
那时候的冬天里很冷,那些寒冷里没有空调,没有暖气,火盆却是很好的取暖器具。寒冬腊月里,在饭菜上桌之前,拿出珍藏三季的泥火盆,放入木屑、玉米梗,再从灶膛里掏出通红热烈的柴火,覆盖包裹在上面,然后搬到饭桌下面,边吃饭边烤火,甚是惬意!这样的一盆柴火,通常可以维持四五个小时的温暖。晚饭后准备一盆,对灯下苦读的孩子来说,那是最好的福利。犹记得寒假里,屋外大雪纷飞,屋内柴火旺盛,拿出一只搪瓷小碗,再抓一把晒干的花生或黄豆扔进碗里。堂兄妹们围着火盆,在奶奶的故事中,等待着碗中那一颗颗“精灵”的雀跃。有时也会搬起凳子,拿上菜刀,对悬挂在梁上的那一块腊肉下手,割下一块连肥搭瘦的,用纸左一层右一层地包好,塞到火盆里去。等不到故事的结局,花生熟了,豆子脆了,腊肉也香了,肚子里的馋虫躁动了。此时,便不知寒冷为何物。
对于调皮的孩子来说,这用来应对寒冷的神器,也会带来不一样的体验。犹记得堂弟一屁股坐在装满柴火的火盆中、把屁股烫得通红的场景。幸好冬天棉衣厚,否则那疼痛,怕是只能用“刻骨铭心”来形容了。
那时候,火盆是几乎每家都有的物件,有的人家是用补了又补、淘汰不用的搪瓷面盆来代替,这个稳定性不是太好,脚踩上去很容易翻掉。如若家里有位手巧的老人,多半就可以用到泥火盆了。因为有奶奶这样的巧手,我们这一大家子,都会有两只细致的泥火盆,这便是奶奶打造的“私人订制”,偶尔还能带两只小巧玲珑的袖珍版,这袖珍版泥火盆虽不实用,却是很受我们这些小孩欢迎的。
印象中,奶奶制作泥火盆的时候,天气已转凉,稍大一些才晓得应该是在深秋的时候,彼时,稻谷归仓,麦种下地,正值农闲。此外,制作这泥火盆所需的材料之一——稻草也有了。晴朗的下午,挖几锹无砂石杂物的泥土,在阴凉处静置两三天,只为避免成品发生裂缝现象。凉好的泥土,加水和之,脱掉鞋袜,光脚将泥踩到更加粘稠的状态,再加入切碎的稻草和匀。接下来就是双手打坯,仔细做出盆底,在盆底上加上矮矮的一圈,捏牢。坯子做好了,依然放在阴凉处,下面洒一层草灰。两三天后,取出这些坯子,继续加工,即在那矮矮的一圈上一点点加高,收口,抹圆,磨滑。盆边有了,盆底还得加厚,磨平,这也是非常关键的环节。时间分秒流逝,一个个成品就这样被完成。一个下午十几个火盆排在眼前,想来老人也是满心的成就感吧。火盆做好了,却不能立即使用,还得静待十天半个月,等它阴干,再将其收起。这段时间里,要看管好那些好奇心重的小娃,稍有疏忽,这些被精心打造的精品里出现个把“残次品”也是极有可能的。
后来,知道的人多了,每到秋天,等不到打坯制盆,就有邻居打招呼,向奶奶求火盆。如此这般,抹不过情面,原本打算“歇业”的老人家,又撸起了袖子。在雪特别大、冰特别厚的那些严冬,这不起眼的泥火盆倒成了邻里乡亲之间的“香饽饽”。
如今的物质条件非昔日可比,家家户户有空调、有暖气,冬天也不那么冷了,火盆也就随之失宠。“现在没人要这个东西喽!”去年冬天,奶奶翻出一个珍藏已久、完好无损的泥火盆,如此感慨,却还是没舍得扔掉。也许是对逝去时光的留恋,也许饱含对当下生活的满足,又或者只是对这小小作品的不舍。那一道道深如沟壑的皱纹里承载了多少东西,我不知道,只深信,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岁月的流转,心会变得更加温暖柔软,宁静安详。
摄影/网络
作者简介
蔡娟,女,1983年1月出生于江苏淮安,2004年毕业于盐城工学院,毕业后定居盐城,喜欢旅行、写作,尤爱散文。
长|按|二|维|码|关|注
用诗和远方,陪你一路成长
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冬歌文苑工作室
名誉顾问:戢觉佑 李品刚
文学顾问:周庆荣 王树宾 白锦刚
总编:琅 琅
副总编:蔡泗明 倪宝元
监制:陈俊泽 吴秀明
编审:孟芹玲 何爱红
主编:汤燕萍 孔秋莉
美编:陈 颖